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词条 翟氏宗谱

翟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衣德堂, 清光绪18[1892](绍伯堂刊). 24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11.

受姓祖 : 璜公. 仕魏文侯封于翟地,为受姓始祖.

始祖(一世) : (唐) 翟思敬. 后汉时由山东兖州迁建康,干德间再迁河南光山,为传派始祖.

始迁祖(17世) : (宋) 翟庆一,更号召一,字仁美. 翟国秀之长子,始迁广济,改庆一为召一.

派祖(19世) : 翟重六. 季五公长子. 下分二房.

二大房祖 : 翟荣七(下有二子 : 翟真一 ; 翟真二) ; 翟荣十.

荣七房下支祖(24世) : (明) 翟(金基),字守春,号宁三(东分祖) ; 翟镜(西分祖). 皆为真二公之后.

荣十公下三子 : 翟真三,字宏达 ; 翟真四,字宏导 ; 翟真五.

宗派 : 伯琮世廷 翟近斯之 正大承先 德楙文基 钟迪祥吉 发起贞明 敦崇俊泰 定立才成.

散居地 : 湖北省广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翟氏宗谱简介资料
衣德堂
伯琮世廷 翟近斯之 正大承先 德楙文基 钟迪祥吉 发起贞明 敦崇俊泰 定立才成
湖北省广济县等地
翟先登…[等]总修 ; 翟先仁…[等]同理 ; 翟德树…[等]同修
清光绪18[1892](绍伯堂刊)
翟氏宗谱相关文献
翟寺贺氏渊源
翟寺贺氏渊源,  翟寺贺氏渊源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沧海桑田致人丁兴旺。        吾贺氏宗
查看全文
翟庄村闫氏墓
翟庄村闫氏墓,   墓地位于潘店镇翟庄村南50米处,为闫氏之墓。墓碑原面向西南,现基座在原处,
查看全文
翟山·翟人城·河南翟姓发源地
禹州市文殊镇陈岗村境内有一座山,名翟山。民国《禹县志·山志》记载:“石崖山……南六里曰翟山。”翟山东北—西南走向,长1290米,海拔309米,面积544194平方米,周长3010米,共有四座山峰。关于翟山的来历,在当地村民中有一个传说。很久以前,一条雌龙从牛头山来到文殊西边,摆尾,拱身,朝北下了一个龙蛋,这个龙蛋就是翟山。龙蛋孵化白龙即将成型时,惊动皇宫,于是皇上派人四处查询,了解真相后,皇上批道:“想方设法镇住此龙气,以免将来生事翻朝(意即改朝换代)。”白龙见状,向北顺势要逃入涌泉河。上方派人立即在翟山北山脚下,修盖翟山庙,压住龙头以降服白龙。白龙大怒,一拱一拱,形成南北四峰。白龙又退到南岭,欲退入蓝河逃走。上方又派人修建文殊寺,才镇住白龙。白龙大怒,气得肚子破烂,流出两股清水:一是翟山东坡山下白龙池,一是陈南村部口前黑龙池。龙在村东面的灵山(当地人也叫铁山岭)留下龙印,故灵山山石为红色...
查看全文
翟姓古代姓氏名望
春秋战国翟璜:战国时魏国大臣。出身权贵之家,曾为魏国相,曾举荐吴起、乐羊、西门豹等人于魏文侯,皆受重用,并有功绩。魏襄王时,欲联合齐秦抗楚,而与楼鼻发生矛盾。曾欲杀张仪,因张仪施计而未遂。汉朝时期翟公:西汉时人。初为廷尉,宾客盈门;被贬后,门庭冷落;后复职,宾客又欲前往。翟公于是在大门张贴告示说:“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翟酺:广汉人,东汉官吏、学者。四世传《诗》,好《老子》,尤善图纬天文历算,试策第一。历官酒泉太守、京兆尹、将作大匠,曾上疏安帝任用外戚,击斩叛羌,威名大震。有《援神锡命解诂》。翟义:方进少子,西汉末期大臣。年二十任南阳都尉,后升任弘农河内东郡太守。王莽摄政后,举兵讨伐。后被击败,并夷灭三族。翟方进:汝南上蔡人,西汉大臣。家世微贱,后与继母赴长安拜师学习。历任朔方太守、丞相司直、御史大夫,于公元前十五年荣升丞相,封高陵侯。后因皇室内争,...
查看全文
上蔡大翟庄与翟姓
翟姓在我国姓氏中排行第108位,约占汉族人口的0.15%,是我国众多姓氏中的一大家族。如今分布在各地,同时迁居台湾的有之。据考,现在不论是分布在内地的或是迁居在台湾的翟姓,他们的始祖都是我国第一位有文字记载翟姓的人——战国魏文侯时期的国相翟璜。他的出生地就在上蔡县党店镇大翟村。如今在大翟村还坐落有世代相传的——被当地人称为“璜坟”的翟璜墓。翟璜被上蔡县大翟村成立的翟姓联谊会考究为翟姓第一世始祖,翟靖为第二世祖,翟公为第九世祖,翟方进为第十世祖,翟宣、翟义为第十一世祖。翟姓起源于轩辕黄帝的孙子始均。始均被封北狄,建立翟国,国人便以国为姓。后翟国灭于晋国,在长期的战乱中,翟国人都以原国名为姓,逃奔迁居各地。由于各地方言不同,翟姓形成两种读音。属于北方者读“狄”,迁居南方者读“宅”(后改翟)。上蔡县大翟村翟姓联谊会研究资料显示,轩辕黄帝的孙子始均在老家北翟建立翟国,有翟氏世居北地,后徙西河,出汝...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姜氏宗谱 [14卷,首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垂裕堂藏版, 2008年六修.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神农氏. 生于姜水,因姓姜氏. 始祖 : (明初) 姜鸿楚. 由江西饶州府迁麻城. 始迁祖(5世) : 姜宪,字福三,又字正辅,号碧岩. 由麻迁黄冈,居上伍乡. 宪公下四子 : 姜孟佐 ; 姜孟严,字仲七(居姜家湾) ; 姜孟春(居姜家畈) ; 姜孟辉. 佐, 辉二公同留祖居. 派祖(7世) : 姜琏. 孟严公之子. 琏公下五子 : 姜永奇 ; 姜永佐 ; 姜永佑 ; 姜永深 ; 姜永纲. 分为三, 五, 九甲. 三甲祖 : 姜永奇 ; 姜永佑. 五甲祖 : 姜永佐 ; 姜永深. 九甲祖 : 姜永纲.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姜氏宗谱 [14卷,首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垂裕堂藏版, 2008年六修.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神农氏. 生于姜水,因姓姜氏. 始祖 : (明初) 姜鸿楚. 由江西饶州府迁麻城. 始迁祖(5世) : 姜宪,字福三,又字正辅,号碧岩. 由麻迁黄冈,居上伍乡. 宪公下四子 : 姜孟佐 ; 姜孟严,字仲七(居姜家湾) ; 姜孟春(居姜家畈) ; 姜孟辉. 佐, 辉二公同留祖居. 派祖(7世) : 姜琏. 孟严公之子. 琏公下五子 : 姜永奇 ; 姜永佐 ; 姜永佑 ; 姜永深 ; 姜永纲. 分为三, 五, 九甲. 三甲祖 : 姜永奇 ; 姜永佑. 五甲祖 : 姜永佐 ; 姜永深. 九甲祖 : 姜永纲.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姜氏宗谱 [14卷,首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垂裕堂藏版, 2008年六修.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神农氏. 生于姜水,因姓姜氏. 始祖 : (明初) 姜鸿楚. 由江西饶州府迁麻城. 始迁祖(5世) : 姜宪,字福三,又字正辅,号碧岩. 由麻迁黄冈,居上伍乡. 宪公下四子 : 姜孟佐 ; 姜孟严,字仲七(居姜家湾) ; 姜孟春(居姜家畈) ; 姜孟辉. 佐, 辉二公同留祖居. 派祖(7世) : 姜琏. 孟严公之子. 琏公下五子 : 姜永奇 ; 姜永佐 ; 姜永佑 ; 姜永深 ; 姜永纲. 分为三, 五, 九甲. 三甲祖 : 姜永奇 ; 姜永佑. 五甲祖 : 姜永佐 ; 姜永深. 九甲祖 : 姜永纲.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汪氏宗谱[10卷,首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 清光绪30[1904]年创修. 12册: 插图, 人像, 世系表. 受姓祖: 汪氏. 梦游汶岩,因感左有水文,右有王文,合成汪字,遂以为名. 迁居徽州休宁西门,为外纪一世祖. 黄冈始迁祖(1世): (宋元之际)汪训一,字庆. 由徽州休宁西门迁居冈邑. 为汪公76世孙. 训一公派下支祖(5世): (元明之际)汪时恭 ; 汪时贵 ; 汪时忠. 时恭公下房祖(6世): (明)汪必亮 ; 汪必江 ; 汪必潜. 时贵公下房祖(6世): (明)汪必堂 ; 汪必富 ; 汪必飞. 时忠公下房祖(6世): (明)汪必云 ; 汪必金 ; 汪必银. 先代宗派字(8世起): 大朝一应 三元起昌 佑文光国 长发其祥. 续增宗派字(24世起): 宗功骏烈 覆被遐方 克承先志 笃守经常 緜廷科甲 世代流芳. 散居地: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冈邑汪氏宗谱
浏览:0
姜氏宗谱 [14卷,首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垂裕堂藏版, 2008年六修.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神农氏. 生于姜水,因姓姜氏. 始祖 : (明初) 姜鸿楚. 由江西饶州府迁麻城. 始迁祖(5世) : 姜宪,字福三,又字正辅,号碧岩. 由麻迁黄冈,居上伍乡. 宪公下四子 : 姜孟佐 ; 姜孟严,字仲七(居姜家湾) ; 姜孟春(居姜家畈) ; 姜孟辉. 佐, 辉二公同留祖居. 派祖(7世) : 姜琏. 孟严公之子. 琏公下五子 : 姜永奇 ; 姜永佐 ; 姜永佑 ; 姜永深 ; 姜永纲. 分为三, 五, 九甲. 三甲祖 : 姜永奇 ; 姜永佑. 五甲祖 : 姜永佐 ; 姜永深. 九甲祖 : 姜永纲.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淀川李氏宗谱 [5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3重修. 存10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缺卷5. 目录中列卷5包含 : 三长房外三房派, 三小房里三房竖石, 部凟, 天煌诸派世系. 远祖 : 皋陶氏,名庭坚,字隤. 颛顼高阳氏之后. 系出陇西郡,世为虞夏殷理官,以官为氏. 得姓祖 : (商) 理利贞. 避纣暴虐,隐于苦县. 居李树之下,易理为李. 宗祖 : (宋) 李文靖,讳沆,字大初. 河北肥乡县人. 为丞相. 淀川始祖 : (南宋) 李旭祥,字东旸,号曙岩,庙行王二. 生四子 : 李起振 ; 李起撑 ; 李起攘 ; 李起抟. 派祖 : (南宋) 李指洙,字沂甫,更名实,号鲁泉,庙行宁一. 旭祥公5世孙. 指洙公下三子 : (元) 李孝德,讳念祖,号合溪(长房) ; 李孝光,讳仝祖,号五峰(二房) ; 李孝全,讳全祖,号月岩(三房). 合溪公下四子 : 李捧孙(大长房,分居大园,干岭,白塔) ; 李接孙(大二房上宅派) ; 李挺孙(大三房田寮派) ; 李揆孙(大四房八宅派). 五峰公下二子 : 李为孙(二长房,分居里进,朝阳洞,南屏,本里,张家渡,白箬岙诸派) ; 李持孙(二小房,分居黄家岙,上头门诸派). 月岩公下二子 : 李拯孙(三长房外三房派) ; 李拱孙(三小房里三房派,分居竖石,部凟,天煌). 名行 : 旭起随翁指 祖孙建公昭 承国英九安 一崇立应朝 廷文光以远 家学德名超 高瞻祁邦佑 绳武匡辅标 龙腾重振跃 华夏呈盛兆. 字行 : 东鹏正孟甫 季伯之允直 洪希原芝守 思良见太克 昌景庆君臣 相传可世则 山河粤汉新 善明际会合 哲贤齐挺进 尚隆积瑞存. 庙行 : 王万千次寗 甲乙丙丁戊 己庚辛壬癸 子丑寅卯辰 已午未申酉 戌亥天地人 仁义礼智信 孔门恭干温. 注 : 淀川李氏宗谱始修于元至正年间. 明永乐至清雍正两朝七修宗谱,旧牒无存. 清嘉庆己未年,手辑钞本. 谱牒历届增修迄今,又几经浩劫,幸存者百仅一二. 散居地 : 浙江省温州乐清巿, 永嘉县, 台州温岭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