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房祖 : 刘文彬 ; 刘文敬 ; 刘文清 ; 刘文秀 ; 刘文邦 ; 刘文凯 ; 刘文华.
刘文彬相关文献
路彬
路彬,路彬晋阳(今山西省太原)人,南宋官吏。任广西提刑时,明察秋毫,杜绝冤狱,后又
卞彬
卞彬,卞彬:字士蔚,晋代济阴冤句人,中领军卞嗣的孙子。他在宋齐都做大官,《全齐文》卷二
雷州府同知刘肃C彬传
雷州府同知刘肃C彬传,雷州府同知刘肃C彬传湛若水 刘朝请彬肃C先生者,一峰先生伦之友也。一峰者,状元
顾文彬
生平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进士,授刑部主事。顾文彬为官清廉,但因道光年间汉臣不得重用,一直没有受到提拔。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运动四起,兵祸延绵各省,清廷被迫起用汉臣平乱。咸丰四年(1854年),顾文彬升为福建司郎中。咸丰六年(1856年)湖北军情告急,授顾文彬补湖北汉阳知府,一年后又擢武昌盐法道,成为湖广总督官秀峰的幕僚军事,主管战时经济等事。1861年,太平军攻陷苏州,顾文彬举家迁往上海。当时上海形势亦然危急。清廷自顾不暇,困居在上海的官绅只能联合自保。顾文彬被公选为代表办团练。他联合苏州知府吴云、冯桂芬等地方官绅建立“中外会防局”,后又提议向李鸿章的淮军请求增援。他与吴云等筹措经费20多万两,排遣船只到安庆迎接李鸿章的救援部队。在援助下,上海终于解围。湖广总督官秀峰很欣赏顾文彬,诚邀他回到湖北共事,但遭顾文彬婉拒。1864年夏天,顾文彬举家从上海迁回苏州铁瓶巷。此后数年一直忙于家族事...
彬彬有礼
彬彬有礼【成语意思】:彬彬:原为文采与质朴兼备貌。形容文雅而有礼貌。【用法分析】:彬彬有礼偏正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形容人有礼貌。【成语来源】: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3回:“唤出他两个儿子,兄先弟后,彬彬有礼。”【褒贬解析】:褒义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使用程度】:常用成语【成语年代】:近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bīnbīnyǒulǐ【英语翻译】:gentleandverypolite【成语声母】:BBYL【成语分辨】:彬彬有礼和“文质彬彬”、“温文尔雅”;都可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但彬彬有礼偏重在对人有礼貌;“文质彬彬”和“温文尔雅”不仅形容人举止文雅;而且可以形容做事的气质;“温文尔雅”还能形容人做事不大胆泼辣。【彬彬有礼的近义词】:温文尔雅、落落大方、文质彬彬【彬彬有礼的反义词】:丑态百出、出言不逊、蛮横无理【近似成语】:礼贤远佞:礼:表示敬意;远: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