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黄山市

黄山市

黄山市,旧称徽州,是安徽省的一个地级市,得名于境内著名景点黄山,地处安徽省最南端,新安江上游,西南与江西省交界,东南与浙江省为邻,东北与宣城市接壤,西北与池州市毗邻,全市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黄山市是世界著名的现代国际旅游城市,长三角旅游中心城市之一,皖浙赣省际中心城市,安徽省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国家森林城市。

黄山市相关文献
安徽-黄山市-黟县舒宝璋
舒宝璋(1929~)黟县龙江乡屏山村人,教授。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曾在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南昌市教育局、南昌市第一中学工作。现为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参加过《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源》等书的修订编纂工作。199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2年10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查看全文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宁超
宁超(1935.5~)屯溪人,教授。1957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89年以前在西安交大电气系任讲师、副教授;1990年调华东冶金学院自动化系,1991年至1994年任系主任。1991年荣获马鞍山市优秀专家称号,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长期致力于电路理论与电磁测量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出版的教材与译著有6本,其中宁超主编的“电工基础实验指导书”获1992年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三等奖。自70年代末,他主要从事探伤机理的理论研究与磁力探伤设备的开发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研制出的科研产品有:交叉线圈探伤仪;小型磁化电源;CY系列磁粉探伤仪,该项目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直流探伤超低频退磁机,该项目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查看全文
安徽-黄山市-歙县方矩
方矩(1729——1789),又名根矩,字晞原。安徽歙县人。贡生。乾隆十七年(1752),江永讲学歙县西溪汪氏不疏园,时年二十四岁的方矩,曾来就学,与戴震、郑牧、汪肇龙、程瑶田、金榜、吴绍泽等数人从师江永,在徽派朴学阵营中与同门金榜、程瑶田、洪榜、汪肇龙、郑牧、汪梧凤并称为“江门七子”。方矩为学,自汉注、唐疏以洎宋五子之书,皆博涉遍观,曾自言“孔门而后言绝义乖,儒流灭裂,然人道不终为魅者,程朱之为也。”(据《耆献类征》四百三十九胡赓善《权厝志》)。由此看来,方矩早期治学,似乎尚未脱离汉宋兼采倾向,没有树立绝对的门户之见。方矩的生平事迹自会聚不疏园以后已难详考,只是留存在一些文献记载中。如曾不止一次地看到戴震所写《与方晞原书》,又如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乾隆二十年(1755)乙亥条记载:“又有《与方晞原书》大旨谓:文章必求其本。求其本更有所谓大本。大本既得矣,然后曰:‘是道也,非艺也。’则...
查看全文
安徽-黄山市-歙县洪梧
洪梧(1750——1817),字桐生,一字植恒。安徽歙县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举人,召试中书,乾隆五十五年(1790)成进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官至沂州府知府,时人称“同胞刺史”。洪梧博古通今,兼工词翰。曾任扬州梅花书院山长,教授弟子宗仰汉学。与其兄洪朴、洪榜时有“同胞三中书”之誉,时称“三凤”。洪梧与金榜为歙县同乡,洪朴、洪榜为其胞兄,治学之风同属徽派朴学,讲求从文字学入手,以训诂考据法治经,并扩大到史籍、诸子,从一字一义孤立地说明转向全面系统地探索。洪梧学识渊博,于经学功力浑厚,曾参与编纂《全唐诗》。洪梧工于词翰,初学词时擅长慢调,曾写下“双寺红边,五桥高处,万卷楼开。漫拟河阳温石,计十年推毂,多少英才。祭侄韩文,悼妻潘诔,先生逆旅谁陪。幸知我,漂蓬无藉,道湖山送老不须回。”这样凄婉的词章。洪梧初入梅花书院之时,因患足疾不方便行走,后精校《册府元龟》,日以继夜,过...
查看全文
黄山市
名称黄山市现所辖区域大部分属于古徽州,建国后曾设立徽州地区,1987年徽州地区撤地改市时改为现名,源于境内著名景点黄山。黄山原名黟山,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信奉道教的唐玄宗据此将名称改为“黄山”。因徽州名称历史悠久,徽州文化底蕴深厚,加之黄山市、黄山区、黄山风景区并立确实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名称混乱,徽州改名黄山一事存在很大争议,民间也不乏要求黄山复名徽州的提议和呼吁。历史沿革原名徽州府,古称新安。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从此历宋元明清四代,统一府六县(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辖境为今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行政版图相对稳定。1987年,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黄山市。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多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徽文化已成为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境内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黄山风景区、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齐云山...
查看全文
黄山市相关标签
安徽地级市
黄山市
家族谱大览
五城黃氏宗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代[1644-1911]. 1册(不标页数)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始祖 : 陆终,为黄帝六代孙,受封于黄,遂以国为氏. 一世始祖 : (汉) 黄香,字文疆. 散居地 : 安徽省休宁县 ; 江苏省.
浏览:100
湖门黄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8[1919]重修. 2册:插图, 人像, 世系表. 受姓祖: 陆终. 受封于黄, 后世以国为氏. 江夏祖: (汉) 黄香,字文疆. 新安祖: (晋) 黄积. 为香公9世孙. 祁门祖: (宋) 黄思诚. 迁祁门左田. 香公廿九世孙. 婺源祖: 黄叔仲. 迁婺源鲍汀. 为香公32世孙. 本支始祖(1世): (明) 黄希季,行德六. 自婺源流寓瀫城迁泥湖而居焉. 为香公37世孙. 始迁湖门祖(5世): (明) 黄绍厚,行启一. 卜居湖门,即张村. 绍厚公派下房祖(7世): (明) 黄伯璋,行建一 ; 黄伯珍,行建二. 派行: 德裕显文启 圣建恭宽信 敏贞元仁智 礼义忠和 敬天开文运 亨诗书家声 振勤俭愈兴 隆贒才名望 胜. 注: 卷2内容中尚有其他派系的世系表. 散居地: 安徽省婺源县(今隶属江西省), 祁门县等地.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湖门黄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8[1919]重修. 2册:插图, 人像, 世系表. 受姓祖: 陆终. 受封于黄, 后世以国为氏. 江夏祖: (汉) 黄香,字文疆. 新安祖: (晋) 黄积. 为香公9世孙. 祁门祖: (宋) 黄思诚. 迁祁门左田. 香公廿九世孙. 婺源祖: 黄叔仲. 迁婺源鲍汀. 为香公32世孙. 本支始祖(1世): (明) 黄希季,行德六. 自婺源流寓瀫城迁泥湖而居焉. 为香公37世孙. 始迁湖门祖(5世): (明) 黄绍厚,行启一. 卜居湖门,即张村. 绍厚公派下房祖(7世): (明) 黄伯璋,行建一 ; 黄伯珍,行建二. 派行: 德裕显文启 圣建恭宽信 敏贞元仁智 礼义忠和 敬天开文运 亨诗书家声 振勤俭愈兴 隆贒才名望 胜. 注: 卷2内容中尚有其他派系的世系表. 散居地: 安徽省婺源县(今隶属江西省), 祁门县等地.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古林遗韵.古林黄氏遗文集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新安黄氏会通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明弘治14[1501]. 4册 : 世系表. 新安始祖 : 黄寻,字仲绎. 休宁五城镇始迁祖 : 黄缝. 散居地 : 安徽省休宁县等地.
浏览:100
五城黄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代[1644-1911]. 1册(不标页数)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纽约 :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 受姓始祖 : 陆终,为黄帝六代孙,受封于黄,遂以国为氏. 一世始祖 : (汉) 黄香,字文疆. 散居地 : 安徽省休宁县 ; 江苏省.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