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这是二十世纪音乐时期的西班牙作曲家曼努埃尔·德·法雅(Manuel de Falla)早年创作于马德里的钢琴与小提琴作品。这首作品的风格与法国作曲家埃里克·萨蒂(Erik Satie)的风格相近,从中可以看到早年的法雅对声乐线条的敏锐感觉。
歌简介资料
器乐曲
20世纪音乐
1900 年
3级
Canción
歌相关文献
《垓下歌》与《复垓下歌》)
《垓下歌》与《复垓下歌》),虞姬常随项羽出征。楚汉相争后期,项羽趋于败局,于公元前202年,被汉军围困垓下(
查看全文
酒歌
酒歌,布依族人民在社交中很讲究礼仪,其特点是诚恳相待,注重精神文明。佳节与喜庆,亲友们
查看全文
歌物语
概要该专辑收录了从《化物语》到《物语系列第二季》在内的精选歌曲,共23首。专辑分为通常盘、附DVD限定盘和附BD限定盘三个版本。专辑附带了《物语》系列人物设计渡边明夫绘制的插画,限定盘额外附有除《鬼物语》主题曲《whitelies》之外的无字幕版片头及片尾影像,以及词曲作者的评论。专辑发行首周,便销售了6.6万张,获得Oricon公信榜专辑周销量首位,这是时隔近6年时间内,动画主题歌销量再次拿到该榜单的销量冠军。收录歌曲Disc1staplestable帰り道(回家的路)ambivalentworld恋愛サーキュレーション(恋爱循环)sugarsweetnightmare君の知らない物語(你不知道的故事)二言目(口头禅)marshmallowjustice白金ディスコ(白金迪斯科)ナイショの話(我的秘密)perfectslumbers消えるdaydream(消失的白日梦)Disc2choc...
查看全文
乡歌
乡歌的形成目前现存最古老的乡歌作品,为新罗真平王(在位579年-632年)时期的“薯童谣”。但无法断定当时的歌谣已使用乡札式表记,可能为后人加以整理并使用乡札式汉字表记将之记录下来。一般认为,乡歌文学约在新罗统一三国前后形成。乡歌的出现,宣告了韩国文学史上韩语记录文学的开始。在乡歌之前,韩语文学是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直到乡歌出现,才有了以文字记录下来的韩语文学作品。乡歌文学的形成,可谓韩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里程碑。乡歌的文字表记乡歌使用一种称为“乡札式”的文字,以汉字的音和义,来表记韩语的一种方式。一般而言,名词或语干等的实词部分借用汉字的训,而助词或语尾等虚词部分则借用汉字的音。现存作品乡歌流传至今的作品很少,多以散佚,目前仅存25首。《三国遗事》中收录14首,高丽初期均如大师《均如传》中,收录“普贤十愿歌”11首。普贤十愿歌敬礼诸佛歌称赞如来歌广修供养歌忏悔业障歌随喜功德歌请转法轮歌
查看全文
《明日歌》和《今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明天又明天,明天是何等的多!如果我们一生做事都要等待明天,那么势必虚度光阴,一切事情就会错过机会。一般的人苦于被明日牵累,春去秋来衰老将到。早晨看河水向东迅速流逝,傍晚看太阳向西瞬息坠落。人的一生能有多少个明天? 今日
查看全文
歌相关标签
法雅
法利亚
二十世纪
小提琴
室内乐
家族谱大览
1.张氏海南莺歌海木支迁琼家谱, 1, 1421-2008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東陽茶場蔡氏宗譜, 1, 卷2, 譜序 詩歌 1世師占公起, 2002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2年编. 存3册 : 世系表. 注:此谱不全. 缺卷1. 远祖(1世) : (北宋) 蔡襄,字师占,行干二八. 福建仙游枫亭人. 诸暨乌岩祖(6世) : (南宋) 蔡沈,字仲默,行贞九,号九峰. 由福建建阳徙居诸暨乌岩. 东阳白溪口祖(7世) : (南宋) 蔡幼孝,字希敬,行诚六,号溪庄居士. 沈公后. 永宁赤金山水下祖(10世) : (南宋) 蔡幙,字仲觉,行恺七,号学老先生. 幼孝公后. 双溪贝家塘祖(18世) : (明) 蔡显夫,字维荣,行仲七. 幙公后. 巍山茶场祖(25世) : (明) 蔡邦信,字子急,行远三十七. 幙公后. 徙居巍山茶场. 排行字 : 干德开昌会 真诚亨泰恺 崇福万寿庆 贤义仲仁高 富贵荣华远 智信礼忠良 宁利学从先 进诗成启厚新. (新增) 李思恩崇沛 丰德乃润勤. 讳行字(17世起) : 可夫德如叔 孟文廷元明 应世洪俊诒 树人中齐昌 能贤嘉守乘. (新增) 济江延玉川 温平斌下彦.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市巍山镇茶场村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100
15.义门陈氏宗谱, 15, 卷8: 叹孤歌 8世议公起, 186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立本堂, 清咸丰10[1860]重修. 16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编纂者 : 陈代洛,字新发 ; 陈代璋,字礼太 ; 陈后诏,字开选,斋名舜臣 ; 陈光宗,字作舟,斋名青云 ; 陈代荣,字兆昌 ; 陈光祖,字作梅. 受姓祖 : (周) 胡公,讳满. 武王封于陈,以地为氏. 远祖 : 陈叔名. 宗祖 : (宋) 陈公成,官讳旻,字符集,号圣时. 叔名20世孙. 自江右徙楚蕲. 下一子: 陈九升,字延彦. 九升公下三子 : 陈宗材(省一分) ; 陈大禄,字朝凤,号都廷(省二,省三,省四,省六,省七,省十一分) ; 陈重英(省五分). 始祖(1世) : 陈材成,行省二. 大禄公长子. 材成公下五子(2世) : 陈虞,又作儒(居鄱阳乐平县,另谱) ; 陈厦(或夏),原名本今(本分祖) ; 陈商(奎分组) ; 陈周(和分组). 本谱仅记载厦公后裔. 厦公下派祖(5世) : 陈应璋. 祖训公之子. 下六子: 陈朝礼 ; 陈朝乐 ; 陈朝渊 ; 陈朝源 ; 陈朝清 ; 陈朝馘. 应璋公下房祖(8世) : 陈诗(下四子: 陈尚富,议秉礼 ; 陈尚贵,字留芳 ; 陈尚荣,字向青 ; 陈尚华,字以怀,号一秀) ; 陈议(居河南商县) ; 陈谅(居油河嘴) ; 陈让. 皆为朝礼公之后. 尚富公分支祖(13世) : 陈首玉 ; 陈首攀. 首玉公下三分房(14世) : 陈值道,字美甫(传四子: 陈际昌 ; 陈见昌 ; 陈万昌 ; 陈太昌) ; 陈止道 ; 陈庆道. 宋太祖御赐辈派 : 延和思继 彦成守宗 希公汝才. 次辈派 : 九大省王(非王字取名即虞夏商周四字取名)子祖 应朝鸣咏(此代以言水二字傍取名)尚东加. 三辈派 : 光裕远扬 荣华久长 福禄联绵 富贵遐芳. 四辈派 : 植基永厚 笃生善良 仁义道德 学问文章 家丰金玉 廷列冠裳 龙飞凤起 桂馥兰香. 散居地 : 湖北省浠水县, 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1.侯氏宗谱 十八卷首八卷, 1, 卷首1: 家乘 圣谕 目录 谱序 跋 宗谱名目 人像图 宗派 诗 序 格言 说明 凡例 家规 家训 劝 戒 歌 名单, 1370-199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谷裕堂, 1994年. 25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此谱为蕲春,麻城,浠水三支派之合谱. 迁浠(蕲)祖(1世): (元末) 侯监文. 由江右迁蕲,居城山冲. 监文公派下房祖(6世): 侯珑; 侯琥. (均居浠水) 迁麻祖(1世) : (元末) 侯贵山. 与弟得山公由江右迁麻城. 贵山公派下房祖(4世) : 侯思安 ; 侯思廉 ; 侯思常 ; 侯思齐. 浠水原派行: 位于宗振 长令光延 宏祚绍继 辅盛从先 祖诒克显 代远家传. 麻城原派行: 金心存厚德 必定受荣封 世代家声振 光华耀远宗. 蕲春原派行: 正大承都岐 文明启世奕 光前复裕后 人裔与天齐. 合修宗派: 忠孝显荣华 仁慈乐道生 信义持身本 和平卓越钦 辉煌瑶碧月 经纬有准绳 上古纯风景 慎祥迭运亨. (注: 23世起统用新派号,即浠水的「辅」字派,麻城的「受」字派,蕲春的「复」字派都改用忠字派.)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 浠水县, 蕲春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及版心题编目. 目录题: 侯氏五修宗谱. 卷端题: 浠水麻城蕲春侯氏五修宗谱.
浏览:100
官橋陳氏宗譜, 36, 卷36_ 祭文 像贊 歌賦 詩類, 194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5[1946]十六修. 38册: 谱序, 世系, 世传. 始迁祖(1世): 陈元宝,号印岩. 避居东阳仁寿乡, 其后又迁东垓岭下路西. 元宝公下派祖(13世) : 陈润之,行八(六房祖) ; 陈纬之,行十三(木衢祖). 润之公派下支祖(16世): 陈廉义,行廿一(仁德堂祖) ; 陈大亨,行廿五,字季通(西宅派祖) ; 陈德佐,行廿八,字梁辅(西宅官桥祖) ; 陈德先,行三九,字良器(下宅仁塘派祖) ; 陈德高,行四十,字良益 ; 陈德彰,行四一. 纬之公派下支祖(14世): 陈询,行三 ; 陈谔,行四. 派行(21世起): 泰同谦复咸 明益震巽济 端恭懋俊贤 正谅慎英毅 文儒道德传 宗原洪远泽 蕃育允辉联 仁义昭融显 家声亿兆年. 注: 本谱前15世未有派行,15-20世各派未统一. 散居地: 浙江省东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盧江郡東陽何氏宗譜, 1, 目錄 圖像 分布圖 名目 譜序 凡例 派行 外紀世1世禎公起 內紀世系1世杲公起 人物 民俗 歌謠 契約 編后, 200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3年续修. 1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庐江始祖 : 何庶. 韩非之子. 为避族灭,徙庐江,改韩为何. 为何姓始祖. 一世祖 : (宋) 何杲,字铭. 生二子 : 何之奇,字承敬(龙泉) ; 何仲坦. 本谱为之奇公后派世系. 义邑泉居始祖(16世) : 何正,字尚春,号行轩. 生二子 : 何运则 ; 何连则,字少能. 桓松始祖(21世) : (明) 何参珍,字国茂,号献祥,别名宾行,行茂三. 连则公4世孙. 徙东阳十三都桓松. 提为一世. 参珍公下分三派(2世) : 何敬贤,行升一(塘表) ; 何敬明,行升三(下陈) ; 何敬勤,行升七(桓松). 桓松支祖(5世) : 何武志 ; 何武亮 ; 何武选 ; 何武进 ; 何武仲,行旻四十七 ; 何武秋 ; 何武忠 ; 何武夏,行旻五十二. 皆为敬勤公4世孙. 塘表支祖(5世) : 何武泰. 敬贤公4世孙. 下陈支祖(5世) : 何武庆 ; 何武嘉. 皆为敬明公4世孙. 冠行 : 升炅昊旻 晟德福寿 忠信孝弟 奕世芳郁 刚毅敦素 云礽式谷 厚道诚惇 品端心正. 冠讳 : 敬佛文武 应崇宗祖 国用良士 邦家锡祚 振纪饬纲 永基法度 政廉人勤 山河永宁. 冠表 : 志学惟君 伯仲景允 廷明英茂 企尚俊贤 德建名立 恒业长新 拓裕纳才 与时俱进.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桓松何氏宗谱
浏览:100
歌导读知识
卖汤圆儿歌
卖汤圆儿歌
《卖汤圆》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台湾民歌,由20世纪中国词曲作家陈蝶衣和姚敏创作,方静音演唱,最初是作为电影《风雨桃花村》的插曲,后来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大街小巷都会唱这首歌,大为流行,成为了一代经典。《卖汤圆》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一碗汤圆满又满三毛钱呀买一碗汤圆汤圆卖汤圆汤圆一样可以当茶饭嘿~嘿哟汤圆汤圆卖汤圆汤圆一样可以当茶饭汤圆汤圆卖汤圆汤圆一样可以当茶饭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一碗汤圆满又满三毛钱呀买一碗汤圆汤圆卖汤圆公平交易可以包退换嘿~嘿哟汤圆汤圆卖汤圆公平交易可以包退换汤圆汤圆卖汤圆公平交易可以包退换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要吃汤圆快来买吃了汤圆好团圆汤圆汤圆卖汤圆慢了一步只怕要卖完嘿~嘿哟汤圆汤圆卖汤圆慢了一步只怕要卖完汤圆汤圆卖汤圆慢了一步只怕要卖完
浏览量:1929次
短歌行曹操
短歌行曹操
《短歌行》是东汉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诗歌。曹操在诗中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发了他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短歌行》全诗如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关于这首诗歌的创作有很多种说法,一说曹操曾在赤壁之战之前吟诵这首《短歌行》;二说是曹操求贤若渴,与《求贤令》同时创作;三是据传这首歌是曹操与手下心腹如荀彧等人的唱和之作;四是创作于及时行乐,没有具体考证;五说是创作于宴会之上。《短歌行》的主旨非常明确,诗人希望能收揽天下人才,而运用是个这种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
浏览量:1295次
冬至九九歌谣
冬至九九歌谣
九九歌是中国传统农民歌谣。别名“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中国冬季一种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初“冬至”的次日开始。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不同的地区,冬至九九歌谣有所不同,其中黄河中下游的《九九歌》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河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望柳,七九开河,八九雁来,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 江南的《九九歌》是:一九二九相见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古代的一种乐器,意指寒风吹得篱笆噼噼响声),四九三十六,夜晚如鹭宿(晚上寒冷象白鹤一样卷曲着身体睡眠),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袖担头担,八九七十二,猫儿寻阳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浏览量:1031次
潮阳英歌舞
潮阳英歌舞
英歌(潮阳英歌),广东省汕头市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关于潮阳英歌的渊源,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认识,即潮阳英歌是流而不是源,其形成可溯明代甚至更远。至于直接的源头,则有各种不同的说法。 潮阳英歌以豪放、遒劲闻名遐迩,被誉为"中国汉族男子汉典型舞蹈"。在实践中形成一些不同的流派风格,按舞蹈节奏的板式划分,大致可分为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和快板英歌三种。
浏览量:1473次
甲子英歌舞
甲子英歌舞
英歌(甲子英歌),广东省陆丰市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明末,一些习武者将原来从福建传入的英歌舞,经过当地武术师的指点辅导和改进,形成有独特风格的甲子英歌舞。陆丰市在元宵节的灯会、端午节的龙舟会、中秋节的赏月会等场合,都要表演英歌舞。 陆丰甲子英歌,自明朝初年(1392年),从福建传入陆丰甲子镇,成为陆丰甲子镇民间历代承传古老的传统敬神活动节目,缘于《水浒传》传奇故事的魅力,英歌被赋予了扬正压邪、平安吉祥的象征意蕴。 2011年5月23日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浏览量:142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