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

郑国(State of Zheng),别名为奠国,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姬姓,存在时间约为公元前806年到公元前375年。

公元前806年,郑国的开国君主郑桓公建都棫林(陕西凤翔南),然后逐渐东迁,第三任君主郑庄公迁都于今郑韩故城遗址。公元前395年,建都郑(今河南新郑),主要版图位于今河南郑州一带。战国初年,郑国被新兴的韩国灭亡。

郑国简介资料
前806年
郑国|奠国
郑(
公元前375年
郑国相关文献
郑国
修建郑国渠郑国(生卒年不详)[1],战国时期韩国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水利专家,韩国水工。秦始皇元年(前247),受命入秦游说,建议引泾水东注北洛水为渠,企图疲劳秦人,勿使伐韩。秦王采纳其议,命他主持开凿工程。工程进程中被秦察觉此意图欲杀之,他说渠凿成亦秦利,因得继续施工,终于完成。是渠从仲山(今陕西泾阳西北)引泾水向西到瓠口作为渠口,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地形,沿北山南麓引水向东伸展,注入北洛水,全长三百多里。利用泾水含泥而有肥效的特点,用以灌溉,并冲压、降低耕土层中的盐盐含量,收到改良土壤的功效。灌溉土地四万余顷,使每亩增产到一钟(六石四斗)。“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名曰郑国渠”(《史记·河渠书》)。战国后期秦国地图当时韩国为阻止秦国东征消灭山东各国,遣郑国赴秦,游说秦王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倡言凿渠溉田,图谋削弱秦国国力,使其无力征伐。秦王采纳了郑国的建...
查看全文
郑国
历史早期前806年,建国者为周厉王少子,周宣王弟王子友于郑(今陕西华县的东方),成为郑国第一代君主,是为郑桓公。郑国初为周王朝的畿内诸侯,周室衰微,郑桓公积极谋寻全身之策,不与周室共存亡。他问史伯:“王室多故,余惧及焉。与其何所(处)可以逃死?”史伯说:“王室将卑,戎狄必昌,不可偪也!”他接着仔细分析了当时形势,只有“济、洛、河、颖之间”(济水、洛水、黄河、颖水)比较安全,那里没有大国,虢(指东虢,位于今河南郑州。位于今河南陕县的为西虢;另外还有位于今陕西的小虢,春秋初年为秦国所灭)、郐国两个小国国君,“皆有骄侈怠慢之心”,稍加武力或贿赂,就可以对付。郑桓公听从史伯建议,利用自己王朝大臣的身份,通过向虢、郐之君贿赂,取得十邑之地作为新郑国之在东方的立足点。当周室东迁,郑国的郑武公和郑庄公亦相继为王朝大臣,他们常借天子之名行兼并之实,兼并了周边的一些小诸侯国,包括虢、郐两国。郑国由畿内诸侯成...
查看全文
郑国鸿
参考资料郑国鸿简介
查看全文
郑国
(?—?)战国末水利家。韩国水工。秦王政(始皇帝)元年(前247),受命入秦游说,建议引泾水东注北洛水为渠,企图疲劳秦人,勿使伐韩。秦王采纳其议,命他主持开凿工程。工程进程中被秦察觉此意图欲杀之,他说渠凿成亦秦利,因得继续施工,终于完成。是渠从仲山(今陕西泾阳西北)引泾水向西到瓠口作为渠口,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地形,沿北山南麓引水向东伸展,注入北洛水,全长三百多里。利用泾水含沙而有肥效的特点,用以灌溉,并冲压、降低耕土层中的盐咸含量,收到改良土壤的效用。灌溉土地四万余顷,使每亩增产到一钟(六石四斗)。“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史记-河渠书》)。
查看全文
郑国
郑国(?—?),战国时期韩国人,战国末水利家。韩国水工。秦始皇元年(前247),受命入秦游说,建议引泾水东注北洛水为渠,企图疲劳秦人,勿使伐韩。秦王采纳其议,命他主持开凿工程。工程进程中被秦察觉此意图欲杀之,他说渠凿成亦秦利,因得继续施工,终于完成。是渠从仲山(今陕西泾阳西北)引泾水向西到瓠口作为渠口,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地形,沿北山南麓引水向东伸展,注入北洛水,全长三百多里。利用泾水含沙而有肥效的特点,用以灌溉,并冲压、降低耕土层中的盐咸含量,收到改良土壤的效用。灌溉土地四万余顷,使每亩增产到一钟(六石四斗)。“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史记·河渠书》)。当时韩国为阻止秦国东伐消灭各国,遣郑国赴秦,游说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倡言凿渠溉田,图谋削弱秦国国力,使其无力征伐。秦采郑国建议,命其开凿引泾渠道。后来秦国察觉到韩国的用意,欲杀郑国。郑国坦诚...
查看全文
郑国相关标签
战国时期国家
周代诸侯国
春秋战国
河南历史
周代姬姓诸侯
春秋时期的国家
古政权(中国)
家族谱大览
荥阳郑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碧湖堂, 记事至约清宣统元年[1909]. 存5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此谱总卷数不详. 仅残存卷1-2, 及卷7-9. 其余卷数全缺. 且部分破损难阅. 受姓祖 : (周) 郑友,谥曰桓公. 宣王之弟. 受封于郑,逐以国为姓. 始祖 : (元末) 郑振兴,讳政敷,号亿昌. 万二公之子. 因避乱,自金陵徙信州上饶. 振兴公下三子 : 郑三保,讳法平 ; 郑四德,讳法明 ; 郑五义,讳法正. 派祖(7世) : 郑乐喧,讳声闻(上房派) ; 郑乐成,讳彰德(下房派). 皆为文翼公之子. 四德公之后. 乐喧公下支祖(9世) : 郑友祥,讳武昌. 为可泰公之子. 友祥公下四子 : 郑荣一,讳天成(天房) ; 郑荣二,讳天申(地房) ; 郑荣三,讳天林(人房) ; 郑荣四,讳天福(和房). 乐成派下房祖(11世) : 郑国林 ; 郑国寿 ; 郑国云 ; 郑国升 ; 郑国泰 ; 郑国胜 ; 郑国芳. 散居地 : 江西省上饶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签题 : 郑氏宗谱.
浏览:0
郑氏族谱
原书: 写本复印, 民国6[1917]. 4册. 始祖 : (元明之际) 郑成. 长门支祖(8世) : 郑国英,字君育,号前川. 散居地 : 河南省密县等地.
浏览:100
郑氏宗谱 [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书带堂, 1996年. 5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目录中列大成宗谱含上,中集合20卷, 下集12卷, 续集1卷. 共12册. 实际仅含5卷,5册. 受姓祖 : (周) 友桓公. 宣王之弟. 封于郑,后鲁公以国为氏. 荥阳郡祖 : 郑稚. 由陈迁汴. 江南远祖 : 郑庠. 居吴63世祖 : 郑体干,字万资,号岩村. 黄冈祖(66世) : (明) 郑秉义. 体干公之曾孙. 由江西饶州府乐平县徙楚北居黄冈. 黄陂祖(72世) : 郑之英. 由黄冈徙陂邑. 之英下房祖(76世) : 郑松 ; 郑栋. 郑家田祖 : (元) 郑时基. 落籍新洲. 麻城祖 : 郑国奎. 时基公四代孙. 黄陂另支祖 : (明) 郑正三. 由江西省南昌徙湖北黄冈,复迁黄陂郑家湾. 新洲始祖(70世) : (明) 郑海 ; 郑旺. 原籍浙江绍兴府诸暨县,迁楚北齐安谷,又徙新. 大成宗谱字派(86世起) : 建树承先绪 谟贻佑启昌 传家崇正义 立德裕慈祥 业创功勋懋 休征福履康 荣华绵世纪 厚泽庆延长. 海旺二公原派 : 正国立宏文 福耀吉大廷 时重礼玉应. 海旺二公续派 : 应光祖德 宜受君恩 学道之至 以仁为正 忠孝克绍 家世其荣. "宜" 字为第86世, 相等于大成宗谱中之"建" 字辈. 新洲 : 原本黄冈县西半部. 1951年改称新洲县. 散居地 : 湖北省新洲县, 黄陂县, 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郑氏宗谱 [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书带堂, 1996年. 5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目录中列大成宗谱含上,中集合20卷, 下集12卷, 续集1卷. 共12册. 实际仅含5卷,5册. 受姓祖 : (周) 友桓公. 宣王之弟. 封于郑,后鲁公以国为氏. 荥阳郡祖 : 郑稚. 由陈迁汴. 江南远祖 : 郑庠. 居吴63世祖 : 郑体干,字万资,号岩村. 黄冈祖(66世) : (明) 郑秉义. 体干公之曾孙. 由江西饶州府乐平县徙楚北居黄冈. 黄陂祖(72世) : 郑之英. 由黄冈徙陂邑. 之英下房祖(76世) : 郑松 ; 郑栋. 郑家田祖 : (元) 郑时基. 落籍新洲. 麻城祖 : 郑国奎. 时基公四代孙. 黄陂另支祖 : (明) 郑正三. 由江西省南昌徙湖北黄冈,复迁黄陂郑家湾. 新洲始祖(70世) : (明) 郑海 ; 郑旺. 原籍浙江绍兴府诸暨县,迁楚北齐安谷,又徙新. 大成宗谱字派(86世起) : 建树承先绪 谟贻佑启昌 传家崇正义 立德裕慈祥 业创功勋懋 休征福履康 荣华绵世纪 厚泽庆延长. 海旺二公原派 : 正国立宏文 福耀吉大廷 时重礼玉应. 海旺二公续派 : 应光祖德 宜受君恩 学道之至 以仁为正 忠孝克绍 家世其荣. "宜" 字为第86世, 相等于大成宗谱中之"建" 字辈. 新洲 : 原本黄冈县西半部. 1951年改称新洲县. 散居地 : 湖北省新洲县, 黄陂县, 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河东郑氏世谱
始祖郑国龙的子孙录, 950-1866 忠清北道清州市,德村承受,郑稷,1866年编辑发行
浏览:0
郑氏宗谱 [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书带堂, 1996年. 5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目录中列大成宗谱含上,中集合20卷, 下集12卷, 续集1卷. 共12册. 实际仅含5卷,5册. 受姓祖 : (周) 友桓公. 宣王之弟. 封于郑,后鲁公以国为氏. 荥阳郡祖 : 郑稚. 由陈迁汴. 江南远祖 : 郑庠. 居吴63世祖 : 郑体干,字万资,号岩村. 黄冈祖(66世) : (明) 郑秉义. 体干公之曾孙. 由江西饶州府乐平县徙楚北居黄冈. 黄陂祖(72世) : 郑之英. 由黄冈徙陂邑. 之英下房祖(76世) : 郑松 ; 郑栋. 郑家田祖 : (元) 郑时基. 落籍新洲. 麻城祖 : 郑国奎. 时基公四代孙. 黄陂另支祖 : (明) 郑正三. 由江西省南昌徙湖北黄冈,复迁黄陂郑家湾. 新洲始祖(70世) : (明) 郑海 ; 郑旺. 原籍浙江绍兴府诸暨县,迁楚北齐安谷,又徙新. 大成宗谱字派(86世起) : 建树承先绪 谟贻佑启昌 传家崇正义 立德裕慈祥 业创功勋懋 休征福履康 荣华绵世纪 厚泽庆延长. 海旺二公原派 : 正国立宏文 福耀吉大廷 时重礼玉应. 海旺二公续派 : 应光祖德 宜受君恩 学道之至 以仁为正 忠孝克绍 家世其荣. "宜" 字为第86世, 相等于大成宗谱中之"建" 字辈. 新洲 : 原本黄冈县西半部. 1951年改称新洲县. 散居地 : 湖北省新洲县, 黄陂县, 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