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何派下房祖(17世) : 何奇之,行岳二 ; 何美之,行岳三 ; 何公之,行岳三四.
何奇之相关文献
苏轼与蒋之奇
苏轼与蒋之奇,苏轼与蒋之奇 苏轼与蒋之奇是嘉v二年(公元1057年)的同科进士。蒋之奇长
蒋之奇的轶事
蒋之奇的轶事,元丰初(1078),复出的蒋之奇兼领“提举楚州市易司”一职,虽是“新法”衍生之物
郭之奇
生平明崇祯元年(1628年)中进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崇祯六年(1633年)任礼部主客司主事,提督四译馆,翌年转员外郎。崇祯九年(1636年)典试河南后,转郎中,崇祯十四年(1641年)迁福建提督学政、布政使司左参议,后摄按察司事。崇祯十七年(1644年)崇祯帝自缢于北京煤山,他跟随南明王朝弘光、隆武和永历皇帝转战南北。顺治九年(即南明永历六年,1652年)郭之奇策动全潮反正,潮州总兵郝尚久响应反清复明。翌年清政府派靖南王耿精忠率军围攻潮州城,城破后,清军“纵兵屠掠,遗骸十余万”。著述《宛在堂文集》38卷《宛在堂诗集》6卷《稽古篇》55卷《唐诗大观》5卷,10册《古诗唐诗大观评语》抄本,7册《新定道德经》《辑志副指》崇祯《揭阳县志》参考资料^阮元《广东通志》卷二百九十四^刘业勤《揭阳县正续志》卷六^饶宗颐《郭之奇年谱》^饶谔、饶宗颐《潮州艺文志》
宫之奇
春秋时虞国(今山西省平陆县北)人,生卒年不详。他明于料事,且有远见,是春秋时著名的政治家。春秋时期,各国攻伐不止,晋国与虞国为邻,早有吞并虞国之心,但因虞国和虢国是很好的盟国,无隙可乘,所以始终未敢轻举妄动。对此,宫之奇看得很清楚,坚决主张虞虢联盟。晋献公十九年(前658年),晋国将“屈产之乘”与“垂棘之壁”送给虞君,请求借道伐虢。宫之奇识破了晋国的阴谋,深知晋献公送良马、宝玉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故极力劝谏虞君,不能借道给晋军。但虞君贪财好利,接受了晋国的名马宝玉,借道与晋,还请求派兵为晋军充当先头部队。这年夏天,晋派里克、荀息率军会合虞师攻打虢国,占领了虢国的下阳(今山西省平陆县北)。晋献公二十二年(前655年)晋国又向虞国假道伐虢,宫之奇对虞君说:“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又说:“虞之与虢,唇之与齿,唇亡则齿寒。”劝说虞君联虢抗晋。虞君不听,再次借道给...
林之奇
南宋校书郎林之奇简介,林之奇的《尚书全解》作于哪一年?林之奇(1112年-1176年),字少颖,号拙斋,福州侯官人,北宋人。生于宋徽宗政和二年,卒于孝宗淳熙三年,年六十五岁。著有《尚书集解》、《春秋、周礼论》、《孟子讲义》、《论语注》、《扬子解义》、《道山纪闻》、《拙斋集》等。
林之奇
从吕本中学,本中非常看重他。绍兴二十一年,(公元一一五一年)及进士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