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傷寒論(宋本)

傷寒論(宋本)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
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傷寒論(宋本)简介资料
150 年 - 219 年
張仲景
子部
傷寒論(宋本)相关文献
《宋书》本传颜延之
《宋书》本传颜延之,《宋书》本传  颜延之,字延年,琅邪临沂人也。曾祖含,右光禄大夫。祖约,零陵太守
查看全文
北京市宋本
宋本,大都(今北京)人。字诚夫。生于元至元十八年(1281),卒于元元统二年1334)。元至治元年(1321)左榜状元。授翰林国史院修撰。宋本自幼聪颖出众,日夜苦读经史、以图贯通。随父亲和王奎文学习性命义理之学,造诣日深。他擅长古文,措辞必由自撰,峻洁刻厉。到了40岁,他才随父亲从江陵返回幽燕故地——北京。在至治元年,得中状元,授翰林国史院修撰。泰定元年(1324),宋本任监察御史。首先,他-逆臣铁失的党羽枢密副使阿散。其次,-太常失典守职。又-中书宰执滞误机务,不至中堂。皇帝不听,而后,调宋本出任国子监丞。这一年夏,“风烈地震,诏集百僚,议弭灾之法。”当时蒙古千户抢夺民女,而朝廷-庇护不问。宋本激昂愤恨,疾恶如仇,为民伸冤,上奏说:“铁失馀党未诛,民冤未申,刑政失度,民愤天怨,此灾异之由。”此年冬,迁兵部员外郎。泰定二年,已经故去的大将李庭的儿子李平,依靠兵部尚书,跟从诸王征伐懋林州。在...
查看全文
北宋「新學」名義考論
以王安石為核心的北宋新學學派,近年來正日益受到學界的重視。就其對整個中國思想文化傳統的影響而言,新學當然無法與同時代的理學相比,然而,在北宋中後期,借助政治權力的庇佑,新學一度成為官學,其地位之隆,非別家學派可及。當代宋學研究界對「理學」、「道學」這些名稱的來源、內涵和外延,已經有了相當多的討論。那麼,在使用「新學」這一名稱時,我們是否也有必要對它的來源和意義作一番考察呢?比如「新學」究竟是當時人的稱呼,還是出於後人的追加?其含義又如何?這些問題恐
查看全文
周敦頤論「誠者聖人之本」
周敦頤是宋代理學的開創者。他以儒學為本位,揉合道、佛思想,開闢宋代理學的形而上學。他以《易傳》、《中庸》建構其思想體系——道德的形而上學;並根據先秦儒學的仁與誠等概念作為道德實踐的根源和動力建構其宇宙論、本體論與工夫論。關鍵詞﹕周敦頤誠聖人之本
查看全文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史记
内容简介本书据日本汲古书院影印宋建安黄善夫家塾刻本影印,该《史记》为现存最早三家注本,是一百三十卷全本。《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后各家各派注释和评价《史记》著作源源不断出现,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俗称“三家注”的《史记集解》(南朝宋裴骃注)《史记索隐》(唐司马贞)《史记正义》(唐张守节)。内页欣赏
查看全文
傷寒論(宋本)相关标签
傷寒
中医
医学
东方古籍
家族谱大览
18.西陵宋氏续修宗谱 [19卷,首3卷], 18, 卷18, 伯泰二房 荣公 7世大本大伯公起, 189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赋梅堂, 清光绪26[1894]. 存17册:世系表. 始祖(1世): (元) 宋层缉,字敬安. 原籍江西南康府星子县板仓, 迁居麻邑, 后移西关. 生子一: 宋达. 大公下三大房祖(3世): 宋道祥,字发荣 ; 宋道景,字映荣 ; 宋道呈,字生蓉. 道祥公派下支祖(9世): 宋思高 ; 宋思时 ; 宋思仪 ; 宋思忠 ; 宋思殷...等. 道景公派下支祖(9世): (明) 宋思重,字子任,号衢泉. 道呈公派下支祖(8世): (明) 宋尚简,字从朴 ; 宋尚元,字首亨 ; 宋尚銮,字殿英 ; 宋尚仁 ; 宋尚秀...等. 派行似为(3世起): 道学伯 经文尚思(廷)之 应德(定)国大(开)一 志振均光士 元. 注: 撰序宋登瀛,字仙舟. 注: 此谱缺卷3, 5, 7, 12. 散居地: 湖北省麻城, 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卷端题编目. 书衣题, 及版心题: 宋氏宗谱.
浏览:100
5.江氏宗谱, 5, 卷1: 宋埠 千四 湧公 6世本深公起世传, 194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笔花堂藏板, 民国35[1946]续修. 74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编谱人员 : 江祖岷,字山民 ; 江一祯,字伯澜 ; 江启源,字慎之 ; 江家学,字继恒 ; 江熟星,字德华. 麻城西分始祖 : 江千四,字巨川,号上亭. 原籍江西钱州乐平县. 元末同弟千五公由豫章迁湖北麻城, 居邑西宋埠. 千四公生四子: 长子江允敬 ; 次, 三, 四子因明季兵燹, 一支至5世失传, 一支至6世失传, 一支至7世失传. 子孙析置江家川,新河磡,稻场湾,红石嘴,班竹园,大松树等地. 麻城北分始祖 : (元明之际) 江千五,字柏舟,号无底. 由江右迁麻城太平乡,居骑路铺. 四传分清,澍,洼,洋,涛,渊,源,浩八族. 清族祖 : 江清,字淇远,亦字淇源. 生六子,分六房. 子孙析置大湾,陶家塝,后头垇,三合湾,李家垅,油榨湾等地. 清族下六房祖 : 江子陈,字波臣,号吉堂 ; 江子阶,字理臣,号晋堂 ; 江子昂,字玉臣,号贵堂 ; 江子陟,字润臣,号净堂 ; 江子邮,字金臣,号智堂 ; 江子阳,字辅臣,号清堂. 澍族祖 : 江澍,字淮远,亦字淇浒. 生五子 : 江廷玑 ; 江廷玺 ; 江廷理 ; 江廷(王序 ) ; 江廷瑄(无传). 存四房. 子孙析置澍湾,围棋畈,石陂,上屋等地. 洋族祖 : 江洋,字泉远. 生六子 : 江子聪 ; 江子敬 ; 江子干 ; 江子玥 ; 江子良(居江家冲,江家坳) ; 江子玄(过继洼公). 分五大房. 洼族祖 : 江洼,字具远. 抚洋公季子江子玄(字聘臣)为子. 洼族东分祖 : 江孟麟,字仁卿. 居大河之东. 子玄公长子. 子孙析置江家冲,李华楼,江家口,屋基洽,杨家畈等地. 洼族西分祖 : 江孟兰,字香陔. 居大河之西. 子玄公长子. 子孙析置后湾,后街,唐家垇等地. 涛族祖 : 江涛,字源远. 由骑路铺迁东张店. 生三子 : 江子升,字遂之 ; 江子元,字舜廷 ; 江子玉,字代清. 子孙析置山嘴头,商城千箩畈等地. 渊族祖 : 江渊,字亨远. 生二子 : 江以仁,字循义 ; 江以闻,字循道. 子孙析置下湾,雨潭洽等地. 源族祖 : 江源,字宏远. 生二子 : 江以礼,字循正 ; 江以成,字循规. 浩族祖 : 江浩,字明远. 生三子 : 江以德,字循距 ; 江以仙,字循淮 ; 江以作,字循良. 子孙析置浩湾,老屋,新屋等地. 派语(21世起) : 济乐熟培炼 法梁炳在钦 治森营坦锡 添极焕增铭.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书名页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7.江氏宗谱, 7, 卷3: 宋埠 江川 本浃西分一支7世大诚公起世传, 194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笔花堂藏板, 民国35[1946]续修. 74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编谱人员 : 江祖岷,字山民 ; 江一祯,字伯澜 ; 江启源,字慎之 ; 江家学,字继恒 ; 江熟星,字德华. 麻城西分始祖 : 江千四,字巨川,号上亭. 原籍江西钱州乐平县. 元末同弟千五公由豫章迁湖北麻城, 居邑西宋埠. 千四公生四子: 长子江允敬 ; 次, 三, 四子因明季兵燹, 一支至5世失传, 一支至6世失传, 一支至7世失传. 子孙析置江家川,新河磡,稻场湾,红石嘴,班竹园,大松树等地. 麻城北分始祖 : (元明之际) 江千五,字柏舟,号无底. 由江右迁麻城太平乡,居骑路铺. 四传分清,澍,洼,洋,涛,渊,源,浩八族. 清族祖 : 江清,字淇远,亦字淇源. 生六子,分六房. 子孙析置大湾,陶家塝,后头垇,三合湾,李家垅,油榨湾等地. 清族下六房祖 : 江子陈,字波臣,号吉堂 ; 江子阶,字理臣,号晋堂 ; 江子昂,字玉臣,号贵堂 ; 江子陟,字润臣,号净堂 ; 江子邮,字金臣,号智堂 ; 江子阳,字辅臣,号清堂. 澍族祖 : 江澍,字淮远,亦字淇浒. 生五子 : 江廷玑 ; 江廷玺 ; 江廷理 ; 江廷(王序 ) ; 江廷瑄(无传). 存四房. 子孙析置澍湾,围棋畈,石陂,上屋等地. 洋族祖 : 江洋,字泉远. 生六子 : 江子聪 ; 江子敬 ; 江子干 ; 江子玥 ; 江子良(居江家冲,江家坳) ; 江子玄(过继洼公). 分五大房. 洼族祖 : 江洼,字具远. 抚洋公季子江子玄(字聘臣)为子. 洼族东分祖 : 江孟麟,字仁卿. 居大河之东. 子玄公长子. 子孙析置江家冲,李华楼,江家口,屋基洽,杨家畈等地. 洼族西分祖 : 江孟兰,字香陔. 居大河之西. 子玄公长子. 子孙析置后湾,后街,唐家垇等地. 涛族祖 : 江涛,字源远. 由骑路铺迁东张店. 生三子 : 江子升,字遂之 ; 江子元,字舜廷 ; 江子玉,字代清. 子孙析置山嘴头,商城千箩畈等地. 渊族祖 : 江渊,字亨远. 生二子 : 江以仁,字循义 ; 江以闻,字循道. 子孙析置下湾,雨潭洽等地. 源族祖 : 江源,字宏远. 生二子 : 江以礼,字循正 ; 江以成,字循规. 浩族祖 : 江浩,字明远. 生三子 : 江以德,字循距 ; 江以仙,字循淮 ; 江以作,字循良. 子孙析置浩湾,老屋,新屋等地. 派语(21世起) : 济乐熟培炼 法梁炳在钦 治森营坦锡 添极焕增铭.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书名页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桐琴趙氏家乘, 2, 卷2_ 世系 皇宋本紀 1世叔牙公起, 191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宣统3[1911].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远祖 : 魏王. 太宗即位封齐王太平兴国进封秦王,至徽宗改封魏王. 一世祖 : (北宋) 赵叔牙. 武平军节度使,封鲁国公. 生一子 : 赵全之 ; 赵庆之. 宗祖(3世) : (北宋) 赵公望. 全之公长子. 生四子 : 赵彦淮 ; 赵彦济 ; 赵彦浦(本谱祖) ; 赵彦清. 始迁祖(7世) : (南宋) 赵若棅,字钧石,行巽二. 任台州仙居县主簿,致政归爱桐琴山水,遂定居桐琴. 若棅公下派祖(9世) : 赵观古,字善卿,行启三 ; 赵尚古 ; 赵仁古,字寿卿,行启四 ; 赵元古,字元卿,行启十一 ; 赵政古. 观古公下房祖(12世) : (明) 赵广善,字尚仁,行淳四(仁房) ; 赵广仲,字尚厚,行淳六(义房) ; 赵广杰,字尚英,行淳九(礼房) ; 赵广周,字尚全,号竹宣,行淳七六(智房). 智房下支祖(13世) : (明) 赵文晹,字用升,行厚二七(松房) ; 赵文寄,字用膺,行厚四五(竹房) ; 赵文才,字用德,行厚二十四(梅房). 新标行(19世起) : 宽裕温柔 发强刚毅 齐庄中正 文理密察. 新续讳 : 才著文明荣世泽 华钟厚朴守素风 瑶琴皓鹤清标远 夏日东曦祖德隆 正气山河堪景仰 欣瞻旧业颂丰功 散居地 : 浙江省武义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版心题 : 赵氏宗谱
浏览:100
宋氏支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夺锦堂, 清宣统3[1911]镌(江右 : 沈鸿兴梓). 合13册 : 插图, 世系表. 纂修者 : 宋方璜,字廷珍 ; 宋隆卓,字进德 ; 宋隆璧,字银高,号银汉 ; 宋隆诚,字士成,号淮清 ; 宋隆范,字锡畴,号洪九. 受姓祖 : (周) 微子. 受封于宋,以国为氏. 彭泽始祖 : (宋) 宋启二,讳仁俊. 原籍婺源. 官彭泽,遂家于讲暇山之西山. 派祖 : (明) 宋良六,讳𧃰,字添仪. 启二公10世孙. 良六公下三子(1世) : (明) 宋民一,字士超(自江西彭泽迁太湖韩家坂) ; 宋民二(迁望江吉水镇,另谱) ; 宋民三,字民琼(迁宿松墩及太湖回龙寺). 韩家坂派祖(2世) : (明) 宋荣一,字表臣. 民一公长子. 荣一公下二派祖(4世) : (明) 宋正,字友福 ; 宋福,字友正. 皆为德溁公(字庆禄)之子. 正公生四子(5世) : (明) 宋栐纲,字总维 ; 宋栐纪,字周绪 ; 宋栐绂,字佩绶 ; 宋栐纶,字转绣. 福公抚一子(5世) : (明) 宋栐经,字素锦. 原为正公第四子. 民三公下派祖(5世) : (明) 宋履,字纹履. 生一子 : 宋鸣续. 栐纲公生一子(6世) : (明) 宋柏梁,字宏承. 生二子 : 宋万表,字显章 ; 宋万膳,字美馐. 栐纪公抚一子(6世) : (明) 宋柏榆,字巨材. 原为栐绂公次子. 生二子 : 宋万普,字宇含 ; 宋万仓,字幽员. 栐绂公传一子(6世) : (明) 宋柏桦,字德宽,号棋野. 生二子 : 宋万仁,字心爱,号独山 ; 宋万义,字心事,号杯山. 栐纶公生一子(6世) : (明) 宋柏椒,字庆一. 生五子 : 宋万铺,字打陈 ; 宋万赋(止) ; 宋万珊,字联瑚 ; 宋万四,字倍两 ; 宋万五,字交中. 栐经公生三子(6世) : (明) 宋柏元,字虢盟 ; 宋柏凯,字虢安 ; 宋柏胜,字虢成. 履公下房祖(10世) : (明) 宋刚,字至大. 生二子 : 宋应运 ; 宋应通. 行派(11世起) : 应世之士 时会方隆 祖尧宗舜 亲贤近仁 懿和绍述 长发其祥. 散居地 : 安徽省太湖县, 宿松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书签题编目.
浏览:100
宋氏族谱[20卷](别名:鹤山宋氏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苹冈大魁堂, 清光绪3[1877]. 20册 : 世系表. 卷端题 : 鹤山宋氏族谱. 始祖 : (宋) 宋肇雄. 散居地 : 广东省鹤山县苹冈乡等地.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