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武陵宗谱汇编

武陵宗谱汇编

原书: 刻本, 清嘉庆18[1813].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始祖 : 顾安朱.

吴山始迁祖 : 顾野王,字希冯.

散居地 : 江苏省吴县等地.

卷端题 : 顾氏家乘.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武陵宗谱汇编简介资料
江苏省吴县等地
(清)顾步青纂修
清嘉庆18[1813]
武陵宗谱汇编相关文献
武陵冉氏
武陵冉氏,酉阳史称“蛮夷之地”,上古为梁、荆接壤之域,春秋为巴、楚交界之地,秦属巴郡,两汉
查看全文
武陵源
地貌地质构造云里雾里武陵源奇形怪状的石英砂峰林武陵源以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为其主要特征,共有石峰3103座,峰体分布在海拔500~1100米,高度由几十米至400米不等,这种特殊的地貌形态被命名为“石英砂柱峰”地貌。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特点是质纯、石厚,石英含量为75%~95%,岩层厚520余米,为国内外所罕见。地质构造起因区域地质构造处于新华夏第三隆起带。大致经历了武陵-雪峰、印支、燕山、喜山及新构造运动。武陵-雪峰运动奠定了本区域的基地构造,印支运动塑造了本区的基本地貌构架,而喜山及新构造运动是形成张家界奇特的石英砂峰林地貌景观的最基本因素之一。构成砂岩峰林地貌的地层主要由远古生界中、上泥盆纪云台观组和黄家墩组构成,地层显示滨海相碎屑岩类特点。岩石质纯、层厚,底状平缓,垂直节理发育,岩石出露于向斜轮廓。外力地质活动作用的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坍及生物生化作用、物理风化作用,则成为构造该区域地貌...
查看全文
武陵区
历史武陵区成立于1988年。国务院1988年1月23日国函[1988]18号撤销撤销常德地区、常德县、县级常德市,成立地级常德市、鼎城区和武陵区,武陵区由原县级常德市和从原常德县划出武陵、斗母湖、河洑、石门桥四个镇和丹洲、康家吉、南坪岗、河洑、芦获山五个乡至武陵区。鼎城区继承原县级常德市行政体制。区划2014年辖11个街道、1个镇、2个乡(不包括经开区下辖的德山街道、德山镇,柳叶湖旅游区的柳叶湖街道及白鹤山乡);另外包括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柳叶湖旅游渡假区。街道:启明街道、府坪街道、穿紫河街道、丹阳街道、白马湖街道、芙蓉街道、芷兰街道、东江街道、永安街道、南坪街道、长庚街道镇:河洑镇乡:芦荻山乡、丹洲乡
查看全文
武陵郡
建置沿革汉代汉高帝五年(前202年),改黔中郡置武陵郡,治所在索县(今湖南省常德市东断港头乡城址村,一说治义陵县,今溆浦县南马田坪乡梁家坡村西北)。辖境约当今湖南省沅江流域以以西,贵州省东部,湖北省长阳、五峰、鹤峰、来凤等县,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地。武陵郡属荆州刺史部。西汉后期,武陵郡领十三县:索、孱陵、临沅、沅陵、镡成、无阳、迁陵、辰阳、酉阳、义陵、佷山、零阳、充。王莽时,改武陵郡为建平郡,东汉初复为武陵郡。东汉时,武陵郡移治临沅县(今湖南省常德市西),省义陵县,佷山县改属南郡。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六年(50年),析置沅南县。汉顺帝阳嘉三年(134年),改索县为汉寿县。其后辖境逐渐减缩。六朝三国时期,武陵郡属吴。吴景帝永安六年(263年),分武陵郡之零阳、溇中、充、临澧、澧阳等县立天门郡。晋武帝太康中,武陵郡领十一县:临沅、龙阳、汉寿、沅陵、黚阳、酉阳、辰...
查看全文
内联汇编
使用处理器持有指令优化范例下面是一段在D语言进行行内组语的程式码。该程式码使用x86架构的浮点运算器指令来计算tan⁡⁡-->x{displaystyletanx}。此实作快于编译器产生的一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21.武陵华氏十修宗谱, 21, 卷3, 志才 永激 18世洪福公起 世传, 199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多堂, 公元1990年十修. 45册:世系表. 受姓祖: 姬昌崧. 为轩辕黄帝第六子, 分居陕西华州受封赐姓. 远祖: (唐) 华温琪. 迁蕲始祖(1世): (宋) 华岳,字季高,行季十二. 原住池州,官仕蕲阳. 生子一: 华尚珠,名伯十二公. 岳公派下支祖(6世): (元明之际) 华真一 ; 华真二 ; 华真六 ; 华真九,名仲贤,字廷佐 ; 华真八,名仲德,号尧章 ; 华谷文. 真一公派下房祖(7世): (明) 华成公 ; 华霁公,字景明. 真二公派下房祖(7世): (明) 华仁杰. 真六公派下房祖(7世): (明) 华志英 ; 华志贤. 真九公派下房祖(7世): (明) 华峦公,字伯瞻 真八公派下房祖(7世): (明) 华志忠,字和六 ; 华志才,字和七 ; 华志仁,字和九 ; 华志高 ; 华志通 ; 华志学. 谷文公派下房祖(7世): (明) 华仕恭. 派行(13世起): 良时春士家洪映 顶柱高亮同荣 为善广扬增英庆 训廉忠正秉光明 立行衍绪仁慈本 继起开宗学必成 世德作昭延福寿 顺从天宝祝祥亨. 注: 此谱依各房祖分卷. 缺1册.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湖北省蕲春县(旧蕲州)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谱序题编目. 书名页题: 武陵华氏宗谱. 书衣题: 华氏宗谱.
浏览:100
武陵华氏十修宗谱 [按房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多堂, 公元1990年十修. 45册:世系表. 受姓祖: 姬昌崧. 为轩辕黄帝第六子, 分居陕西华州受封赐姓. 远祖: (唐) 华温琪. 迁蕲始祖(1世): (宋) 华岳,字季高,行季十二. 原住池州,官仕蕲阳. 生子一: 华尚珠,名伯十二公. 岳公派下支祖(6世): (元明之际) 华真一 ; 华真二 ; 华真六 ; 华真九,名仲贤,字廷佐 ; 华真八,名仲德,号尧章 ; 华谷文. 真一公派下房祖(7世): (明) 华成公 ; 华霁公,字景明. 真二公派下房祖(7世): (明) 华仁杰. 真六公派下房祖(7世): (明) 华志英 ; 华志贤. 真九公派下房祖(7世): (明) 华峦公,字伯瞻 真八公派下房祖(7世): (明) 华志忠,字和六 ; 华志才,字和七 ; 华志仁,字和九 ; 华志高 ; 华志通 ; 华志学. 谷文公派下房祖(7世): (明) 华仕恭. 派行(13世起): 良时春士家洪映 顶柱高亮同荣 为善广扬增英庆 训廉忠正秉光明 立行衍绪仁慈本 继起开宗学必成 世德作昭延福寿 顺从天宝祝祥亨. 注: 此谱依各房祖分卷. 缺1册.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湖北省蕲春县(旧蕲州)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谱序题编目. 书名页题: 武陵华氏宗谱. 书衣题: 华氏宗谱.
浏览:0
武陵华氏十修宗谱 [按房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多堂, 公元1990年十修. 45册:世系表. 受姓祖: 姬昌崧. 为轩辕黄帝第六子, 分居陕西华州受封赐姓. 远祖: (唐) 华温琪. 迁蕲始祖(1世): (宋) 华岳,字季高,行季十二. 原住池州,官仕蕲阳. 生子一: 华尚珠,名伯十二公. 岳公派下支祖(6世): (元明之际) 华真一 ; 华真二 ; 华真六 ; 华真九,名仲贤,字廷佐 ; 华真八,名仲德,号尧章 ; 华谷文. 真一公派下房祖(7世): (明) 华成公 ; 华霁公,字景明. 真二公派下房祖(7世): (明) 华仁杰. 真六公派下房祖(7世): (明) 华志英 ; 华志贤. 真九公派下房祖(7世): (明) 华峦公,字伯瞻 真八公派下房祖(7世): (明) 华志忠,字和六 ; 华志才,字和七 ; 华志仁,字和九 ; 华志高 ; 华志通 ; 华志学. 谷文公派下房祖(7世): (明) 华仕恭. 派行(13世起): 良时春士家洪映 顶柱高亮同荣 为善广扬增英庆 训廉忠正秉光明 立行衍绪仁慈本 继起开宗学必成 世德作昭延福寿 顺从天宝祝祥亨. 注: 此谱依各房祖分卷. 缺1册.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湖北省蕲春县(旧蕲州)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谱序题编目. 书名页题: 武陵华氏宗谱. 书衣题: 华氏宗谱.
浏览:0
44.武陵华氏十修宗谱, 44, 卷6-8, 志学 良策 24世亮琛公起 世传, 199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多堂, 公元1990年十修. 45册:世系表. 受姓祖: 姬昌崧. 为轩辕黄帝第六子, 分居陕西华州受封赐姓. 远祖: (唐) 华温琪. 迁蕲始祖(1世): (宋) 华岳,字季高,行季十二. 原住池州,官仕蕲阳. 生子一: 华尚珠,名伯十二公. 岳公派下支祖(6世): (元明之际) 华真一 ; 华真二 ; 华真六 ; 华真九,名仲贤,字廷佐 ; 华真八,名仲德,号尧章 ; 华谷文. 真一公派下房祖(7世): (明) 华成公 ; 华霁公,字景明. 真二公派下房祖(7世): (明) 华仁杰. 真六公派下房祖(7世): (明) 华志英 ; 华志贤. 真九公派下房祖(7世): (明) 华峦公,字伯瞻 真八公派下房祖(7世): (明) 华志忠,字和六 ; 华志才,字和七 ; 华志仁,字和九 ; 华志高 ; 华志通 ; 华志学. 谷文公派下房祖(7世): (明) 华仕恭. 派行(13世起): 良时春士家洪映 顶柱高亮同荣 为善广扬增英庆 训廉忠正秉光明 立行衍绪仁慈本 继起开宗学必成 世德作昭延福寿 顺从天宝祝祥亨. 注: 此谱依各房祖分卷. 缺1册.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湖北省蕲春县(旧蕲州)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谱序题编目. 书名页题: 武陵华氏宗谱. 书衣题: 华氏宗谱.
浏览:100
武陵华氏十修宗谱 [按房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多堂, 公元1990年十修. 45册:世系表. 受姓祖: 姬昌崧. 为轩辕黄帝第六子, 分居陕西华州受封赐姓. 远祖: (唐) 华温琪. 迁蕲始祖(1世): (宋) 华岳,字季高,行季十二. 原住池州,官仕蕲阳. 生子一: 华尚珠,名伯十二公. 岳公派下支祖(6世): (元明之际) 华真一 ; 华真二 ; 华真六 ; 华真九,名仲贤,字廷佐 ; 华真八,名仲德,号尧章 ; 华谷文. 真一公派下房祖(7世): (明) 华成公 ; 华霁公,字景明. 真二公派下房祖(7世): (明) 华仁杰. 真六公派下房祖(7世): (明) 华志英 ; 华志贤. 真九公派下房祖(7世): (明) 华峦公,字伯瞻 真八公派下房祖(7世): (明) 华志忠,字和六 ; 华志才,字和七 ; 华志仁,字和九 ; 华志高 ; 华志通 ; 华志学. 谷文公派下房祖(7世): (明) 华仕恭. 派行(13世起): 良时春士家洪映 顶柱高亮同荣 为善广扬增英庆 训廉忠正秉光明 立行衍绪仁慈本 继起开宗学必成 世德作昭延福寿 顺从天宝祝祥亨. 注: 此谱依各房祖分卷. 缺1册.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湖北省蕲春县(旧蕲州)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谱序题编目. 书名页题: 武陵华氏宗谱. 书衣题: 华氏宗谱.
浏览:0
义乌刘金氏宗谱汇编 [3册]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7年重修. 3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远祖 :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 外纪一世祖 : 刘源明,号丹朱,亦称监明. 受封于刘,故为刘姓. 居山西临汾. 鲁山始迁祖 : (夏) 刘累. 因避罪故隐居河南鲁山. 为源明公下18世孙. 义乌始祖 : (汉) 刘秀,字文叔,又为汉光武帝. 为源明公83世孙. 内纪一世祖(1世) : (西晋) 刘万章,又为晋宁公. 源明公93世孙. 青㴋刘氏始祖(29世) : (宋) 刘祖益,百七. 青岩刘氏始祖(29世) : (宋) 刘祖尹,百十. 凤山金氏始祖(29世) : (宋) 金天民,百十一,字元明,又名昂行文七七. 绍圣丙子年间自浦江刘源迁居金华孝川义井,为凤山金氏第一始祖. 崇儒金氏始祖(29世) : (宋) 金仪,百八,字伯度. 崇儒公下派祖(37世) : (宋元之际) 金大河,正四,字泉甫(达塘派) ; 金守,嵩一(龙溪派) ; 金增,字伯常(薛山派) ; 金一谦,和一,字元吉,号带溪(山景派) ; 金文林,钟五,字宗荣,号素贞处士(青村派)...等. 辈份字似为 : 源永济岁正 长德仁廷爵 行复茂孔日 德聚累益歆 咏相单美单 炳文明隆明. 注 : 刘金两姓是同宗同源,即皆为汉景帝刘启的子孙. 注 : 重修年代据书衣及序文为2007年, 版心为2006年. 书名据书衣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义乌刘金宗谱汇编. 散居地: 浙江省义乌县等地.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