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秦代 邯郸郡

邯郸郡

邯郸郡,中国古郡名,战国时赵国置。秦灭赵后置赵郡,不久改为邯郸郡。西汉初年置赵国,其后多次除为邯郸郡,郡治在邯郸县(县治在今河北省邯郸市城区西南赵邯郸故城)。汉景帝五年(前152年),以原邯郸郡北部置赵国。此后邯郸郡之名为赵国、赵郡所取代。

邯郸郡相关文献
邯郸淳
邯郸淳,【邯郸淳】生卒年待考。曹魏时书法家、文学家。邯郸人。字子淑,颍川阳翟(今
查看全文
邯郸文化之――“甘丹”(邯郸名称来源
邯郸文化之――“甘丹”(邯郸名称来源, 邯郸文化之――“甘丹”(邯郸名称来源)      1关于起源     “邯郸”
查看全文
邯郸之战
背景赵国主力部队在长平之战中被尽数歼灭,全国上下沉浸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之中。秦军再次攻占上党郡,并且兵分两路,王龁一路攻下皮牢(今山西省翼城县东北),司马梗一路攻下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对赵都邯郸形成夹击的态势。韩、赵两国大为恐慌,派遣苏代携带重金对秦国国相范雎进行游说。范雎担心武安君白起功高而影响自己的仕途,所以用秦国士兵征战操劳需休养为由,劝说秦昭襄王答应韩、赵两国求和。秦昭襄王听从范雎的建议,答应韩国割让垣雍(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北)、赵国割让六座城池为条件谈和。双方于正月停战,白起得知此事后与范雎产生矛盾。赵孝成王准备按和约割让六城时,大臣虞卿认为割地给秦国,只会让秦国更加强大,不抵抗割地求和只能加速赵国的灭亡。虞卿建议以六座城池贿赂齐国,交好燕国和韩国,联合魏国、楚国共同抗秦国,赵孝成王采纳虞卿的建议,在国内积极备战。秦昭襄王见赵国违反约定不割让六城,反而与东方诸国联合对付秦国,准备...
查看全文
邯郸郡
建置沿革赵、秦之邯郸郡邯郸郡得名于古邑邯郸。战国时,赵国以其国都邯郸及原属魏国的邺城一带为邯郸郡。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灭赵,以邯郸、邺、安阳一带置邯郸郡,后晓荣据秦文物,认为邯郸郡初郡名为赵郡,后因赵都邯郸而改名。邯郸郡治在邯郸县。其辖境大致相当于今河北省邯郸市全境、邢台市西部,河南省内黄县、浚县以及山东省冠县西部一带。邯郸郡领县可证者有十一县:邯郸、武安、鄗、易阳、信都、邺、广平、阴安、魏、武始。汉代之赵国汉四年(前203年)十一月,刘邦封张耳为赵王,以秦代邯郸郡、钜鹿郡、常山郡置赵国。汉高帝九年(前198年),废赵王张敖(张耳之子)为宣平侯,徙代王刘如意为赵王,兼领原代国(领有代郡、云中郡、雁门郡)、赵国两国之地。同时,赵国的支郡钜鹿郡则分为钜鹿、清河、河间三郡。高帝十一年(前196年),代国所属的三郡分出,封皇子刘恒为代王。此时赵国辖境为黄河入海处以西、太行山以东、恒山以南...
查看全文
邯郸县
历史古代“邯郸”一词最早出现在《春秋谷梁传》(“襄公二十七年:故出奔晋,织絇邯郸,终身不言卫。”)。古称邯(赵邯郸县。从邑,甘声。――《说文》。朱曰:“今直隶广平府邯郸县,甘地有邯山。”)战国时,是战国时赵国的国都邯郸,《后汉书·光武纪》注:“邯,山名。郸,尽也。邯山至此而尽。城郭字皆从邑,因以名焉。”有三千年的历史。邯郸早在春秋时代已是列国争夺的重要城堡。先属卫,后归晋。自公元前386年赵国从中牟迁国都于邯郸,至秦灭赵,达158年之久。秦灭赵,置邯郸郡。西汉置赵国。邯郸至西汉末仍为全国五大都城之一,城区面积13.6平方公里,人口有15万之多;手工业、商业和冶铁铸造发达,有“冶铁都”之称。三国后渐衰。三国时,曹操据邺(今临漳县),邺城开始崛起。十六国时期的后赵、冉魏、前燕及北朝的东魏、北齐都在此建都。隋朝初年,邺城被毁。唐朝时期,境内的魏州逐渐崛起,改称大名府,成为“河北重镇”、“畿辅八府...
查看全文
邯郸郡相关标签
赵国的郡
邯郸行政区划史
河北的郡
秦朝的郡
汉朝的郡
家族谱大览
黄氏郡记堂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75[1986](益盛印刷承印). 1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 远祖 : 黄高,字仲衍. 商朝中宗大戊征为车正大夫. 始祖(一世) : (元明之际) 黄久隆. 延祐年间自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移居诏安县,创基二都陈坑老屋. 开台祖(12世) : (清) 黄有拱,字端云. 于乾隆九年只身渡台,开基梧凤庄竹围仔(今彰化县溪湖镇). 派祖(13世) : (清) 黄江水,讳仁常,号郡记,又名仁松. 端云公第四子. 散居地 : 台湾省彰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
陈留郡谢氏族谱
陈留郡谢氏支谱 (清)谢鸣谦纂修 堂号郡望:陈留郡 始迁祖:[宋]谢尧仁; 本支祖:[清]谢文洊 清乾隆45年(1780), 木活字本
浏览:0
陈留郡谢氏族谱
陈留郡谢氏支谱 (清)谢鸣谦纂修 堂号郡望:陈留郡 始迁祖:[宋]谢尧仁; 本支祖:[清]谢文洊 清乾隆45年(1780), 木活字本
浏览:0
申氏宗谱(魏郡堂)
此谱为能即时提供网路用户搜寻, 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回馈」反应.
浏览:0
陈郡阳夏(太康)谢氏族谱 : 安公故里篇 [上下集]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陈郡阳夏谢氏族谱安公故里篇编纂委员会, 2009年. 2册 : 彩色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注 : 谱内字派众多, 详请查阅谱第147页. 此谱所含派系众多繁复, 详请查阅谱第一册第149-727页, 及谱第二册第1-973页. 受姓祖 : 申伯. 周宣王封于谢(今河南南阳宛县),子孙因以为姓. 陈郡阳夏始祖(一世) : 谢缵. 申伯公第三十五世孙. 迁太康始祖(34世) : (元) 谢成. 因官大遭忌被杀, 其遗孀携三子隐居太康县. 成公下三子(35世) : 谢伯宗(居县北,为长门) ; 谢叔宗(居谢堂,为二门) ; 谢季宗(居槐寺,为三门). 伯宗公下二房(36世) : 谢敦(下一子 : 谢显功) ; 谢昱(下一子 : 谢大功). 申伯公下第七十世孙. 叔宗公下一房 : 谢晋. 下有四子 : 谢亨 ; 谢兴 ; 谢荣 ; 谢贵. 季宗公下二房 : 谢忠(迁出) ; 谢敏(下一子 : 谢钦). 三官庙支祖(42世) : 谢雷. 下有二子 : 谢晋 ; 谢仿. 五里庙支祖(42世) : 谢友恭. 下有一子 : 谢孝忠. 小新集支祖(46世) : 谢名誉 ; 谢名扬 ; 谢显世...[等]. 散居地 : 河南省太康县, 郸城县, 商丘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书脊题 : 阳夏(太康)谢氏族谱.
浏览:0
陈郡阳夏(太康)谢氏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陈郡阳夏谢氏族谱安公故里篇编纂委员会, 2009年. 2册 : 彩色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注 : 谱内字派众多, 详请查阅谱第147页. 此谱所含派系众多繁复, 详请查阅谱第一册第149-727页, 及谱第二册第1-973页. 受姓祖 : 申伯. 周宣王封于谢(今河南南阳宛县),子孙因以为姓. 陈郡阳夏始祖(一世) : 谢缵. 申伯公第三十五世孙. 迁太康始祖(34世) : (元) 谢成. 因官大遭忌被杀, 其遗孀携三子隐居太康县. 成公下三子(35世) : 谢伯宗(居县北,为长门) ; 谢叔宗(居谢堂,为二门) ; 谢季宗(居槐寺,为三门). 伯宗公下二房(36世) : 谢敦(下一子 : 谢显功) ; 谢昱(下一子 : 谢大功). 申伯公下第七十世孙. 叔宗公下一房 : 谢晋. 下有四子 : 谢亨 ; 谢兴 ; 谢荣 ; 谢贵. 季宗公下二房 : 谢忠(迁出) ; 谢敏(下一子 : 谢钦). 三官庙支祖(42世) : 谢雷. 下有二子 : 谢晋 ; 谢仿. 五里庙支祖(42世) : 谢友恭. 下有一子 : 谢孝忠. 小新集支祖(46世) : 谢名誉 ; 谢名扬 ; 谢显世...[等]. 散居地 : 河南省太康县, 郸城县, 商丘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书脊题 : 阳夏(太康)谢氏族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