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红记》为中国古典戏曲的十大悲剧之一,取材于北宋宣和年间实事,明朝戏曲作家孟称舜根据元代宋梅洞小说《娇红传》改编,共二卷五十出。描述王娇娘和书生申纯的爱情因不被准许而双双殉情的悲剧。该书为明代崇祯刻本, 据作者《题词》,本剧作于崇祯十一年(1638 年)仲夏。剧题提及两人节义成一对鸳鸯。书中有陈洪绶评点并绘图。陈洪绶(1599-1652年),字章侯,号老莲,浙江人,以书画见长,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人物版画方面,人谓“明三百年无此笔墨”。《娇红记》中的绣像仕女插图,人物顾盼有神,衣纹花饰精美,为人物绣像图之佳作。
新镌节义鸳鸯冢娇红记:二卷相关文献
搜神记红鸾喜欢谁?搜神记红鸾结局怎么死的?
搜神记红鸾喜欢谁?搜神记红鸾结局怎么死的?,导读:由大唐辉煌传媒拍摄的大型古装偶像神话巨制《搜神记》于8月11日在湖南卫
禅僧怀镌传录
禅僧怀镌传录,简要介绍:【怀镌(677~744)】唐代中期禅僧。金州(西)安康人。俗姓杜。世称
红绡记
红绡记,唐朝诗人。生卒年月,籍贯生平不详。
鸳鸯
历史《本草纲目》和明《食物本草》中“㶉?”和“鸳鸯”两种水鸟的图示表明㶉?更符合如今家喻户晓的“五彩鸳鸯”形象,而其中“鸳鸯”形象体型更大,酷似赤麻鸭。明清七品文官补子的图案即名为“㶉?”,其形象也和“五彩鸳鸯”即如今的鸳鸯形象相近。生态环境栖息于溪流、沼泽、湖泊等处;常见于阔叶树林环绕的沼泽、芦苇丛生的水面。白天常在水面中心处漂浮游荡,夜间常在阔叶树林中活动,晨昏常在水田和岸边的沼泽地活动。特征鸳鸯雄鸟鸳鸯造型的水注(香港艺术馆展品)雄性鸳鸯色彩极为艳丽,喙为少见的鲜红色,端部具亮黄色嘴甲。额部和头顶中央为带有金属光泽的翠绿色,枕部红铜色的羽毛后颈暗绿按紫色的羽毛都很长,形成一个很有特色的“头套”上体深色腰部和背部褐色并带有绿色的金属光泽,下体浅色,最具有特色的是最后一枚三级飞羽特化,形成面积很大树立于背部的帆状结构,为耀眼的桔红色,这是鸳鸯的一个显著特征。雌性鸳鸯远不如雄性鸳鸯漂亮,通
鸳鸯
品种简介:别名官鸭,属于鸭科,学名为Aixgalericulata。小型游禽。全长约40厘米。雄鸟羽色艳丽,并带有金属光泽。额和头顶中央羽色翠绿;枕羽金属铜赤色,与后颈的金属暗绿和暗紫色长羽形成冠羽;头顶两侧有纯白眉纹;飞羽褐色至黑褐色,翅上有一对栗黄色、直立的扇形翼帆。尾羽暗褐,上胸和胸侧紫褐色;下胸两侧绒黑。镶以两条纯白色横带;嘴暗红色。脚黄红色。雌鸟体羽以灰褐色为主,眼周和眼后有白色纹;无冠羽、翼帆。腹羽纯白。栖息于山地河谷、溪流、苇塘、湖泊、水田等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也食昆虫等小动物。繁殖期4~9月间,雌雄配对后迁至营巢区。巢置于树洞中,用干草和绒羽铺垫。每窝产卵7~12枚,淡绿黄色。
新镌节义鸳鸯冢娇红记:二卷相关标签
文学 & 修辞
其他特定语言&语系文学
东亚 & 东南亚文学
历史 & 地理
亚洲史; 远东
中国 & 附近区域
中国戏剧
中国文学
戏剧
东方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