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清
生平成化弘治年间杨一清祖籍云南安宁,以父丧徙丹徒观音楼巷圆通庵北。父亲是化州同知杨景,致仕后,居住于巴陵。杨一清少年时代,被称为神童,14岁便参加乡试,并且被推荐翰林秀才。明宪宗命内阁择师教之。成化八年(1472年)壬辰科进士,授中书舍人。多年后,升任山西按察使司佥事,改陕西副使督学,在陕西任职八年,平时空闲时考察边疆战事。此后入朝,任太常寺少卿,进南京太常寺卿。弘治十五年(1502年),因刘大夏举荐,升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担任陕西巡抚,负责督理陕西马政,期间平定边疆进犯、弹劾贪庸总兵武安侯郑宏,并裁减镇守中官费用,使得军纪严明。明武宗即位后,蒙古数万入寇固原,总兵官曹雄拒绝援助。杨一清则帅轻骑自平凉昼夜行,抵御入侵并发动奇袭,击退进犯。此后,杨一清以延绥、宁夏、甘肃三地有警不相援,请求率领大臣兼任。刘大夏于是请求杨一清总制三镇军务(陕甘总督),此后晋升为右都御史。杨一清在任期间因修建边疆...
赵一清
(?—?)清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字诚夫,号东潜。国子监生。禀其家学博极群书,精于考据,尤工地郦道元《水经注》,作《水经注释》、《水经注刊误》,辨验文义,杂采他书,分析考定,证以本源,得十八水;又增补宋代已佚五卷之二十一水。并草创《直隶河渠志》,另著有《东潜文集》。
一清二白
【成语意思】: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指非常清白;没有污点。【用法分析】:一清二白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成语来源】:清李绿园《歧路灯》:“贾李魁道:‘王紫泥,张绳祖他俩个,现
明首辅杨一清简介杨一清与刘瑾的故事
明朝有许多首辅重臣都姓杨,特别是还有一个著名的“三杨”。因此有很多人容易把三杨搞混,其中就有许多人认为明首辅杨一清就是“三杨”之一。实际上这是错误的,“三杨”是同处一个时期,共同辅佐幼主的杨荣、杨溥、杨士奇。杨一清并不是“三杨之一”,他较“三杨”完了一个时期,是明中期的朝中重臣。不过他对明朝的贡献也不比“三杨”小,曾力扶明王朝大厦于将倾。杨一清,明中
杨一清
早年经历景泰五年(1454年)十二月六日,杨一清出生于广东高州府化州,年少时被誉为神童,十四岁便参加乡试,并且被推荐为翰林秀才。明宪宗命内阁选派老师教他。成化八年(1472年)壬辰科进士,授中书舍人。边疆防御多年以后,杨一清升任山西按察使司佥事,改陕西副使督学,在陕西任职八年,平时空闲时考察边疆战事。此后入朝,任太常寺少卿,进南京太常寺卿。弘治十五年(1502年),因刘大夏举荐,升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担任陕西巡抚,负责督理陕西马政,期间平定边疆进犯、弹劾贪庸总兵武安侯郑宏,并裁减镇守中官费用,使得军纪严明。明武宗即位后,数万蒙古军入侵固原,总兵官曹雄拒绝派兵援助。杨一清于是率轻骑自平凉昼夜行军,抵御入侵并发动奇袭,击退蒙古军的进犯。此后,杨一清以延绥、宁夏、甘肃三地有警不相援,请求朝廷任命大臣兼任,管理。刘大夏于是请求朝廷任命杨一清总制三镇军务(陕甘总督),此后晋升为右都御史。杨一清在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