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甲骨四堂

甲骨四堂

甲骨四堂是指对甲骨学作出重大贡献的四位中国学者,因为他们的字号中包含了“堂”字。他们是:

  • 罗振玉,号雪
  • 董作宾,字彦
  • 郭沫若,字鼎
  • 王国维,晚号观

人称:“甲骨四堂,罗董郭王。”唐兰曾评价他们的殷墟卜辞研究“自雪堂导夫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其时代,鼎堂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

他们基本上代表了1949年以前甲骨学研究的成绩,四人的学术贡献相差无几。

甲骨四堂简介资料
1900 年 - 1949 年
甲骨四堂,罗董郭王
甲骨四堂相关文献
四谏堂
四谏堂,四谏堂:余靖与欧阳修、王素、蔡襄世称"四谏"。皇祐间起知桂州,英宗即位,知广州1
查看全文
堂号之四友堂
堂号之四友堂,明朝大学问家何良俊不仅学问做得好,而且处世态度也极豁达,自称与庄子、维摩诘、白太
查看全文
甲骨四堂
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甲骨学
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甲骨文发现时,中国历史学术界正处于传统学术向近代学术的转型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甲骨学、殷商考古学推动了重建中国古史的工作。推动了历史学、语言文字学、古民族学、古代科技史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为这些学科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同时也吸收了这些学科的研究结果,甲骨学与这些相关学科之间有着紧密互动的发展关系。草创时期1899年至1900年间,王懿荣在北京药铺搜购有字甲骨,从古董商范维卿等手中购得甲骨一千余片。1900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后,负责防务的王懿荣见大势已去便自杀殉国,次年王氏收藏的大部分甲骨落入刘鹗手中,一小部分赠给天津新书学院,另一部分由唐兰编为《天壤阁甲骨文存》(简作“《天》”)。刘鹗收藏甲骨始于1901年,至1903年获得王氏甲骨之时已有有字甲骨五千余枚。罗振玉探访刘氏时见到收藏的甲骨原物,让刘氏将其拓印成书。1903年刘鹗出版了《铁云藏龟》...
查看全文
锺姓堂号四德堂
四德堂:春秋楚国、郑国交战的时候,楚国钟仪被郑国俘虏献给了晋国。晋国公赞他不忘本是仁,不忘旧是信,无私是忠,尊君是敬。他有这四德,给他的大任务必定能办得很好。”于是晋景公以对外国使臣的礼侍他,叫他回楚国谈判和平。
查看全文
甲骨四堂相关标签
中国四大 (人物)
甲骨学
称号
家族谱大览
杨氏族谱 _ 四知堂 [3卷,含卷首]
原书: 湖南临澧 : 杨氏新安总祠二修族谱理事会, 2007年. 3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中国湖南图书馆. 受姓祖 : (周) 杨杼,又名姬杼,谥忠廉. 叔虞之子. 封杨侯,食采于杨国,始以杨为姓. 四知堂祖 : (汉) 杨震,字伯起. 江西宗祖 : (唐宋之际) 杨骆,字殷驾. 五大派祖 : (明) 杨才卿 ; 杨彝 ; 杨文敬 ; 杨永銮 ; 杨敷先. 才卿派下六房 : 杨秀一 ; 杨秀三 ; 杨秀四 ; 杨秀五 ; 杨秀六 ; 杨秀七. 秀一房下支祖 : 杨大本 ; 杨大春 ; 杨大富 ; 杨大经. 秀三房下支祖 : 杨大魁. 秀四房下支祖 : 杨大明. 秀五房下支祖 : 杨大举 ; 杨大学. 秀六房下支祖 : 杨大科 ; 杨大宥 ; 杨大启 ; 杨大成. 秀七房下支祖 : 杨大尚. 彝公下支祖 : (清) 杨玉锦,字炳文 ; 杨玉绣,字炳章. 临澧始迁祖 : 杨永銮. 永銮公下支祖 : (明) 杨大科,字连洲 ; 杨大彬 ; 杨大实. 散居地 : 湖南省慈利县, 临澧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楊氏聯宗譜 _ 四知堂石門縣皂市支房
原书 : [湖南石门] : 四知堂(三修族谱编委会编印), 2004年三修.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中国湖南图书馆. 始祖 : (明) 杨元辟(无后) ; 杨元佐. 由江苏常州府无锡县迁湖南石门. 十传后分七房. 附二房始祖 : 杨安如. 由江西迁石门. 下有一子 : 杨宗美. 长房祖 : (清) 杨联. 下有五子 : 杨名立 ; 杨名章 ; 杨名奇 ; 杨名彦 ; 杨名新. 二房祖 : (清) 夏世彬. 下有六子 : 杨长享 ; 杨长铿 ; 杨长统 ; 杨名播 ; 杨名擢 ; 杨名振. 三房祖 : (清) 杨聪. 下有四子 : 杨名成 ; 杨名盛 ; 杨名威 ; 杨名斌. 四房祖 : (清) 杨正. 下有二子 : 杨名世 ; 杨名溢(失传). 五房祖 : (清) 杨勖. 下有四子 : 杨名显 ; 杨名题 ; 杨名颂 ; 杨名颁. 六房祖 : (清) 杨闻. 下有二子 : 杨名著 ; 杨名芳. 七房祖 : (清) 杨职. 下有二子 : 杨名洪 ; 杨名?. 散居地 : 湖南省石门县皂市镇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100
四知堂杨氏家谱重修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81[1992]. 1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 注 : 此族原籍福建泉洲府南安县小眉乡. 来台后, 初落脚于丰原镇. 后迁大甲镇, 梧栖镇, 沙鹿镇等地. 远祖 : 杨坚,隋文帝. 始祖 : 杨泰初. 芙蓉沧岑开基祖. 迁台祖 : (清) 杨子庆. 康熙年间自广东潮州饶平县渡海来台,卜居台南. 迁台祖 : 杨尔榕. 新竹沙仑始祖. 迁台祖 : 杨侯坤. 为虎仔山,小南势始祖. 中坜开基祖 : (清) 杨则. 由西螺迁桃园大湖山,咸丰三年因土匪之乱,遂迁中坜街开基业. 字派 : 千年长秀仕 森才鸿焕培 维谋与燕翼. 散居地 : 台湾省台南县, 台中县等地.
浏览:0
杨氏族谱.四知堂
浏览:100
杨氏族谱.四知堂
浏览:100
杨氏族谱.四知堂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