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格拉茨

格拉茨

(行政区划)

格拉茨(德语:Graz ;斯洛文尼亚语:Gradec;匈牙利语:Grác)位于奥地利东南部的穆尔河上,距维也纳西南约200公里(120英里)。最近的较大城市中心是斯洛文尼亚的马里博尔,格拉茨是施蒂里亚州(Styria)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奥地利第二大城市。

格拉茨(Graz)这个城市的名字以前是Gratz 的拼写,最有可能源于高山斯拉夫的gradec“小城堡”。一些考古发现表明,高山斯拉夫民族竖立了一座小城堡,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座小城堡成为防御严密的防御工事。格拉茨还见证了哈布斯堡王朝的世俗存在和主要贵族家庭所发挥的文化和艺术作用影响,所以这座城市也是中欧城市综合体的生活遗产典范。在格拉茨,建筑风格和艺术运动相互融合,从中世纪到十八世纪,中欧和地中海的许多邻近地区都相互继承。它们体现了这些影响力互换的建筑、装饰和景观实例的多元化和高度综合性。

1999年,格拉茨的历史中心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2010年,联合国...

格拉茨简介资料
47°4′N 15°26′E
奥地利最重要的巴洛克宫殿建筑,埃根伯格家族的伟大见证
现存
Graz
格拉茨相关文献
卡尔·弗朗岑斯格拉茨大学
科系划分根据2002年的大学法规第20条第4款的规定,此大学分为5个系:天主教神学系法律系社会经济系自然科学系社会科学系医学系根据2002年的大学法规于2004年1月1日自成为一个大学,即格拉茨医学大学。卡尔·弗朗岑斯大学还同格拉茨理工大学共同建立了一个合作项目称之为“格拉茨自然科学”(NAWIGRAZ)。两所大学共同进行科研和教学项目。在2006/07年的冬季学期在化学、分子生物、地理科学方面开设共同的学科方向。此外两所大学已经开始考虑在数学和物理学科中制定共同的教学计划。历史卡尔·弗朗岑斯大学于1585年由大公卡尔二世建立,同年交给了SocietasJesu来管理,它的目标是让所有社会阶层的人都可以接受精英教育。1773年由国家接管,它的目标是提拔勇于服务于国家的人,并向他们灌输实用的知识。1778年法律系建立了,1782年它变成了女子中学,并建立了外科医学的学科。1827年它由皇帝弗...
查看全文
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维诺格拉茨基
参看马丁努斯·威廉·拜耶林克,荷兰微生物学家和植物学家。参考资料辞海编纂委员会.《辞海》(1999年版)(M)1.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ISBN7-5326-0630-9.微生物数字博物馆:维诺格拉斯基
查看全文
格拉茨
名称格拉茨是围绕城堡山(Schlossberg)修建的。格拉茨(Graz)之名得自斯洛文尼亚语“城堡”(grad);其斯洛文尼亚语名gradec则意为“小城堡”。教育格拉茨有4所大学,2所应用技术学院,学生人口逾5万。人物奥地利作曲家OlgaNeuwirth的故乡。指挥家尼古劳斯·哈农库特出生于柏林,成长于此。美国加州州长阿诺·史瓦辛格有时称自己为格拉茨人,虽然他出生于距城市2公里的农业小镇Thal。第一位奥地利一级方程式大赛冠军JochenRindt由其祖母在格拉茨养大。建筑近年来格拉茨兴建了一些新的公共建筑。最出名的是英国建筑师彼得·库克和科林·傅里涅设计的格拉茨艺术馆“Kunsthaus”,紧邻穆尔河。穆尔岛(“Murinsel”)位于穆尔河中,为美国建筑师VitoAcconci的作品,其上有咖啡厅、露天剧场和游戏场地。1999年,格拉茨城历史中心(CityofGraz-Histor...
查看全文
格拉茨相关标签
施蒂里亚州城市
奥地利世界遗产
格拉茨
奥地利东南部城市
哈布斯堡王朝
欧洲文化之都
欧洲美食之城
世界遗产名录
格拉茨城历史中心与埃根博格城堡
文化遗产
现存古迹
行政区划
家族谱大览
1.叶赫那拉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6[1917]石印本. 1册(48双叶).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叶赫始祖本蒙古人, 姓土默特. 先灭扈伦所居张地之那拉部, 遂姓那拉, 后迁叶赫河岸, 因称叶赫那拉, 以别于他族. 入关一世祖 : 尼雅哈, 初隶正黄旗, 后改镶黄满五参领第八佐领, 归葬叶赫那拉原旗. 记载入关后一世至十一世资料. 庚延为尼雅哈之九世孙, 乳名传儿, 字乐秋, 行二, 生于清同治九年(1870). 散居地 : 奉天省开原县, 即今辽宁省沈阳县等地.
浏览:100
格常公房谱图
格常公房谱图
浏览:0
吴氏·乌扎拉
吴氏·乌扎拉
乌扎喇氏(乌扎拉氏)译言吴氏。隶属满族正白旗。现居地为北京、辽宁瓦房店、黑龙江双城等地。按八旗通考内载: 先祖巴旦·巴彦奉清帝命,率师克复延安,恩赐世袭佐领,至康熙二十一年拨兵。长孙喀祺之子承袭,不获出京。次孙之子松衣讷拨归复州(原复县,今瓦房店市复州城),世居台子前北头(今瓦房店市杨家满族乡台前村),今之碾子后即此地也。有子四人。长都克讷,次郭拉喀讷,三相喀那,四妞合。因二支缺嗣,三支更为二支,四支更为三支,此三大支之所由来也。后来宗族日繁,有在京充差者,复归北京;有拨往双城者;有因生计不足,遗居双城者,散居四方,支派世代不易查考。族中之人等,令族祖恩贵,编列字号,以排世系,逐编定“佩大龙天德,宣宗宝善经,鸿文承国式,麟子传家庭”二十个字云。传知京外,兄我同宗,只云某字,即知尊卑矣。惟说前之谱。 联系电话15940826895
浏览:0
乌拉那拉氏
乌拉那拉氏
浏览:0
苗氏族谱
苗氏族谱
苗氏族谱,祖籍山东省巨野县苗庄人氏,祖上爷爷辈苗孔义闯关东到达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哈克镇
浏览:0
中华帝谱元朝【卷五】
中华帝谱元朝【卷五】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元朝一共有11个皇帝,我们看整个元代,除了元世祖忽必烈和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元世祖在位35年(前11年元朝尚未建立,历经元朝实际上则为24年),而元顺帝在位36年,整个元朝剩余38年的时间,这中间居然产生了9个皇帝,平均下来一个皇帝在位也就是3年的时间,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他们根本没时间放在治国理政上,几乎都在争夺皇位。  元朝十一位皇帝:元世祖、元成宗、元武宗、元仁宗、元英宗、元泰定帝、元大顺帝、元文宗、元明宗、元宁宗、元顺帝 元世祖:忽必烈(1215-1294)1260年即位,在位35年。世祖忽必烈,姓奇渥温,父拖雷,蒙哥的弟弟。1260年即位,1279年,灭南宋,定都大都。改国号“元”。死于1294年,时年80岁。 元成宗:铁木耳(1265-1307)1294年即位,在位13年。成宗,忽必烈的孙子,皇太子真金的第三子。被称为“善于守成”之君。死于1307年,时年42岁。 元武宗:海山(1281-1311)1307年即位,在位4年。武宗名海山,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孙子,父答刺麻八拉。海山是以军事实力取得帝位的。所以在即位后加强中央集权。死于1311年时年31岁。 元仁宗:(1285-1320) 1311年即位,在位10年。仁宗,名爱育黎拔力八达。武宗的弟弟。他即位后利用儒家思想作为统治工具,并革除武宗的弊政。死于1320年,时年36岁。 元英宗:(1303-1323)1320年即位,在位4年。英宗,性奇渥温,名硕德八刺,仁宗嫡子。英宗即位后进行革新政治。颇为振作。执法严明。于1323年,宫廷政变被杀。时年21岁。 元泰定帝:(1276-1328)1323年即位,在位5年。泰定帝,名也孙铁木儿,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嫡孙,父甘麻拉。1323年被拥为帝。基本保留了仁,英二朝的改革成果。死于1328年,时年53岁。 元大顺帝:(1320-1328)1328年9月即位,在位1个月。天顺帝,名阿刺吉八,泰定帝的儿子。在位1月,战败逃亡,不知所终。 元文宗:(1304-1332)在位,在位共5年。文宗,名图帖木尔,武宗次子。与拥立天顺帝的倒刺沙进行内战,胜利后即位。死于1332年,时年29岁。 元明宗:(1300-1329)(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在位八个月被毒死。时年30岁。 元宁宗:(1326-1332)(1332.10-1332.11)在位,在位月余。宁宗,名懿磷质班,元明宗次子。 元顺帝:(1320-1370)(1333-1368)年在位,在位36年。顺帝,名妥欢帖睦尔,明宗长子。其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谴大将徐达率领明军攻入大都,顺帝出逃,元亡。1370年,顺帝病死,时年51岁。
浏览: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