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词条 北条政子

北条政子

北条政子ほうじょう まさこ,1157年-1225年),日本平安时代末期至镰仓幕府初期的政治人物。她是镰仓幕府开创人源赖朝的正妻。丈夫死后,她落发为尼,法号“安养院”。嫡子源赖家和次子源实朝先后袭任征夷大将军和被暗杀,她令孙女婿藤原赖经(娶赖家之女竹御前)担任征夷大将军,在背后掌握了幕政实权。后人称其为“尼将军”。

北条政子简介资料
1156 年
1225年08月06日
北条政子相关文献
北条氏政
经历继承家督虽然氏政在1538年诞下来后是家中的次男,但是由于长男新九郎早夭,因而氏政成为了家中的继承人。1554年,氏康与今川和武田完成三国联盟,黄梅院成为了氏政的正室。氏康在1559年将家督让给氏政,但是重要的实权仍然由父亲掌握。氏康死前1561年,上杉谦信派遣大军入侵关东,并包围小田原城,氏康下令进行死守,最终迫使上杉退兵,随即追击并夺回包括古河御所等诸多领地。1564年第二次国府台之战,击败了里见义尧,不过在1567年在三船山之战被里见军所击败。1568年,在保护今川氏真的事件上,与武田信玄对立,三国同盟亦随之瓦解。翌年武田信玄向关东进攻,虽然北条军在小田原城采用坚守策略使武田军不战而退,但是在三增峠追击时被武田军击败,骏河被武田氏所占领。氏康死后北条氏康死后,氏政完全掌握实权,尊循其父遗言与武田交好,天正5年(1577年)1月22日将妹妹、即北条氏康的六女“北条夫人”嫁与武田家家...
查看全文
北条政子
生平早年北条政子生于伊豆国。她是豪族北条时政的长女。源赖朝因为平治之乱而被流放到伊豆时,北条时政奉命监视其言行。赖朝因此与政子相识,之后生下二子二女,源赖家、源实朝、大姬、三幡姬。两人爱情的发端并无正史记载,野史小说《曾我物语》则描述了这么一则故事:政子的妹妹阿波局梦见自己手持日月,告知政子。政子看出此梦象征权贵,却对妹妹说梦兆大凶,愿意买下妹妹的梦,使之转移到自己身上。1177年,两人的恋情曝光,北条时政害怕女儿与流放犯扯上关系会引起平家的不满,把她嫁给当时伊豆的代官山木兼隆。政子机智逃出,翻过一座大山回到赖朝身边,夫妇躲在伊豆山神社内。由于神社有着僧兵守护,代官也不敢出手。不久,政子生下了长女大姬,时政终于认可了两人的婚姻。之后北条氏成为了源赖朝的重要盟友。经过数年的征战斗争,源赖朝实力增强,逐渐统一关东,以镰仓为根据地,被称为“镰仓殿”,政子作为正妻被尊为“御台所(将军夫人)”。家族
查看全文
上条政繁
生平上条上杉家在与长尾为景敌对后没落,不过在元龟2年(1571年),为景的儿子上杉谦信一代,被废绝的上条上杉家(上条赖房或上条定宪)的家督由政繁继承。天正初年期间,出家并称宜顺。仕于谦信,在上野国和越中国转战。根据天正3年(1575年)的‘天正三年上杉家军役帐’记录,负责96人的军役,在上杉家一门中,被列为第4位。天正5年(1577年),在进攻能登国守护畠山氏的七尾城时,受谦信之命,迎畠山氏(一说是畠山义续)的遗子(后来的义春)为养嗣子。在谦信死后,于御馆之乱中投向上杉景胜,在战后亦继续跟随景胜,被视为重臣。天正9年(1581年),因为越中国松仓城的河田长亲死去,以后继人身份入城。天正12年(1584年),因为上杉家要向羽柴秀吉送出人质,而景胜在当时没有儿子,于是以孙儿(义春的儿子)义真(或景广)为景胜的养子,并将其送出为人质,此后被免除军役。同年,信浓国海津城的山浦景国失势,于是以其后任
查看全文
北条高政
生涯元弘3年(1333年)3月13日,高政原本作为肥后守护前往九州上任,但是在博多的镇西探题馆遭到宫方的菊池武时突袭,高政在两日后赶抵,并且到达后翌日率领肥后国地头和御家人等一同攻打菊池氏(日语:菊池氏)和阿苏氏(日语:阿蘇氏),最终在3月下旬攻陷菊池和阿苏所在的鞍冈城(现宫崎县五濑町内)。然而,九州众人得知六波罗探题灭亡、镰仓遭攻占以及金泽流(日语:北条氏(金沢流))在内的北条氏一门灭亡的消息后,少贰氏和大友氏等相继靠拢宫方,最终在5月镇西探题被消灭,高政养父北条英时等人自杀。高政则与其弟糸田贞义诈降。建武元年(1334年)1月,高政与领有丰前田川郡糸田庄(福冈县田川郡糸田町)的贞义一同在北九州举兵,召集北条残党进行大规模反击。高政在丰前远贺郡帆柱山城(福冈县北九州市八幡西区)集合来自筑前和丰前的北条残党与以大友氏和少贰氏等为中心的镇压军交战达七个月,最终在七月被击败。其后,文献再没有高
查看全文
北条政村
少年时期建保元年(1213年)12月28日,由第三代将军源实朝在7岁时赐名政村。1224年,北条政村的父亲北条义时死后,母亲伊贺氏与兄伊贺光宗及藤原实雅谋划立政村为执权,因为事败伊贺氏被尼将军北条政子流放至伊豆国,世称“伊贺氏之乱”。兄长北条泰时继任执权后宽大地免除政村的罪。就任连署延应元年(1239年)10月,北条政村就职为幕府的评定众。政村的乌帽子亲三浦义村被第五代执权北条时赖派兵灭族,但是政村却未受影响,更于建长元年(1249年)12月成为引付头人。建长8年(1256年)3月其兄北条重时出家引退、以52歳之龄代兄出任成为第三任连署。就任执权及再任连署文永元年(1264年)7月,第六代执权、北条政村的侄儿北条长时因病出家而得宗家的后继者北条时宗只有14歳,当时60岁的北条政村为了北条家而担任第七代执权,辅助年幼的得宗北条时宗掌理朝政。文永3年(1266年),北条时宗以宗尊亲王涉嫌谋叛的...
查看全文
北条政子相关标签
北条氏
平安时代女性
河内源氏
伊豆国出身人物
1157年出生
御台所
1225年逝世
镰仓时代女性
政府人物
1 / 1
家族谱大览
王氏族谱
王氏族谱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父辈以农耕养家糊口,改革开放后做点小生意以改变家境。 我十五六岁离家外出求学,以医为本,治病救人。一生秉持谦虚、谨慎、节俭、勤勉、认真、镇定、隐忍、纳谏、中庸、积善十则家训做人。 此十条家训是讲述为人处世之道,也是为官经商之道,也是行走江湖必备的法则,世间虽有万千之道理,不离此十条,望我儿王元能恪守成规并教育子孙后代务必常思常用,久而久之,必然能领悟其中的玄妙之处。 附王氏家训十则详述   一、谦虚   古人曰:“满招损,谦受益”。就是说做人不能缺少谦虚这种品质,毛主席说过:“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骄兵必败,在周易六十四卦中,唯有《谦》卦是六爻全吉,可见谦的意义是多么广大,所以说,王氏子孙务必首先做到谦虚,这是最重要的品质,应终身奉行之,久而久之必然应用自如,另外,还要包含忍让这种内涵,“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要因为一己之愤怒而忘记了节制,小不忍则乱大谋。   二、谨慎   人在社会之上,陷阱非常之多,如果有一丝放松,可能就会产生很不好的事情,造成很大的恶果,所以,一定要谨慎行事,多思多想,要有怀疑一切的警惕之心,不要盲目乐观,正所谓:“乐极生悲”,“祸固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灾难的发生往往是在自己不留神的时候发生的,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当官还是经商,做学问还是交朋友。   三、节俭   节俭是一种美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一个人要想做到节俭真的很不容易,尤其是当自己有钱之后,追求奢华,爱好面子,恨不得让天下人都知道自己很成功,很有钱,显示自己的财力,炫耀自己的奢侈,其实这种心理是病态的,一个人的美好德行,才能彰显一个人的人格魅力,“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自己在讲排场,奢华的同时,无形之中这种风气会影响到子孙万代,家内必出败家之子,所以,一定要以身作则,不显露财富并不代表没有财富,好显露财富的人难免引起他人的歹心,所以,无论在什么条件下,《易》曰:“节俭,吉,奢华,凶”。   四、勤勉   《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就是讲一个人千万不要懒惰,因为懒惰久了,人就没有斗志了,要时时刻刻勉励自己要勤奋,不要有丝毫的懈怠,好男儿当建立一番功业,不要玩物丧志。   五、认真   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做学问还是走江湖,认真是一定要有的,否则,会被他人所欺骗,让上天借给我一双慧眼,不要被世人蒙骗。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千万别听风就是雨的,正所谓,“三人成虎,众口铄金”。比如有一些人说张三不好,做了什么坏事,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哪怕很多人都这么说,要有自己的看法,认真去求证,正所谓,“事不目见而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切记之。   六、镇定   此乃指一种临危不惧的状态,行事不要慌张,哪怕天塌了地陷了,海枯了,石烂了,地球不再转动了,也要镇定自若,若能有这种心态将来必然大贵,如无这种心态,也要尽量养成这种心态,这是一种不为外物所动的心态,是一种“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豁达胸襟,诸葛亮临危不惧,大摆空城计,吓退司马懿,所以能贵为宰相,这种心理素质十分重要。   七、隐忍   这是一种不轻易展现自己才能的手段,一定要不显山,不露水,低调做人。《易》曰:“潜龙勿用”,正是说一个人有了才能不要轻易张扬,似乎全世界的人都没有自己有才,这样会让自己陷入凶险的境地,到时候进退无路,那时候悔之晚亦。古之大凡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是能够做到隐忍的人,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当自己的力量还不够的时候,一定要等待时机。“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做到收敛很不容易,做到的少,做不到得多,所以,成立大功业的人少,而碌碌之辈何其之多,可见是多么困难。   八、纳谏   古代区别圣君与昏君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是否从谏如流,其实平心而论隋炀帝和唐太宗的功业不相上下,那为什么两个人的历史评价就相反呢?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唐太宗善于听取大臣们的意见,而隋炀帝则过于刚愎自用,不顾朝臣们的反对大兴土木,难免灭亡。“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凡事都要听取他人的意见,虽然自己很有才能也不要太过骄横,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每次都不犯错误。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所以,纳谏是很重要的,过度的相信自己很容易走错道路。   九、中庸   中庸太极之道,就是讲一个人要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事物,并且最后皆大欢喜,这是为人处事之道,十分重要,中庸也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要偏激,要冷静思考,实事求是,什么东西不要一棍子打死,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性,很多人往往认定一个人,不是好人就是坏人,绝对不允许第三者出现,比如唐太宗很多人说他是千古圣君,但研究历史的都知道人无完人,唐太宗晚年东征高丽,劳民伤财,这是一个大失误,可见极端是多么可怕,中庸之道的意义是多么广大。   十、积善   这一条一般人是做不到的,但尽量要做到。《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书经》:“作善则降之百祥,作恶则降之百殃”。但行善事,莫问前程,可见常怀济世之心,周围必多朋友,若思坏人之意,难免多行不义必自毙,众叛亲离,可见积善对于我们是多么有利!   此文乃是讲述为人处世之道,也是为官经商之道,也是行走江湖必备的法则,世间虽有万千之道理,不离此十条,凡是我王氏子孙务必常思常用,久而久之,必然能领悟其中的玄妙之处。
浏览:0
河北唐县宗高和村 : 宗氏家谱
原书: 北京市 : 华夏出版社, 2012年(保定市 : 文昌印刷有限公司). 全1册(约494页)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注 : 此谱176世以上派系资料全缺. 谱内派系众多繁复, 详请细看影像第42-78页. 受姓祖 : 羲和. 受尧之命观象而立功,获赐姓为宗. 第一支祖(184世) : 宗新卯,字振泰,号老刚(新卯房) ; 宗新春. 皆为俊强公之子. 良尔公之裔 香瑞房祖(180世) : 宗香瑞,字振云 ; 宗庆尔. 皆为岭尔公之子. 二愣公之裔. 银子房祖(185世) : 宗银子,字家白. 名秀房祖(181世) : 宗名秀,字生华. 名贤房祖 : 宗名贤. 明德公之裔. 名辉房祖 : 宗名辉. 名耀房祖 : 宗名耀 第二支祖 : 宗傻逮,字名有,号老济(傻逮房). 祖强公之裔. 第三支祖 : 宗士保(士保房). 祖霖公之裔. 忠尔房祖 : 宗忠尔,字逢精,号老慎. 士朱公之裔. 臭货房祖(184世) : 宗臭货,字振闪,号老慈. 名业公之裔. 正尔房祖 : 宗正尔,字振吉. 庆连公之裔. 家栋房祖 : 宗五尔,字家栋,号老厚. 逢贵公之裔. 卯尔房祖 : 宗卯尔,字庆玉,号老分. 名雄公之裔. 字派(177-256世) : 祖明邦士名 庆逢振家有 树增宇昆德 瑞泰显浩宏 福来兴常运 仁义自忠雄 俊泉育根茂 贤达宜秉承 华云本仲兆 泽延怀尚英 志学思维贵 世润文先从 秀景汉天硕 保国万世兴. 书名据书脊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天人堂)河北唐县宗高和村宗氏家谱. 散居地: 河北省唐县等地.
浏览:0
中华丘氏大宗谱 : 湖北通山分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中华丘氏大宗谱湖北通山分谱编委会], 2005年(深圳 : 浔涌印刷).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山西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太始祖 : (周) 姜太公,史称吕尚,字子牙,号飞熊. 开姓祖 : 穆公,名印. 姜太公第三子. 封镇营丘(今山东临淄),子孙以地为氏. 远祖 : (北宋) 丘烋. 穆公71世孙. 始祖(一世) : (宋) 丘成实,字郑秀. 烋公长子. 二大派祖(6世) : 丘三五郎 ; 丘三六郎. 三五郎下房祖 : 丘辛四(11世) ; 丘胜保(10世). 辛四房下支祖(12世) : 邱宗耀,字自远. 胜保房下支祖(11世) : 丘子伦 ; 丘子原 ; 丘子通. 三六郎下房祖 : 丘华茎. 另派祖 : 丘俊. 穆公第81世孙. 俊公下房祖 : 丘子河 ; 丘子葱. 散居地 : 湖北省通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名页题 : 中华邱氏大宗谱 : 湖北通山分谱.
浏览:0
郝氏宗谱 [34卷末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晒书堂, 民国31[1942]. 33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主修郝聪,字子山 ; 督修郝方武,字儒臣 ; 郝可长,字秋舫 ; 编修郝方源,字朗熙 ; 郝裕享,字子云. 注 : 此谱缺卷26, 31. 受姓祖 : (殷) 子期. 殷帝乙王子,分封郝地,因以为氏. 始迁祖(1世) : (宋元之际) 郝慥. 与胞弟湛恩偕家人自江西饶州府瓦屑坝迁居湖北黄州府蕲州(今蕲春). 生子三 : 郝念一 ; 郝念二(迁居南京安庆府) ; 郝念三(迁居麻城). 派祖(8世) : (明) 郝子龙 ; 郝子方 ; 郝子和 ; 郝子敖. 龙派下支祖(18世) : (清) 郝朝臣,字廷爵 ; 郝朝荣,原名朝俊,字天钦 ; 郝朝选,字硕儒 ; 郝朝典,字宪章 ; 郝朝杰,字涵五,号兰川 ; 郝朝庆,字廷章...等. 方派下支祖(17世) : (清) 郝万倧,字维城 ; 郝万伟,字维翰 ; 郝万价,字维籓 ; 郝万(示 冀),字遂远 ; 郝万祜,字笃周 ; 郝万祯,字扶昌 ; 郝万祥,字廷瑞...等. 和分派下支祖(17世) : (清) 郝万全 ; 郝万金 ; 郝万祺 ; 郝万荣,字君仁 ; 郝万华,字君义 ; 郝万备,字汉成...等. 敖分派下支祖(16世) : (明清之际) 郝仕杰,号之杰,字光宇 ; 郝仕麒,号之麒,字俊侯 ; 郝仕逸,号之逸,字咸生 ; 郝仕逵,号之逵,字德扬 ; 郝仕逑,号之逑,字君淑 ; 郝仕遂,号之遂,字杰生...等. 迁广济祖(似为7世) : (后唐) 郝启伦. 诰公之子. 由江西饶州府太原郡乐平乡,因兵荒迁居广济县(今武穴). 启伦公下三子 : 郝伏三 ; 郝发永,字仲三 ; 郝全三. 仅含二子仲三公世系记事. 念一户老派 : 慥念伯继 元松启子 至端永玄 玉仁世仕. (按元即玄匕字避庙会,今改用原字) 启伦户老派 : 启发兴荣 乾坤富贵 耀祖吉祥 福寿遐龄 今后盛世 立志有文.(文字下有光基业华国行仁七字) 合派 : 万朝延维 有一思方 可续宗祀 道德承光 家声远大 恩泽隆昌 民尊孝友 国庆贤良.(按维即惟字)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春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郝氏九修宗谱.
浏览:0
郝氏宗谱 [34卷末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晒书堂, 民国31[1942]. 33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主修郝聪,字子山 ; 督修郝方武,字儒臣 ; 郝可长,字秋舫 ; 编修郝方源,字朗熙 ; 郝裕享,字子云. 注 : 此谱缺卷26, 31. 受姓祖 : (殷) 子期. 殷帝乙王子,分封郝地,因以为氏. 始迁祖(1世) : (宋元之际) 郝慥. 与胞弟湛恩偕家人自江西饶州府瓦屑坝迁居湖北黄州府蕲州(今蕲春). 生子三 : 郝念一 ; 郝念二(迁居南京安庆府) ; 郝念三(迁居麻城). 派祖(8世) : (明) 郝子龙 ; 郝子方 ; 郝子和 ; 郝子敖. 龙派下支祖(18世) : (清) 郝朝臣,字廷爵 ; 郝朝荣,原名朝俊,字天钦 ; 郝朝选,字硕儒 ; 郝朝典,字宪章 ; 郝朝杰,字涵五,号兰川 ; 郝朝庆,字廷章...等. 方派下支祖(17世) : (清) 郝万倧,字维城 ; 郝万伟,字维翰 ; 郝万价,字维籓 ; 郝万(示 冀),字遂远 ; 郝万祜,字笃周 ; 郝万祯,字扶昌 ; 郝万祥,字廷瑞...等. 和分派下支祖(17世) : (清) 郝万全 ; 郝万金 ; 郝万祺 ; 郝万荣,字君仁 ; 郝万华,字君义 ; 郝万备,字汉成...等. 敖分派下支祖(16世) : (明清之际) 郝仕杰,号之杰,字光宇 ; 郝仕麒,号之麒,字俊侯 ; 郝仕逸,号之逸,字咸生 ; 郝仕逵,号之逵,字德扬 ; 郝仕逑,号之逑,字君淑 ; 郝仕遂,号之遂,字杰生...等. 迁广济祖(似为7世) : (后唐) 郝启伦. 诰公之子. 由江西饶州府太原郡乐平乡,因兵荒迁居广济县(今武穴). 启伦公下三子 : 郝伏三 ; 郝发永,字仲三 ; 郝全三. 仅含二子仲三公世系记事. 念一户老派 : 慥念伯继 元松启子 至端永玄 玉仁世仕. (按元即玄匕字避庙会,今改用原字) 启伦户老派 : 启发兴荣 乾坤富贵 耀祖吉祥 福寿遐龄 今后盛世 立志有文.(文字下有光基业华国行仁七字) 合派 : 万朝延维 有一思方 可续宗祀 道德承光 家声远大 恩泽隆昌 民尊孝友 国庆贤良.(按维即惟字)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春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郝氏九修宗谱.
浏览:0
郝氏宗谱 [34卷末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晒书堂, 民国31[1942]. 33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主修郝聪,字子山 ; 督修郝方武,字儒臣 ; 郝可长,字秋舫 ; 编修郝方源,字朗熙 ; 郝裕享,字子云. 注 : 此谱缺卷26, 31. 受姓祖 : (殷) 子期. 殷帝乙王子,分封郝地,因以为氏. 始迁祖(1世) : (宋元之际) 郝慥. 与胞弟湛恩偕家人自江西饶州府瓦屑坝迁居湖北黄州府蕲州(今蕲春). 生子三 : 郝念一 ; 郝念二(迁居南京安庆府) ; 郝念三(迁居麻城). 派祖(8世) : (明) 郝子龙 ; 郝子方 ; 郝子和 ; 郝子敖. 龙派下支祖(18世) : (清) 郝朝臣,字廷爵 ; 郝朝荣,原名朝俊,字天钦 ; 郝朝选,字硕儒 ; 郝朝典,字宪章 ; 郝朝杰,字涵五,号兰川 ; 郝朝庆,字廷章...等. 方派下支祖(17世) : (清) 郝万倧,字维城 ; 郝万伟,字维翰 ; 郝万价,字维籓 ; 郝万(示 冀),字遂远 ; 郝万祜,字笃周 ; 郝万祯,字扶昌 ; 郝万祥,字廷瑞...等. 和分派下支祖(17世) : (清) 郝万全 ; 郝万金 ; 郝万祺 ; 郝万荣,字君仁 ; 郝万华,字君义 ; 郝万备,字汉成...等. 敖分派下支祖(16世) : (明清之际) 郝仕杰,号之杰,字光宇 ; 郝仕麒,号之麒,字俊侯 ; 郝仕逸,号之逸,字咸生 ; 郝仕逵,号之逵,字德扬 ; 郝仕逑,号之逑,字君淑 ; 郝仕遂,号之遂,字杰生...等. 迁广济祖(似为7世) : (后唐) 郝启伦. 诰公之子. 由江西饶州府太原郡乐平乡,因兵荒迁居广济县(今武穴). 启伦公下三子 : 郝伏三 ; 郝发永,字仲三 ; 郝全三. 仅含二子仲三公世系记事. 念一户老派 : 慥念伯继 元松启子 至端永玄 玉仁世仕. (按元即玄匕字避庙会,今改用原字) 启伦户老派 : 启发兴荣 乾坤富贵 耀祖吉祥 福寿遐龄 今后盛世 立志有文.(文字下有光基业华国行仁七字) 合派 : 万朝延维 有一思方 可续宗祀 道德承光 家声远大 恩泽隆昌 民尊孝友 国庆贤良.(按维即惟字)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春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郝氏九修宗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