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词条 宋朝 置将法

置将法

置将法又称将兵法置将统兵法"",是北宋王安石变法军事改革的措施。

北宋旧制,为防止地方将领拥兵自重,因此分遣禁军,轮番更戍各地,将官所统无常兵。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将领常换的情况下,训练不精,效率和军力大减;而且兵额日益增加,军费庞大,导致财政困难。

王安石变法是改革兵制,大量裁减淘汰老弱冗兵,从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起,在各路分别设将,每将各统一军,加强训练。全国共置将九十二员,每将置副一人,东南兵额在三千人以下的仅有单将,不设副职。另编马军十三指挥,忠果十指挥,士兵二指挥。

哲宗元祐初,司马光废除新法,欲尽罢各路将官,受到激烈反对而止。以后将的数字继续有增加。北宋末年,军政腐败,缺额大增,河北将兵十无二三,置将法仅存形式,完全丧失战斗力。

置将法是将各路的驻军分为若干单位,由固定的将官加以训练,称为“置将”,以提高军队素质。

置将法相关文献
置将法
参见更戍法横烽法防秋法
查看全文
古代法律如何处置剩男剩女的?
核心提示:“奇招”有哪些呢?一是制定法令。越王勾践命令男子二十岁而娶,女子十五岁而嫁;宋仁宗时期让男子十五岁而娶,女子十三岁而嫁;明太祖规定男子十六岁而娶,女子十四岁而嫁;按《大清通律》,男的十六岁而娶,女的十四岁嫁人。二是处罚。到了法定年龄不嫁人的女子,那是要罚款的,譬如,汉朝孝惠皇帝时,谁家要有女儿十五岁以上至三十岁还没有嫁人,罚款600钱;唐代对于男子二十岁以上,女孩十五岁以上还没有配对结婚的也要处罚。style="TEXT-ALIGN:center">本文来源:《羊城晚报》2010年12月22日第B05版,作者:李晓巧,原题:《男婚女嫁家国大事》《2010年全国婚恋调查报告》显示,如今的“剩男剩女”未婚的主要原因是:社交圈子太窄、不够积极主动、工作太忙。古代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才是真正的“宅女”。按今天男女婚恋的“纯自然”状态,如果没有家国的干预,岂不是要老死闺中?在古代,男...
查看全文
古代法律处置见死不救:杖责一百
中华民族是一个正直、勇敢的民族,弘善抑恶、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方有难、八方援助的人道主义精神千百年来已在中华民族心灵深处扎下了根,我国古代社会许多见义勇为的事迹,历经多年仍广为传颂。然而,也有一些人从利己主义立场出发,面对邪恶势力及危害社会安全的现象,却无动于衷。对于这种情况,历代统治者从维护专制统治的立场出发,汲取了古代儒家学说中有关“义”的思想,制定了许多关于见义勇为的法令法规,对见危不救、见义不为的行为给予恶惩。对见义不为的惩罚措施可上溯到秦朝。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了大量的秦代法律竹简。我国学者对其分类整理后,出版了《睡虎地秦墓竹简》一书,在其中的《法律问答》里,就记载了对见义不为的惩罚措施:“贼入甲室,贼伤甲,甲号寇,其四邻、典、老皆出不存,不闻号寇,问当论不当?审不存,不当论;典、老虽不存,当论。”该篇还记载:“有贼杀伤人冲术,偕旁人不援,百步中比(野),...
查看全文
诸葛亮将李严贬为平民以是仁慈之举,本应按照军法处置
李严是刘备任命的托孤大臣之一,但他却在诸葛亮北伐之路上故意设置阻拦,还假传刘禅口谕。导致诸葛亮在一片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只能无奈退兵,此后李严被诸葛亮贬
查看全文
萧置
唐朝中书侍郎、宰相萧置简介,萧置是个怎么样的人?萧置,唐懿宗时宰相,卒于865年。 简介 萧置(?~~~865年),唐懿宗时任兵部侍郎、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出身兰陵萧氏,祖父萧复;儿子萧遘。 人物活动 公元864年夏,四月,以兵部侍郎、判户部萧置同平章事。萧置,萧复之孙也。 公元865年三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萧置薨。
查看全文
置将法相关标签
社会史
王安石变法
北宋
中国古代制度
中国的改革
1 / 1
家族谱大览
杨氏族谱
杨氏族谱
浏览:0
1.法氏家乘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锦晖堂, 清年间[19--?]. -2册 : 世系表 谨存卷3, 4 版心题 : 法氏宗谱 第一世祖 : 法若正(明) 散居地 : 江苏省武进县等地
浏览:100
黄氏创修宗谱 [8卷,及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 民国21[1932].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辈派 : 金远士长盛 荣华世代先 登朝成一品 道德永流传. 始祖 : (明) 黄自政. 肇基江饶,迁徙楚北冈邑. 派祖(10世) : 黄嘉伦. 自政公第二子,谱明公之后. 嘉伦公下三孙 : (明清之际) 黄应试 ; 黄应宣 ; 黄应魁(后不详). 应试公下房祖(13世) : 黄玖,字维复 ; 黄瑶,字维亮 ; 黄琚(后不详). 玖房下支祖(15世) : 黄丙阳 ; 黄汉书. 瑶房下支祖 : 黄礼 ; 黄河,字胜清 ; 黄长 ; 黄杭,字升贤 ; 黄经,字彭高. 应宣公下支祖(15世) : (清) 黄沅 ; 黄湘 ; 黄淳,字鲁传 ; 黄法,字是则 ; 黄浴,字沂山 ; 黄泛 ; 黄浓.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部分卷端题编目. 书衣题 : 黄氏宗谱.
浏览:0
黄氏创修宗谱 [8卷,及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 民国21[1932].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辈派 : 金远士长盛 荣华世代先 登朝成一品 道德永流传. 始祖 : (明) 黄自政. 肇基江饶,迁徙楚北冈邑. 派祖(10世) : 黄嘉伦. 自政公第二子,谱明公之后. 嘉伦公下三孙 : (明清之际) 黄应试 ; 黄应宣 ; 黄应魁(后不详). 应试公下房祖(13世) : 黄玖,字维复 ; 黄瑶,字维亮 ; 黄琚(后不详). 玖房下支祖(15世) : 黄丙阳 ; 黄汉书. 瑶房下支祖 : 黄礼 ; 黄河,字胜清 ; 黄长 ; 黄杭,字升贤 ; 黄经,字彭高. 应宣公下支祖(15世) : (清) 黄沅 ; 黄湘 ; 黄淳,字鲁传 ; 黄法,字是则 ; 黄浴,字沂山 ; 黄泛 ; 黄浓.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部分卷端题编目. 书衣题 : 黄氏宗谱.
浏览:0
黄氏创修宗谱 [8卷,及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 民国21[1932].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辈派 : 金远士长盛 荣华世代先 登朝成一品 道德永流传. 始祖 : (明) 黄自政. 肇基江饶,迁徙楚北冈邑. 派祖(10世) : 黄嘉伦. 自政公第二子,谱明公之后. 嘉伦公下三孙 : (明清之际) 黄应试 ; 黄应宣 ; 黄应魁(后不详). 应试公下房祖(13世) : 黄玖,字维复 ; 黄瑶,字维亮 ; 黄琚(后不详). 玖房下支祖(15世) : 黄丙阳 ; 黄汉书. 瑶房下支祖 : 黄礼 ; 黄河,字胜清 ; 黄长 ; 黄杭,字升贤 ; 黄经,字彭高. 应宣公下支祖(15世) : (清) 黄沅 ; 黄湘 ; 黄淳,字鲁传 ; 黄法,字是则 ; 黄浴,字沂山 ; 黄泛 ; 黄浓.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部分卷端题编目. 书衣题 : 黄氏宗谱.
浏览:0
橙川王氏宗谱 [7卷,末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光绪34[1908]. 7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卷4及部分为手抄本 橙川祖(1世) : (后周) 王惟尧,字天民,行千八. 由义乌凤林迁居青口,又从青口徙于永之橙川. 传至5世分四房 : 王瀚,字伯渊,行三一 ; 王汉(止) ; 王洽(止) ; 王潭,字伯源,行三四. 本谱以潭公之后为主. 世祖(9世) : (宋) 王则河,字喜山,行贤四 ; 王则理,字乐山,行贤五. 均为潭公之后. 则理公下支祖(13世) : (元) 王著善 ; 王明善,字彦盛,行荣一 ; 王从善,字彦高,行荣二 ; 王知善(智善),字彦达,行荣七 ; 王康善 ; 王安善,字彦恭,行荣八 ; 王熹善 ; 王忠善. 则河公下支祖(13世) : (元) 王琦,字彦良,行荣十四 ; 王琼,字彦瑛,行荣十五(子孙析置浦江) ; 王瑞,字彦祥,行荣九 ; 王珪,字彦璧,行荣十二. 明善公下派祖(17世) : (明) 王宝,字德珍,行琦十七(东阳皂角树派,无传) ; 王源,字德深,行琦二十六(玉山上舒岭派) ; 王勤,行琦三十四(石门派) ; 王奇,行琦三,字德异(尚王) ; 王书,字德化,行琦九(尚王) ; 王真. 从善公下派祖(17世) : 王成. 注 : 奇,书,真,成公均为本里尚王学头派. 智善公下派祖(17世) : (明) 王威 ; 王权,字德中,行琦三十九(尚王) ; 王轩 ; 王润 ; 王河 ; 王泉,字德源,行琦六十二 ; 王富 ; 王田 ; 王谨. 安善公下派祖(17世) : 王澄 ; 王隆. 注 : 威, 权, 轩, 润, 河, 泉, 富, 田, 澄, 隆公均为本里尚王学塘头派. 琦公下支祖(17世) : 王橙(枨) ; 王璁(聪) ; 王一松 ; 王峻 ; 王榛 ; 王法. 瑞公下派祖(17世) : (明) 王兆,字德征(本处) ; 王音,字德和(本处) ; 王新,行琦五,字德进(本处,子孙析置东阳堰塘口). 珪公下派祖(17世) : (明) 王昭 ; 王荣 ; 王茂 ; 王彰,字德明,行琦四十四 ; 王融 ; 王韶,字德齐,行琦七(永常) ; 王盛,字德光,行琦八 ; 王繁,字德美,行琦十一 ; 王明 ; 王旸,字德昭,行琦三十五 ; 王灏,字德器,行琦二十五(尚王)…等 排行字第 : 千亿兆五三 悌六万贤茂 泰升荣瑀琳 琼琦珍斌珣 闰宝全恒履 乾坤壮随蒙 鼎震丰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康市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