词条 卢元亮

卢元亮

吉安太和祖 : (南宋) 卢元亮.
卢元亮简介资料
卢元亮相关文献
清朝大臣卢元伟
清朝大臣卢元伟,卢元伟(1762年-?),字西津,江西南安府南康县(今江西省南康县)人,清朝大臣
查看全文
卢道亮
生平卢道亮深居乡野,直到死也不肯出仕。家族父母卢渊,北魏秘书监、固安懿伯赵郡李氏,散骑常侍、尚书、使持节、平西将军、泰州刺史、宣城公李孝伯之女兄弟姐妹卢道将,北魏司徒司马卢道裕,北魏左将军、泾州刺史卢道虔,东魏卫大将军、幽州刺史、临淄恭文公卢道侃,北魏幽州主簿卢道和,北魏冀州中军府中兵参军卢道约,东魏卫大将军、兖州刺史卢道舒,北魏冠军将军、中书侍郎、固安伯卢氏,嫁北魏使持节、侍中、太傅、录尚书事、东道大行台、都督、青州刺史、濮阳孝懿公李延寔卢氏,嫁北魏通直散骑侍郎李瑾夫人太原王氏,北魏镇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中书令、长社伯王琼之女子女卢思演卢思道,隋朝散骑侍郎,武阳郡太守卢氏,嫁隋朝通州刺史封子绣
查看全文
卢鲁元
生平卢鲁元聪敏好学,为人宽和而有高雅度量,明元帝时获选为直郎,并以忠诚谨敬而得选入东宫,并尽心辅助时为储君的拓跋焘,拓跋焘亦亲信他。拓跋焘即位是为太武帝,即以鲁元为中书侍郎,让他留在身边,愈见宠信,而鲁元反更加谨慎小心,故太武帝又更信任他,内外大臣对其既尊敬又畏惧。而卢鲁元亦很包容人,擅长交结,对人隐恶扬善,故也得人归附。鲁元后因为有文才而转中书监,领秘书事,赐爵襄城公,加散骑常侍。始光四年(427年),太武帝亲自统军进攻夏国都城统万城,卢鲁元一直跟随,并与太武帝在击破夏帝赫连昌后进入城中,但在城内遇险,若没鲁元在旁保卫,太武帝将有多次生命危险。后来鲁元也随军进攻夏国残余所据的平凉,以功拜征北大将军,加侍中。后来升任太保,录尚书事。太武帝出征都常带着鲁元,让其一直在身边出入,每有获胜俘虏都会赐僮隶给鲁元,前后赏则了达数百人,布帛也数以万计。而太武帝也常常入住其府第,最多达十日,更为了方便去...
查看全文
元亮
注释及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卢元礼
生平卢元礼少年时就树立了好名声,有见识的人认可他前程远大。景明年间,卢元礼官至骠骑府法曹参军,很早就去世了。卢元礼与兄弟们官位虽然并不显达,婚姻对象常与范阳卢氏最显赫的卢玄一家同等。家族母亲崔兰宾,出自博陵崔氏第二房,北魏平东将军、定州刺史、饶阳恭侯崔辩次女夫人李令仪,出自赵郡李氏东祖,北魏南赵郡太守李叔胤长女儿子卢柔,西魏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中书监、容城县子,北周小内史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容城县伯通婚关系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2.邹氏宗谱, 2, 卷2: 清一 应亨 尹亮 64世仕元公起世传, 198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东鲁堂, 1989年重修. 存12册: 世系表. 注 : 本谱缺卷8. 一世祖 : (西汉) 邹仲俊. 武帝元年伐匈奴有功,封东鲁郡侯. 原籍山东衮州府叶州. 丫髻山始迁祖 : (宋) 邹永卓(或作允卓),字汝立,号立恭. 由江西奉新驾山迁兴国富庆里(即今湖北阳新县三溪镇)丫髻山下立业开基. 丫髻山一世祖 : (宋) 邹千一. 永卓公之子. 千一公生二子(2世) : 邹元五(大冶贵卿庄祖,另谱) ; 邹元六. 元六公下三子(丫髻山3世,总系55世) : 邹荣五 ; 邹荣六 ; 邹荣裕. 荣裕公下支祖(总系59世) : (元) 邹龙一(邹家畈祖,未载) ; 邹龙四 ; 邹龙五. 龙四公下支祖(60世) : (明) 邹清一(迁邹华国地名十八坑) ; 邹清七,户名邹清(徙居杨塘山下). 子孙析置下新屋,庄屋等地. 龙五公下支祖(62世) : 邹志谦. 子孙析置下陶垅庄等地. 福仕山岭下庄祖(68世) : (明) 邹德海,字如宽. 散居地 : 湖北省大冶县, 阳新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定陽王氏宗譜, 1, 卷1-2_ 譜序 元英公世系 君亮公世系 跋, 189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槐堂, 清光绪17[1891]. 合1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修谱人员 : 祝封,字三华. 宗祖 : 王肇阳,字启珍. 元英公之子. 任朝议大夫. 民感德,称公所居之地为王门浪, 所居之坊为政教坊. 定阳始祖(1世) : (清) 王君亮,行贞七. 肇阳公28世孙. 由温州永嘉迁居定阳城西天井坞. 东郭豸里祖(2世) : (清) 王应明,行文一. 由天井坞卜居东门豸里. 应明公下三房(4世) : (清) 王必达,字志章,行忠一(天房,迁西张) ; 王必发,字其祥,行忠二(地房) ; 王必显,字耀先,行忠三(人房). 皆为廷栋公之子. 必达公生二子(5世) : (清) 王振家,字南山,行信一 ; 王振安,字嵩山,行信二. 讳行(1世起)似为 : 君应廷必振 增福延寿齐. 派行(1世起)似为 : 贞文行忠信 太原家声远. 散居地 : 浙江省常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定阳王氏纂修谱
浏览:100
鄒氏四修族譜, 20, 卷22_ 華分 21世元亮公起, 194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亲睦堂梓, 民国30[1941]年醴陵西城分重修. 38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修谱人员 : 邹绍先,字曙初 ; 邹崧云,字勋榜 ; 邹丕荄,字培偕 ; 邹植民,字南山 ; 邹廷藻,字湘济. 开基鼻祖 : 微仲. 入黄乡迁于宋. 周武王时赐姓为邹. 合族始祖(1世) : (唐) 邹舜臣,号七郎. 微仲81世孙. 元和戊戌年为御史大司马. 迁居江西省南昌府锡土豫章. 后徙居西山奉新驾幸山. 西城分祖(3世) : (唐) 邹松垣,字可宗,号清隐,职名桂里. 生三子 : 邹珏 ; 邹珊(另派) ; 邹珂(另派). 耿湾花三分始祖(3世) : 邹松伯. 二传后分二派 : (宋) 邹四七郎 ; 邹思盛(迁居江西临江府峡江县东门冲). 派祖(5世) : (唐) 邹令富,字肖侯. 珏公长子. 龙川始祖(11世) : (元末) 邹孟敬,字义. 元逊公次子. 希尧公8代孙. 因商游广东. 见龙川山水秀丽, 后率子文兴, 文富自江西吉水迁徙广东惠州龙川县(今属河源市). 孟敬公下支祖(12世) : (元) 邹文兴,行九十一郎(住石圳,迁广东惠州龙川) ; 邹文富(住松林背红庵里) ; 邹文贵 ; 邹文华,行念三郎 ; 邹文质,字宾兴 ; 邹文显(另派) ; 邹文彩,字礼松(始居大庙) ; (明) 邹文荣(另派) ; 邹文彬(迁苏州吴江县24都) ; 邹文达(另派) ; 邹文所,字大宾(徙长汀双井,后徙程乡县白沙村). 耿境一代祖(14世) : 邹本二. 原籍江西瑞州上高县义城下团均下枧江保. 明初迁居湖南醴陵县北乡耿境. 湾塘一代祖(14世) : 邹升二,字元德,号屏山. 原籍江西瑞州上高县义城. 明初与兄弟三人迁居湖南醴陵县北乡湾塘. 子孙分徙龙山港,龙山桥,豆田等地. 花桥一代祖(14世) : 邹诚二. 原籍江西瑞州上高县义城. 明初与兄本二, 升二迁居湖南醴陵县北乡花桥. 子孙析置渔梁桥,松羊渡,荷叶塘,长冲等地. 萍乡支祖(24世) : (明) 邹荣福,字子志. 思盛公之后. 由湖南临江县东门冲迁江西萍乡,居上栗市姚家江. 西城派语 : 生才蔚越 树业南湘 克敦仁让 德立名芳. 耿湾花三分派语 : 勋名宜早 建培植萃 贤良余庆 承先绪嘉 谋载大常. 派语 : 余庆承先绪 嘉谋载大常 西城绵祖泽 东鲁永书香. 散居地 : 湖南省醴陵县 ; 江西省萍乡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名页题及目录题 : 醴陵邹氏四修族谱 版心题 : 邹氏族谱
浏览:100
19.童氏宗志, 19, 卷17, 希元祖四房士瑞 12世子亮公起, 199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 1991年九修. 存41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人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修谱人员 : 童吉财,字华春 ; 童吉炎,字文彬,亦号当仁 ; 童家元,字宇门,号宇明 ; 童吉华,字志安,号德山 ; 童吉山,字炎山.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6, 14, 39. 远祖 : 童翊,字汉文. 始祖 : (元) 童贵一. 翊公29世孙. 原居江西鄱阳县. 至正年间迁湖北黄冈高家岭. 下有八子 : 省一至省八. 黄冈祖(2世) : 童省七. 自高家岭迁淋山河西黄茅㭰. 生二子 : 童道隆(山分) ; 童贵(畈分,另谱). 道隆公下派祖(5世) : 童永安 ; 童永富. 童家坳祖(6世) : 童琯,号太虚. 永安公第三子. 自团风迁童家坳下湾. 永富公生一子 : 童琦. 单字派. 居盘石桥. 团风一之祖. 子孙析置花园铺后黄家湾, 鸭蛋洲等地. 琯公下房祖(7世) : (明) 童元芳 ; 童季芳,字松冈,号洞宣 ; 童声芳(子继尧迁居应城县) ; 童春芳. 元芳公下支祖(10世) : 童希文,字文秀 ; 童希生,字文雅. 季芳公生二子 : (明) 童继祖,字少松 ; 童继宗,字世自松. 继祖公下支祖(10世) : (明) 童希元,字善长 ; 童希圣,字恒中,号汤传 ; 童希大,字克圣. 继宗公下支祖(10世) : 童希天,字象干 ; 童希贤,字象吉 ; 童希彦,字象直 ; (明) 童希蒙,字象贞. 四五六八分立派见卷首上第3-4页. 七分立派 : 一省道玄永 单芳继维希 士子有志楙 世盛振家奇. 续派 : 吉庆绥贻善 高超必济光 鼎升垂裕后 建伟步元良 广运孚辉炳 寅勋自发祥 立模恒在汝 万福毓英长.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可投應氏宗譜, 8, 卷7_ 提刑 峽下 29世亮字行元仁公起世系(光緒辛卯版), 190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光绪31[1905]重修. 存43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按光绪乙巳[1905]续修谱序,本谱应共有47册. 但因含有同治壬申(1872), 光绪辛卯(1891), 光绪乙巳等不同版本, 导致版心处卷数顺序不一,无法确定总卷数. 似缺卷10, 25, 37, 39. 远祖 : 应楠. 应侯公四十世孙. 永康始祖 : (晋) 应詹. 楠公15世孙. 元帝间仕太子舍人,又复镇江南,敇封观阳侯. 可投始迁祖(1世) : (唐) 应德熔,字禹治,行四十三. 楠公之27世孙. 光启年间自怀仁夏阁迁婺源,居永康可投. 开派祖(9世) : (元) 应孟明,字仲实,行万七四. 赠少师. 孟明公生六子 : 应谦之,字亨甫,行千五(提刑派) ; 应复之,字行甫,行千七 ; 应巽之,字礼甫,行千九 ; 应懋之,字文甫,行千十一(都大派) ; 应纯之,字千十二(经略派) ; 应秀之,字德甫,行千十三. 经略派下支祖(13世) : 应干,行承一(嗣迁当渡下宅,溪南,浦城等地) ; 应震,行承二(嗣迁新店,李溪,五云泽塘等地) ; 应巽,改名梓,行承三(嗣迁下邵,古竹,大园等地). 都大派下支祖(15世) : 应次亨(迁居山西) ; 应海(居永祥). 提刑派下支祖(17世) : 应公辅 ; 应公转 ; 应公让 ; 应公诚(均居祖宅) ; 应璧 ; 应琼 ; 应琴 ; 应庄 ; 应敬(均居上宅). 排行 : 和睦聚会 钦崇敦信 亮惠徽熙 恭让廉敏 玄献继章 道孚彝鼎 懋泰康颐 淳贤振永 高慎通谐 良融顺 聪哲英奇 弥寿嘉俊 忠勇友爱 平直方定 材猷华美 颂扬昌盛 排行(续) : 彬雅馨赏 邃精炯省 兰玉贡琛 芝宝宠圣 丰彩炳耀 益祐隆竞 宣瑞赐祥 繁祚衍庆 蔚起书声 景开文运.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康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浏览:100
可投應氏宗譜, 9, 卷7_ 提刑 峽下 29世亮字行元仁公起世系(光緒乙巳版), 190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光绪31[1905]重修. 存43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按光绪乙巳[1905]续修谱序,本谱应共有47册. 但因含有同治壬申(1872), 光绪辛卯(1891), 光绪乙巳等不同版本, 导致版心处卷数顺序不一,无法确定总卷数. 似缺卷10, 25, 37, 39. 远祖 : 应楠. 应侯公四十世孙. 永康始祖 : (晋) 应詹. 楠公15世孙. 元帝间仕太子舍人,又复镇江南,敇封观阳侯. 可投始迁祖(1世) : (唐) 应德熔,字禹治,行四十三. 楠公之27世孙. 光启年间自怀仁夏阁迁婺源,居永康可投. 开派祖(9世) : (元) 应孟明,字仲实,行万七四. 赠少师. 孟明公生六子 : 应谦之,字亨甫,行千五(提刑派) ; 应复之,字行甫,行千七 ; 应巽之,字礼甫,行千九 ; 应懋之,字文甫,行千十一(都大派) ; 应纯之,字千十二(经略派) ; 应秀之,字德甫,行千十三. 经略派下支祖(13世) : 应干,行承一(嗣迁当渡下宅,溪南,浦城等地) ; 应震,行承二(嗣迁新店,李溪,五云泽塘等地) ; 应巽,改名梓,行承三(嗣迁下邵,古竹,大园等地). 都大派下支祖(15世) : 应次亨(迁居山西) ; 应海(居永祥). 提刑派下支祖(17世) : 应公辅 ; 应公转 ; 应公让 ; 应公诚(均居祖宅) ; 应璧 ; 应琼 ; 应琴 ; 应庄 ; 应敬(均居上宅). 排行 : 和睦聚会 钦崇敦信 亮惠徽熙 恭让廉敏 玄献继章 道孚彝鼎 懋泰康颐 淳贤振永 高慎通谐 良融顺 聪哲英奇 弥寿嘉俊 忠勇友爱 平直方定 材猷华美 颂扬昌盛 排行(续) : 彬雅馨赏 邃精炯省 兰玉贡琛 芝宝宠圣 丰彩炳耀 益祐隆竞 宣瑞赐祥 繁祚衍庆 蔚起书声 景开文运.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康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