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词条 郭氏族谱:山西盂县东坪村

郭氏族谱:山西盂县东坪村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郭氏缙派东坪族谱编纂委员会, 2012年(郑州家谱古籍印刷公司). 2册 : 插图, 地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 谱内字派众多, 详请参阅第一册中影像号第78及82页. 另第二册为民国8年(1919)所修 "郭氏族谱" 之再版, 做为2012年续版之附册.

受姓祖 : 虢叔. 周文王之弟. 封于虢,为虢叔. 传至书公,而始为郭.

始祖(一世) : (宋) 郭光祖. 由洪洞迁孟县. 下有一子 : 郭荣.

四世祖 : (元) 郭敏修. 彦谦公之子. 荣公之孙.

敏修公下三子 : 郭鸣凤(下一子 : 郭杰) ; 郭鸣凰(下一子 : 郭真) ; 郭鸣鹤(下一子 : 郭大举).

真公下四子 : 郭思敬(无传) ; 郭思问(迁牛村) ; 郭思明(无传) ; 郭思义.

杰公下二房(7世) : 郭思恭 ; 郭思聪(另谱).

十一世祖 : 郭天瑞. 贤公长子.

天瑞公下四房(12世) : (明) 郭缙(缙派) ; 郭纶(纶派) ; 郭经(经派) ; 郭紞(紞派). 皆为思问公之裔. 此谱主要为缙派之后世系资料.

东坪祖(20世) : (清) 郭维宁(下二子 : 郭歆 ; 郭泰). 盛全公之子. 缙公之裔.

歆公下二房(22世) : 郭永成(下三子 : 郭生昌 ; 郭生贵 ; 郭生宝) ; 郭永进(下三子 : 郭秀生 ; 郭秀元 ; 郭秀山).

泰公下二房 : 郭永喜 ; 郭永受.

仁系祖(24世) : 郭锦仁. 生昌公长子.

义系祖 : 郭锦义. 生昌公次子.

爱系祖 : 郭锦爱. 生昌公三子.

仓系祖 : 郭锦仓. 生贵公长子.

麟系祖 : 郭锦麟. 秀生公之子.

明系祖 : 郭锦明. 生荣公之子. 永喜公之裔.

散居地 : 山西省盂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脊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郭氏缙派东坪族谱.

郭氏族谱:山西盂县东坪村简介资料
山西省盂县等地
郭氏缙派东坪族谱
郭忠厚, 郭兴宽顾问 ; 郭诒祯主任 ; 郭钰忠...[等]委员 ; 刘银宗, 王希延主笔
2012年
郭氏族谱:山西盂县东坪村相关文献
山西省-阳泉市-盂县田嵩年
田嵩年(1788~1836),字季高,山西盂县人。少小聪慧,随父(田兴梅,嘉庆时知县)宦游,受到严格的训育。嘉庆十五年(1810),以优行贡考充八旗官学教习,留京供职,依户部尚书黄钺门下,为掌文翰之事。嘉庆皇帝看到户部行文殊异,即问黄钺说:“汝年近七旬,亦有代笔者否?”黄钺遂将嵩年为文之事相告,蒙赐大缎一匹以赏。二十五年,嵩年考中进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翌年授编修。道光三年(1823),升任南书房行走。因品端行慎,两遇京察(考核京官的制度)皆列一等。八年,奉命到广东充正考官。临行前,其父对他说:“吾家世沐国恩,矢清矢慎。汝今肩负重任,移孝作忠,乃为肖子。”嵩年谨记在心,到任后秉公执考,所取学生皆名士。后闻父丧,星夜返籍,又遇母兄相继而亡。守孝期间,一度曾应聘为晋阳书院主讲,力主先品行后文艺之育人观,并大力振动学规、学风,深受学子敬重。三年后又入京供职,仍为南书房行走。十三年,大考翰詹,钦取...
查看全文
山西省-阳泉市-盂县田雨公
田雨公(1808~1876),字敬堂,号杏轩,盂县香河村人。道光十五年(1835)中举,十八年考取进士,入选翰林院编修,擢升大理寺少卿。在朝为官期间,常被道光帝邀至便殿对谈,引经据典,论政颇深,奏议多为皇帝采纳。其针对时弊,尖锐地指出总督、巡抚官吏有“四习”,即好谀、苟安、掩饰、取巧;政治废弛有“五因”,即仓库、漕运、盐法、兵利、河工。认为“四习”不除,“五政”难举。咸丰中期,又上疏“用人、行政、得失”等政见,颇得称道。晚年,乞假归里,主讲于平定冠山、榆次凤鸣以及太原晋阳等书院,学子金榜题名者甚多。(《阳泉市志》有传)。
查看全文
山西省-阳泉市-盂县武承谟
武承谟,字邵孟,号逸溪,清朝盂县西小坪村人。武全文之孙。承谟自幼聪明好学,遍读经史百家之书。康熙三十八年(1699)中已卯科举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再考中庚辰科进士。考取进士后,任大庾(今江西大余)知县,任中,因遇家中丧事而归。服丧期满后,补新安(今河南新安)抚军。生平康熙皇帝在巡视直隶时,他被保荐给康熙,康熙特意召见了武承谟,想面试他的才学。康熙亲自出题限韵,命他以“闺怨”为题,限溪、西、鸡、齐、啼韵,兼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两、丈、尺、双、半十八个数量词分春、夏、秋、冬四季作四首诗,要求在限定时间内作出。武承谟“随笔缮写,不假思索”。皇帝钦定为“天下第一才子”。并给予优厚的赏赐,承谟由此声振一时。承谟补官之日,朝廷犹记其才,欲以内臣用,但正遇无锡缺任,无锡是大邑,所以让承谟试职于此。无锡之地官吏0滑腐败,世族0,难于治理。承谟一到任便撰联县堂以自警...
查看全文
山西省-阳泉-盂县李允则
李允则(953~1028)字垂范。并州盂县(今属山西)人。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在静戎军(治今徐水)置榷场,李允则主管其事。后累迁供备库副使、知潭州。迁洛苑副使、知沧州。转西上合门副使、镇定高阳三路行营兵马都监。后知雄州(治今雄县),迁东上合门使、奖州刺史。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罢兵,而李允则仍然营建城垒,辽主说:“南朝还在修城备战,这不是违背誓约吗?”其相张俭说:“李雄州为安抚使,其人长者,不足疑。”既而北宋皇帝下诏诘问,允则上奏:“初通好不赶紧完治,恐他日颓圮因此废守,边患不可预测。”雄州城北原有旧城墙,李允则想合为一大城。先建东岳祠,拿出百两黄金为供器,一路上吹吹打打大事张扬,居民纷纷捐献金银。过了一阵,让人把金银拿走,声称有盗贼自北边来,于是下令捕盗,广发文书,兴工筑墙,声言用以护祠。而最终筑就关城、挖浚城壕,建起月堤,自此外城成了内城。当时,居民多以茅草覆盖屋顶,李允则在西山...
查看全文
山西省-阳泉-盂县武全文
武全文,字藏夫,号石庵,清朝盂县西小坪村人。武全文幼入小学即撰座历铭书以自勉。顺治四年(1647)考取进士,后授崇信(今甘肃崇信)知县。为官期间,曾引渡河水疏渠灌田,又创造水磨,方便了百姓生活,其功绩受到吏部主事称誉。累升弄部郎中、平凉兵备道。宁夏总兵率师过境,寒甚,将入城,全文坚决不允,而是加重稿劳。后迁布政司参议,任中遇家中丧事而归。服丧期满后,补山东东东兖道,不久裁归。恰遇吴藩判乱于西南,兵部侍郎孙光祖荐其才可用,命起用武全文赴任湖广。先督赈于郧阳(今湖北郧县)郧阳民众立石歌颂其德;又补衡永郴道布政司参政,6次建议歼灭贼寇,然而文书并未能呈上,不久,武全文进京朝见皇帝,行至赵州(今河北赵县)疾病发作,遂告归。回乡后,建造“旷观园”一处,与诸子游憩讲学。年73卒。所著有《旷观园文集》、《旷观园诗集》、《武氏家学汇编》等书。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郭氏族谱 : 山西盂县东坪村 [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郭氏缙派东坪族谱编纂委员会, 2012年(郑州家谱古籍印刷公司). 2册 : 插图, 地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 谱内字派众多, 详请参阅第一册中影像号第78及82页. 另第二册为民国8年(1919)所修 "郭氏族谱" 之再版, 做为2012年续版之附册. 受姓祖 : 虢叔. 周文王之弟. 封于虢,为虢叔. 传至书公,而始为郭. 始祖(一世) : (宋) 郭光祖. 由洪洞迁孟县. 下有一子 : 郭荣. 四世祖 : (元) 郭敏修. 彦谦公之子. 荣公之孙. 敏修公下三子 : 郭鸣凤(下一子 : 郭杰) ; 郭鸣凰(下一子 : 郭真) ; 郭鸣鹤(下一子 : 郭大举). 真公下四子 : 郭思敬(无传) ; 郭思问(迁牛村) ; 郭思明(无传) ; 郭思义. 杰公下二房(7世) : 郭思恭 ; 郭思聪(另谱). 十一世祖 : 郭天瑞. 贤公长子. 天瑞公下四房(12世) : (明) 郭缙(缙派) ; 郭纶(纶派) ; 郭经(经派) ; 郭紞(紞派). 皆为思问公之裔. 此谱主要为缙派之后世系资料. 东坪祖(20世) : (清) 郭维宁(下二子 : 郭歆 ; 郭泰). 盛全公之子. 缙公之裔. 歆公下二房(22世) : 郭永成(下三子 : 郭生昌 ; 郭生贵 ; 郭生宝) ; 郭永进(下三子 : 郭秀生 ; 郭秀元 ; 郭秀山). 泰公下二房 : 郭永喜 ; 郭永受. 仁系祖(24世) : 郭锦仁. 生昌公长子. 义系祖 : 郭锦义. 生昌公次子. 爱系祖 : 郭锦爱. 生昌公三子. 仓系祖 : 郭锦仓. 生贵公长子. 麟系祖 : 郭锦麟. 秀生公之子. 明系祖 : 郭锦明. 生荣公之子. 永喜公之裔. 散居地 : 山西省盂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脊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郭氏缙派东坪族谱.
浏览:0
郭氏族谱 : 山西盂县东坪村 [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郭氏缙派东坪族谱编纂委员会, 2012年(郑州家谱古籍印刷公司). 2册 : 插图, 地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 谱内字派众多, 详请参阅第一册中影像号第78及82页. 另第二册为民国8年(1919)所修 "郭氏族谱" 之再版, 做为2012年续版之附册. 受姓祖 : 虢叔. 周文王之弟. 封于虢,为虢叔. 传至书公,而始为郭. 始祖(一世) : (宋) 郭光祖. 由洪洞迁孟县. 下有一子 : 郭荣. 四世祖 : (元) 郭敏修. 彦谦公之子. 荣公之孙. 敏修公下三子 : 郭鸣凤(下一子 : 郭杰) ; 郭鸣凰(下一子 : 郭真) ; 郭鸣鹤(下一子 : 郭大举). 真公下四子 : 郭思敬(无传) ; 郭思问(迁牛村) ; 郭思明(无传) ; 郭思义. 杰公下二房(7世) : 郭思恭 ; 郭思聪(另谱). 十一世祖 : 郭天瑞. 贤公长子. 天瑞公下四房(12世) : (明) 郭缙(缙派) ; 郭纶(纶派) ; 郭经(经派) ; 郭紞(紞派). 皆为思问公之裔. 此谱主要为缙派之后世系资料. 东坪祖(20世) : (清) 郭维宁(下二子 : 郭歆 ; 郭泰). 盛全公之子. 缙公之裔. 歆公下二房(22世) : 郭永成(下三子 : 郭生昌 ; 郭生贵 ; 郭生宝) ; 郭永进(下三子 : 郭秀生 ; 郭秀元 ; 郭秀山). 泰公下二房 : 郭永喜 ; 郭永受. 仁系祖(24世) : 郭锦仁. 生昌公长子. 义系祖 : 郭锦义. 生昌公次子. 爱系祖 : 郭锦爱. 生昌公三子. 仓系祖 : 郭锦仓. 生贵公长子. 麟系祖 : 郭锦麟. 秀生公之子. 明系祖 : 郭锦明. 生荣公之子. 永喜公之裔. 散居地 : 山西省盂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脊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郭氏缙派东坪族谱.
浏览:0
族谱编修知识手册
族谱编修知识手册
浏览:13415
郭氏族谱 [2册]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公元2016年四修, 郭家庄藏版. 2册: 插图, 肖像,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博山祖(1世): (元明之际) 郭滮. 自河北枣强迁居青州府益都县怀德乡, 后迁博山县山西峪上台庄. 章邱始迁祖(2世): (明) 郭思化. 迁居章邑之东南郭家庄. 思化公下支祖(6世): 郭世荣 ; 郭世芳 ; 郭世洁 ; 郭世英 ; 郭世秀. 命名20字(10世起): 士守本端方 光前乐庆长 家庭诚孝顺 佐治有贤良. 注: 此谱缺1~9世的世传, 另第5世及第6世关系不明.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山东省博山县, 及章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下曾陈氏来台湾居住元埔村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台湾 : 出版者不详], 民国73[1984]. 1册(248页) : 世系表. 金门下坑始祖 : (宋) 陈子俊 浯水一世祖 : 陈东埜. 来台祖 : 陈公,名讳不详. 生子 : 陈溅 ; 陈庆止二人. 来台三世祖 : 陈本全 ; 陈两全 ; 陈所全 ; 陈富全. 皆为陈溅之子. 以仁, 义, 礼, 智为四大房号. 昭穆 : 积德传家 孝友为先 创垂奕世 继述绵延 崇风丕振 亿万斯年. 散居地 : 台湾省彰化县埤头乡元埔村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
郭氏族谱 [2册]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公元2016年四修, 郭家庄藏版. 2册: 插图, 肖像,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博山祖(1世): (元明之际) 郭滮. 自河北枣强迁居青州府益都县怀德乡, 后迁博山县山西峪上台庄. 章邱始迁祖(2世): (明) 郭思化. 迁居章邑之东南郭家庄. 思化公下支祖(6世): 郭世荣 ; 郭世芳 ; 郭世洁 ; 郭世英 ; 郭世秀. 命名20字(10世起): 士守本端方 光前乐庆长 家庭诚孝顺 佐治有贤良. 注: 此谱缺1~9世的世传, 另第5世及第6世关系不明.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山东省博山县, 及章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