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冯源

冯源

文俌公下支祖(8世) : 冯江 ; 冯泗 ; 冯沫 ; 冯濂 ; 冯洛 ; 冯涑 ; 冯源 ; 冯湖 ; 冯海 ; 冯濬 ; 冯浩.
冯源简介资料
明初
冯源相关文献
冯,冯 一、来源有二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昌之后。据《元和姓纂》、《后汉书》等所载
查看全文
出姬姓源冯城
出姬姓源冯城
查看全文
高安洪姓与冯姓探源
将“洪”姓与“冯”姓合于一文介绍,一是因为这两个姓在高安都属小姓行列,洪姓总人口排名全市第75位,冯姓排名第109位。二是这两个姓的字音在高安话里几乎一样,都读“fong”,容易听错。为了凑满文章篇幅,为了便于比较,就将二姓合在一处介绍了。其实,在普通话里,这两个姓氏无论是从字音,字形、字义上都很好区别。读音上,“洪”是“hong”,“冯”是“feng”。字形上,“洪”是三点水加“共”字,“冯”是两点水加“马”字。字义上,“洪”除了作姓氏外,还有多个意思,“冯”则除了作姓氏外,就“feng”这个读音来说,就没有其它意思了。另外,“洪”作为姓氏,其来源共有13种之多,但后世普遍都认同其中的一种,即源出远古时代的水神“共工”。在远古时代,共工即是一个部落的名称,又是一个天神的名字。传说中,天上每一位神灵都会对应一个人间部落,刚好,天上掌控人间洪水的神灵名叫“共工”,所以共工对应的那个部落名也就...
查看全文
广东潮汕冯姓宗源概述
文王后代以地为姓冯姓是周文王的后代,其源有二,一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的孙子受封食采于冯城(陕西大荔县旧朝邑县城南面的冯翊城),毕万子孙以地为姓而称冯氏;一出自周武王姬发之后,有公族大夫封于冯邑(河南荥阳县西),其后代也以邑名“冯”而为氏。因而冯氏有声望的世家大族分为始平、杜城两大世系。此外,还有一支极少数的冯氏出自司马迁的后代,据说司马迁因得罪了权奸,他的子孙怕遭陷害,按“司马”两字分别改为“同”、“冯”两姓。几千年来,冯姓先后出现过许多名人,如断事如神的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冯简子,被誉为古代十大谋士的冯谖,屡立奇功却不争功被刘秀封为大树将军的东汉征西大将军冯异,南北朝的北燕王冯跋、冯弘,连任四朝首相的冯道,北宋状元冯京,太平天国将领冯云山,清末抗法名将冯子才,飞机制造师冯如,国民党高层爱国将领冯玉祥,古代小说家冯梦龙等。辗转粤闽入潮州自冯业传下的第15代之后,有一支系为避辽金之乱...
查看全文
江苏兴化冯姓根源
江苏兴化冯姓源于苏州。元代末年,冯整(行号九一)携妻杨氏及四子从苏州阊门迁居兴化白驹场(今大丰市)。冯整之子冯谅,字永福,系明洪武二年(1369年)拔贡,经过朝考,挑取殿试,官刑部尚书。他为官清廉,被人攻讦,引起明太祖朱元璋疑忌,遂派员查抄其家,仅有旧橱藏书百卷,一时清白之名远播。冯谅胞弟冯端,字永寿,特授提督白马将军,诰封中宪大夫。冯端弟冯胜,字永昌,敕封宋国公。另有一支冯姓为原籍凤阳定远县(今安徽定远县)的明代大将军冯国用后裔(战死绍兴,追封郢国公)。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冯国用后裔辗转苏州迁居兴化城北平望庄(今西鲍平旺),在庄东九里墩原供奉传说中的柳毅和小龙女的水仙庙内供奉祖先冯国用塑像。水仙庙本为苏州古迹,系兴化百姓依据祖居地古迹仿建,以寄托情感。近年来,苏州旅游部门运用创意,适应市场,扩建苏州水仙庙,称其为“爱情庙”,供新婚夫妇来此海誓山盟。一时,热闹非凡,增加了旅...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29.冯氏宗谱, 29, 卷26, 冕公 应广 厚乐 15世悠源公起, 194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伦堂, 民国33[1944]重修. 33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 姬毕. 食采冯城,后以城为氏. 一世祖 : (宋) 冯京,讳省一,号当世,谥文简公. 生四子 : 冯文海(失考) ; 冯文渊,讳海隐 ; 冯文玙(不详) ; 冯文瓒(不详). 麻邑始祖(1世) : (宋元之际) 冯念三,讳鼎元. 荣九公之子. 文渊公8世孙. 生一子 : 冯千山,讳笑山. 派祖(5世) : (明) 冯本,字以道. 朝杰公之子. 下一子 : 冯冕,字士寗. 冕公生七子 : 冯应祖,字月明,号子坚(麻城白水畈始祖) ; 冯应宗,字月山 ; 冯应先,字月和 ; 冯应贤,字月卿 ; 冯应和,字月英 ; 冯应广,字月映(徙罗田平湖) ; 冯应义,字月明(徙罗田白莲河). 注 : 此谱为应祖公, 应宗公, 应广公之后世系资料记录. 应祖公下房祖(12世) : 冯裕礼,字敬宇 ; 冯裕爱,字蒲川 ; 冯裕国,字伯唐 ; 冯裕敬,字仲唐 ; 冯裕相. 辈派 : 赐尔景福 学其茂修 文明济美 永绍箕畴 光荣奕世 定启宏猷 贤哲继志 万代扬休.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 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9.冯氏宗谱, 9, 卷9: 古盐西乡冯墩支1925年谱复印本, 2012
原书: [江苏盐城 : 续谱编委会], 2012年续修. 11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重复拍摄于 : 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受姓祖 : (周) 冯文孙. 毕万公支孙. 封于冯城,后以邑为氏. 盐城始祖 : (元明之际) 冯九一,讳整. 自苏州阊门迁兴化白驹场. 冯墩一世祖 : 冯子华. 为四经堂支祖. 子一: 冯开泰. 子华公下派祖(10世) : 冯大年 ; 冯大德 ; 冯大寿. 皆为彩楼公之子. 辈份字(2至28世) : 永贵志彦 仁怀明玉 臣殿平振 家(世秉)凤(桂)克宏(学芝) 庆(玉)益(国)彩汉 兆锦(济中)德(如)育(德) 永(忠)建(梓)荣(豫). 建湖辈份 : 子开天建 造启宏文 彩大永万 瑞延(桂金)德(国)以 隆昌崇道学 立本振家声 祥兆中兴福 昭然世永荣. 散居地 : 江苏省盐城县, 建湖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冯氏宗谱.
浏览:100
30.冯氏宗谱, 30, 卷27, 应广 厚乐 悠源 16世长达公起, 194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伦堂, 民国33[1944]重修. 33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 姬毕. 食采冯城,后以城为氏. 一世祖 : (宋) 冯京,讳省一,号当世,谥文简公. 生四子 : 冯文海(失考) ; 冯文渊,讳海隐 ; 冯文玙(不详) ; 冯文瓒(不详). 麻邑始祖(1世) : (宋元之际) 冯念三,讳鼎元. 荣九公之子. 文渊公8世孙. 生一子 : 冯千山,讳笑山. 派祖(5世) : (明) 冯本,字以道. 朝杰公之子. 下一子 : 冯冕,字士寗. 冕公生七子 : 冯应祖,字月明,号子坚(麻城白水畈始祖) ; 冯应宗,字月山 ; 冯应先,字月和 ; 冯应贤,字月卿 ; 冯应和,字月英 ; 冯应广,字月映(徙罗田平湖) ; 冯应义,字月明(徙罗田白莲河). 注 : 此谱为应祖公, 应宗公, 应广公之后世系资料记录. 应祖公下房祖(12世) : 冯裕礼,字敬宇 ; 冯裕爱,字蒲川 ; 冯裕国,字伯唐 ; 冯裕敬,字仲唐 ; 冯裕相. 辈派 : 赐尔景福 学其茂修 文明济美 永绍箕畴 光荣奕世 定启宏猷 贤哲继志 万代扬休.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 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10.冯氏宗谱, 10, 卷10: 建湖县芦沟镇冯墩支 2012年序 字辈 世系 行述 艺文, 2012
原书: [江苏盐城 : 续谱编委会], 2012年续修. 11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重复拍摄于 : 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受姓祖 : (周) 冯文孙. 毕万公支孙. 封于冯城,后以邑为氏. 盐城始祖 : (元明之际) 冯九一,讳整. 自苏州阊门迁兴化白驹场. 冯墩一世祖 : 冯子华. 为四经堂支祖. 子一: 冯开泰. 子华公下派祖(10世) : 冯大年 ; 冯大德 ; 冯大寿. 皆为彩楼公之子. 辈份字(2至28世) : 永贵志彦 仁怀明玉 臣殿平振 家(世秉)凤(桂)克宏(学芝) 庆(玉)益(国)彩汉 兆锦(济中)德(如)育(德) 永(忠)建(梓)荣(豫). 建湖辈份 : 子开天建 造启宏文 彩大永万 瑞延(桂金)德(国)以 隆昌崇道学 立本振家声 祥兆中兴福 昭然世永荣. 散居地 : 江苏省盐城县, 建湖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冯氏宗谱.
浏览:100
龙源罗氏七修族谱 [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庆源堂, 民国17[1928]. 存4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本谱总卷数不详, 仅残存卷2, 5, 9, 16. 卷2第3页以上, 及卷16第1, 15-16,18页缺页. 谱内部份破损严重,且缺页模糊难以阅读. 所残存谱内并无说明各派祖间之关联. 续注 : 谱内说明分有仁, 义, 礼, 智, 信五大祖, 但残卷中仅含义公房下世系. 始祖(1世) : (明) 罗思洪. 自江西吉安卢陵迁楚,派衍衡南泷源. 派组 : 罗义 ; 罗钦 ; 罗光 ; 罗俊. 义公派下房祖(4世) : (明) 罗子清,字南泉(下一子 : 罗源章) ; 罗子荣,字永华(下二子 : 罗源昌 ; 罗源显). 皆为德义公之子. 钦公派下房祖(7世) : 罗仲贵. 下一子 : 罗正泷,字大泷. 徙居衡阳. 光公派下房系 : 罗运弟 ; 罗见贤,字思齐 ; 罗见善,字益彰 ; 罗见义,字连方...[等]. 俊公派下房祖(12世) : 罗运祺. 下二子 : 黄尚珩,字首玉 ; 黄尚瑚,字维夏. 字派似为(4-21世) : 子源金仲正 金祖运尚时 见荣昌大烈 纪宗福. 散居地 : 湖南省衡山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罗氏七修族谱.
浏览:100
龙源罗氏七修族谱 [存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庆源堂, 民国17[1928]. 存4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本谱总卷数不详, 仅残存卷2, 5, 9, 16. 卷2第3页以上, 及卷16第1, 15-16,18页缺页. 谱内部份破损严重,且缺页模糊难以阅读. 所残存谱内并无说明各派祖间之关联. 续注 : 谱内说明分有仁, 义, 礼, 智, 信五大祖, 但残卷中仅含义公房下世系. 始祖(1世) : (明) 罗思洪. 自江西吉安卢陵迁楚,派衍衡南泷源. 派组 : 罗义 ; 罗钦 ; 罗光 ; 罗俊. 义公派下房祖(4世) : (明) 罗子清,字南泉(下一子 : 罗源章) ; 罗子荣,字永华(下二子 : 罗源昌 ; 罗源显). 皆为德义公之子. 钦公派下房祖(7世) : 罗仲贵. 下一子 : 罗正泷,字大泷. 徙居衡阳. 光公派下房系 : 罗运弟 ; 罗见贤,字思齐 ; 罗见善,字益彰 ; 罗见义,字连方...[等]. 俊公派下房祖(12世) : 罗运祺. 下二子 : 黄尚珩,字首玉 ; 黄尚瑚,字维夏. 字派似为(4-21世) : 子源金仲正 金祖运尚时 见荣昌大烈 纪宗福. 散居地 : 湖南省衡山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罗氏七修族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