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词条 余质

余质

省武房下支祖 : 余赞,字学礼 ; 余质,字学武.
余质简介资料
学武
余质相关文献
臧质
生平建平良守臧质还未够二十岁,尚为东晋权臣的刘裕就让他任曾担任世子刘义符的中军行参军。宋代晋后转员外散骑常侍,后又任江夏王刘义恭的抚军参军,但因为为人轻薄不检而被宋文帝嫌恶,调为给事中。会稽长公主刘兴弟多次帮他说话才令宋文帝任命其为建平太守。不过臧质任内甚得当地蛮族归心,时南蛮校尉刘湛受征还朝,也称许臧质是“良守”。后臧质转宁远将军、历阳太守,历迁竟陵、江夏内史及巴东建平二郡太守,都有益于百姓。对抗北魏臧质年满三十就屡出外任,不但博览史籍,文思敏捷,而且喜欢谈论军事。一直意欲北伐的宋文帝知道后认为可以给予臧质大任,就征其为使持节、都督徐兖二州诸军事、宁远将军、徐兖二州刺史。不过任内就因为奢侈生活,胡乱任命而被弹劾。后转建威将军、义兴太守。元嘉二十七年(450年),臧质将要调任南谯王刘义宣的司空司马、宁朔将军兼南平内史,但未上任就遇上北魏大军围攻汝南悬瓠(今河南汝南县),宋文帝遂派臧质驰赴寿...
查看全文
质子﹣质子链反应
pp链反应第一个步骤是两个氢原子核H(质子)融合成为氘,一个质子经由释放出一个e+和一个中微子成为中子。在这个阶段中释放出的中微子带有0.42MeV的能量。第一个步骤进行的非常缓慢,因为它依赖的吸热的β正电子衰变,需要吸收能量,将一个质子转变成中子。事实上,这是整个反应的瓶颈,一颗质子平均要等待10年才能融合成氘。正电子立刻就和电子湮灭,它们的质量转换成两个γ射线的光子被带走。在这之后,氘先和另一个氢原子融合成较轻的氦同位素,3He:然后有三种可能的路径来形成氦的同位素4He。在pp1分支,氦-4由两个氦-3融合而成;在pp2和pp3分支,氦-3先和一个已经存在的氦-4融合成铍。在太阳,pp1最为频繁,占了86%,pp2占14%,pp3只有0.11%。还有一种是极端罕见的pp4分支。pp1分支完整的pp1链反应是放出的净能量为26.7MeV。pp1分支主要发生在一千万至一千四百万K的温度,
查看全文
黑质
黑质致密部结构黑质致密部(SNpc)的神经元含有黑色素。所以在脑切片中,这些神经原呈现黑色。这是名称“黑质”的由来。这些神经元有长且粗的树突,腹侧树突很多投射到黑质网状部。在黑质致密部以外的中脑还弥散分布有很多类似的神经元。所有这些含黑色素的神经元通过黑质纹状体通路(Nigrostriatalpathway)投射到纹状体,输送一种称为多巴胺的神经递质。除此,黑质的神经元也投射到其他基底核的核团,包括苍白球,黑质致密部和丘脑下核。黑质致密部的神经元接受来自网状部的轴突的侧枝输入。这些输入是抑制性的。功能多巴胺系统的功能非常复杂。目前一般认为多巴胺的功能是学习哪些行为可以导致奖励(reward,比如食物或性交)。有实验证据表明黑质致密部的多巴胺神经元在动物获得的奖励大于预期时发放冲动。这些冲动可以用来更新动物对于奖励的期望。某些娱乐性药物,例如可卡因能够模拟多巴胺系统的奖励反应。这可以用来解释...
查看全文
细胞质基质
主要成分细胞质基质包含有水、无机离子、脂类、糖类、氨基酸、核苷酸、蛋白质、脂蛋白、RNA等多类物质。蛋白质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含量在20%~30%间,除了大量的酶(如参加蛋白质合成的氨基酸激酶、糖酵解所需酶等)外,还有构成细胞骨架的各种蛋白。水分子多数以水化物的结合形式结合在蛋白质或其他大分子表面的极性部位,仅部分起溶剂作用的水分子游离存在。功能多数中间代谢过程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如糖酵解过程、磷酸戊糖途径、糖醛酸途径等。糖原的合成与分解,蛋白质与脂肪酸的合成也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细胞质基质还对细胞骨架有支持作用。其内的骨架蛋白与细胞骨架的聚合组装和解聚去组装过程处于动态平衡中,是细胞骨架运动的基础。此外,细胞质基质在蛋白质的修饰、选择性降解、寿命控制和修复错误蛋白质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延伸阅读Wheatley,DenysN.;Pollack,GeraldH.;Cameron,IvanL.W...
查看全文
「九歌余香」蕙质兰心兮佳人
静坐香草房,无事可思量。九歌余香,屈原当之无愧为中国香文化始祖。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余氏宗谱 [1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笃厚堂, 民国34[1945].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一世远祖 : 由余. 系出姒姓. 世居西戎.为秦上卿,封于祁下. 余姓始祖 : 余晋. 由余次子. 因秦内乱,遂就封邑,乃以父字为氏. 海康始祖(11世) : 余全. 自雷州转徙海康. 江西始祖(45世) : 余补,原名道潜 ; 余稔. 相偕迁居江西瓦屑坝. 江西瓦屑派一世祖 : 余敬二. 德隆公次子. 补公之后. 晋公之51世孙. 黄冈始迁祖 : (宋) 余克勤,字思济. 元明公三子. 稔公之后. 由江西瓦屑坝迁居湖北黄冈孔夫子河. 余家河立祠祖(16世) : (明) 余圣二. 黄冈柳林余家大塘湾祖(16世) : 余圣三. 英山始祖(21世) : (清) 余修复 ; 余修恒. 光魁公之子. 相偕自黄冈孔夫子河迁居安徽英山东乡东中河. 英山县现属湖北省. 黄土岗支祖(23世) : 余昌位. 世德公长子. 顾岗支祖(25世) : 余有松. 必升公长子. 明誉公之后. 由余家河迁居顾岗. 江西瓦屑派行第(1-7世)似为 : 敬福维贵宗彦阙 黄冈派行第(1世起)似为 : 克召安华 正友兴宗国 玉成龙文列 圣大(廷)明修光 化世昌必有 荣佑启承天. 英山派行第(20-26世似为) : 光修世昌必有荣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英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余氏族谱
浏览:0
余氏世谱家传
原资料 : 稿本, 清同治[1862]记事. [80]双叶. 始祖 : (明) 余一贯 散居地 : 广东省海丰县, 及台湾省南投县埔里镇等地.
浏览:100
毘陵余氏宗谱 江苏常州
始祖:余钧 地区: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 编修:余忠良
浏览:0
毘陵余氏宗谱 江苏常州
始祖:余钧 地区: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 编修:余忠良
浏览:0
毘陵余氏宗谱 江苏常州
始祖:余钧 地区: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 编修:余忠良
浏览:0
书林余氏重修宗谱 (11-12册)
原书: 稿本影印 : 新安堂, 清光绪22[1896]. 12册 : 插图. 收藏所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一世祖 : (南北) 余焕,字有文. 注 : 焕公之父青公迁居福建建阳县, 后青公殁, 焕公偕弟徒于福建古田县. 散居地: 福建省古田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福州古田县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