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词条 贺拔岳

贺拔岳

贺拔岳(?-534年),一名阿斗泥。神武尖山(今山西朔州)人,敕勒族。北魏时期将领。

父亲是边镇镇将贺拔度拔,与其兄贺拔允、贺拔胜皆勇猛善战,能左右驰射,曾镇压破六韩拔陵,转投尔朱荣。喜欢结交英雄豪杰。武泰元年(528年),北魏孝明帝崩,尔朱荣率兵赴洛阳。贺拔岳为先锋,尽杀满朝文武百官,扶持孝庄帝元子攸即位,赐爵樊城乡男。永安三年(530年)随尔朱天光讨伐万俟丑奴,在岐州生擒万俟丑奴、萧宝夤,一并送到洛阳斩首。收复三秦、河、渭诸郡。官至雍州刺史、骠骑大将军,孝武帝即位,加封关西大行台。永熙三年(534年),在平凉(今甘肃平凉西南)被侯莫陈悦用计所杀,残部被夏州刺史宇文泰所收。谥武壮。

贺拔岳简介资料
534 年
贺拔岳相关文献
贺拔岳简介中国北魏将领阿斗泥都督贺拔岳生平
贺拔岳简介中国北魏将领阿斗泥都督贺拔岳生平,贺拔岳(?~534),中国北魏将领。一名阿斗泥。神武尖山(今山西朔州)人,敕
查看全文
山西省-朔州市贺拔岳
贺拔岳(?-534年),字阿斗泥,神武尖山(今山西朔州)人,鲜卑族,南北朝时期北魏名将,贺拔胜之弟。贺拔岳年轻时曾为太学生,后为怀朔镇军主,随父兄抵御贼帅卫可孤,辗转投奔尔朱荣,担任都督。尔朱荣兵赴洛阳时,贺拔岳为先锋,尽杀满朝文武百官,扶持孝庄帝元子攸即位,赐爵樊城乡男。永安三年(530年),贺拔岳随尔朱天光平定万俟丑奴起义,收复三秦、河、渭诸郡,官至雍州刺史、骠骑大将军,封清水郡公。后被孝武帝加封关中大行台。永熙三年(534年),贺拔岳在平凉被侯莫陈悦用计所杀,残部被夏州刺史宇文泰所收。早期事迹贺拔岳年轻时曾为太学生,胸怀大志,喜欢结交英豪,长大后能左右驰射,骁勇过人。他虽然没有读过兵法,但是用兵却与兵法相合。523年(北魏正光四年),贺拔岳随父亲贺拔度拔赴援怀朔镇。当时,贼帅卫可孤在城西督战,距离城池有三百多步,贺拔岳在城上一箭便射中卫可孤的臂部,威震贼军。524年(正光五年),卫可...
查看全文
贺拔允
生平贺拔允祖父是北魏武川镇军主、龙城县男贺拔尔头,镇防北境,遂定居武川。父亲是北魏怀朔镇统军、龙城县男贺拔度拔,贺拔允善于弓马骑射,颇有胆略。贺拔允、贺拔胜、贺拔岳兄弟跟随父亲贺拔度守卫怀朔镇。524年,六镇义军破城后,贺拔父子先降后叛,袭杀了破六韩拔陵的部将卫可孤。父亲身亡,贺拔允归顺镇压河北起义的广阳王元渊担任积射将军,守滏口。元渊失败后,贺拔允归顺尔朱荣。528年,历任征东将军、光禄大夫,封寿阳县侯。529年,晋升征北将军、蔚州刺史,进爵为公。530年,长广王元晔即位,贺拔允转任开府仪同三司,改封燕郡公,兼侍中。531年,贺拔允出使柔然。贺拔允归还至晋阳,与晋州刺史高欢相结交。高欢出山东,举兵于信都反尔朱氏,贺拔允颇受高欢信重,参与高欢起兵计策制定。高欢拥立安定王元朗即位,贺拔允转任司徒,领尚书令。高欢入洛阳执政,贺拔允进爵为王,转任太尉,加侍中。534年,魏孝武帝忌恨高欢专横,与贺
查看全文
贺拔胜
家庭祖父贺拔尔头,北魏武川镇军主、龙城县男父亲贺拔度拔,北魏怀朔镇统军、龙城县男兄弟贺拔允,鲜卑名阿鞠泥,东魏太尉公、燕郡王贺拔岳,北魏开府、兼仆射、大行台、清水郡公夫人河南元氏,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后裔,北魏平城镇将元淑的女儿,西魏司空、冯翊简穆王元季海的姐姐儿子贺拔仲华,贺拔胜弟弟贺拔岳之子,过继给贺拔胜,北周江陵总管、琅邪公
查看全文
简明正史——尔朱世隆 贺拔岳
? 尔朱世隆(500—532)字荣宗,乃是尔朱荣的堂弟。孝明帝末年,他为直斋,后来转直寝,兼直阁,加前将军。武泰元年(528)二月,孝明帝暴殂,灵太后立年仅三岁的元钊为主。尔朱荣上表,要求进京调查此事。灵太后怕他心怀不轨,便派遣尔朱世隆前赴晋阳,予以抚慰。尔朱荣见尔朱世隆忠心于己,便想将他留在身边,为己所用。然而尔朱世隆颇有心机,说道:“朝廷本来对吾兄已
查看全文
贺拔岳相关标签
生年不详
534年逝世
北魏军事人物
北魏官员
谥武壮
北魏鲜卑人
朔州人
政府人物
家族谱大览
贺氏宗谱[1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诒安堂, 公元2008年六修. 16册: 插图, 照片, 世系表. 始祖: 贺文伯. 生子三: 贺介夫 ; 贺昌夫 ; 贺秀夫. 迁常祖(1世): (宋元之际) 贺惟善,字楚书,号次翁. 弃官隐居晋陵(今江苏常州)城南十里之江村. 秀夫公之子. 惟善公下支祖(5世): 贺圣三(徙居奔牛镇, 今常州市新北区) ; 贺圣四(世藉江村, 今常州市武进区).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江苏省常州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贺氏宗谱[1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诒安堂, 公元2008年六修. 16册: 插图, 照片, 世系表. 始祖: 贺文伯. 生子三: 贺介夫 ; 贺昌夫 ; 贺秀夫. 迁常祖(1世): (宋元之际) 贺惟善,字楚书,号次翁. 弃官隐居晋陵(今江苏常州)城南十里之江村. 秀夫公之子. 惟善公下支祖(5世): 贺圣三(徙居奔牛镇, 今常州市新北区) ; 贺圣四(世藉江村, 今常州市武进区).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江苏省常州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贺氏宗谱[1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诒安堂, 公元2008年六修. 16册: 插图, 照片, 世系表. 始祖: 贺文伯. 生子三: 贺介夫 ; 贺昌夫 ; 贺秀夫. 迁常祖(1世): (宋元之际) 贺惟善,字楚书,号次翁. 弃官隐居晋陵(今江苏常州)城南十里之江村. 秀夫公之子. 惟善公下支祖(5世): 贺圣三(徙居奔牛镇, 今常州市新北区) ; 贺圣四(世藉江村, 今常州市武进区).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江苏省常州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贺氏宗谱[1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诒安堂, 公元2008年六修. 16册: 插图, 照片, 世系表. 始祖: 贺文伯. 生子三: 贺介夫 ; 贺昌夫 ; 贺秀夫. 迁常祖(1世): (宋元之际) 贺惟善,字楚书,号次翁. 弃官隐居晋陵(今江苏常州)城南十里之江村. 秀夫公之子. 惟善公下支祖(5世): 贺圣三(徙居奔牛镇, 今常州市新北区) ; 贺圣四(世藉江村, 今常州市武进区).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江苏省常州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贺氏宗谱[1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诒安堂, 公元2008年六修. 16册: 插图, 照片, 世系表. 始祖: 贺文伯. 生子三: 贺介夫 ; 贺昌夫 ; 贺秀夫. 迁常祖(1世): (宋元之际) 贺惟善,字楚书,号次翁. 弃官隐居晋陵(今江苏常州)城南十里之江村. 秀夫公之子. 惟善公下支祖(5世): 贺圣三(徙居奔牛镇, 今常州市新北区) ; 贺圣四(世藉江村, 今常州市武进区).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江苏省常州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贺氏宗谱[1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诒安堂, 公元2008年六修. 16册: 插图, 照片, 世系表. 始祖: 贺文伯. 生子三: 贺介夫 ; 贺昌夫 ; 贺秀夫. 迁常祖(1世): (宋元之际) 贺惟善,字楚书,号次翁. 弃官隐居晋陵(今江苏常州)城南十里之江村. 秀夫公之子. 惟善公下支祖(5世): 贺圣三(徙居奔牛镇, 今常州市新北区) ; 贺圣四(世藉江村, 今常州市武进区).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江苏省常州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