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印度文学

印度文学

印度文学(英语:Indian literature)指1947年之前创作于印度次大陆和印度共和国建立之后的文学。印度共和国共有22中通用语言。
古印度文学的时间划分目前仍存在争议。欧洲学者认为18世纪之前的印度文学属于古印度文学,而印度学者却认为这样划分过于僵化。印度文学最早是口述文学。梵语文学产生于公元前1500-1200年,标志是《梨俱吠陀》被整理成了一部宗教诗集。梵语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产生于公元前5-4世纪内,这与泰米尔语文学和巴利语文学一样。9-11世纪,卡纳达语文学和泰卢固语文学开始兴盛。随后,马拉提语文学、孟加拉语文学也相继发展起来。1913年,孟加拉语诗人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成为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人。当代印度文学主要有两个奖项Sahitya Akademi Fellowship和Jnanpith Award。

印度文学相关文献
藏文化—民间文学—商人和印度商人
藏文化—民间文学—西藏商人和印度商人,从前,有两个商人。一个是西藏商人,另一个是印度商人。他们都很聪明,想尽一切办
查看全文
印度著名文学家泰戈尔是用什么语言写作的
印度著名文学家泰戈尔是用什么语言写作的,梅兰芳是我国近代戏曲界大师,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和文学家。而梅兰芳和泰戈尔的
查看全文
印度文学
古典印度语言文学吠陀文学吠陀梵语文学早期的代表作是《吠陀》,《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文献和文学作品的总称,也是婆罗门教和印度教最重要的经典。梵语史诗文学广博仙人(毗耶娑)的史诗《摩诃婆罗多》和蚁垤的《罗摩衍那》是梵语史诗的代表作。这两部史诗并成为“印度两大史诗”,在印度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两部史诗成书于公元前五至公元前四世纪。其中《摩诃婆罗多》全长74000颂,是世界第三长史诗。古典梵语文学著名梵语诗人、剧作家迦梨陀娑的史诗《Raghuvamsha》使用古典梵语写成。同样使用古典梵语的还有波你尼的《八篇书》。《八篇书》使古典梵语的语法和语音进一步标准化。婆罗门教里的印度人种始祖祖摩奴的《摩奴法论》是一部印度教的重要经书。迦梨陀娑的代表作《沙恭达罗》和《Meghaduuta》被认为是梵语文学中的巅峰之作。他在梵语文学中地位犹如莎士比亚在英语文学中的地位。其他一些比较著名的梵语剧作还有Sh...
查看全文
北印度
北印度的良马北印度自古以良马和马贩著名。根据佛典记载,北印度的柬埔家、健驮逻、大夏、克什米尔等地的马贩曾将马匹和其他货物不但运往东印度、摩揭陀国、阿萨姆(Assam)和孟加拉(Bengal)等地,还远运到缅甸、中国西南部和僧伽罗等东南亚地区。公元前12年,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在大夏看见市场上居然售卖蜀布和邛竹,经过调查,原来这些货物是经过云南、缅甸到东印度,再从东印度经过北印度商路转运往大夏的。北印度和东印度、西印度、南印度的贩马贸易,一直进行到中世纪。孟加拉国王德哇啪拉(810年-850年)、迈瑟尔国国王VishnuvardhanaHoysala都拥有强大的甘菩遮战马骑兵团。古巴利文文献显示,在佛陀诞生前几百年来,北印度剑洴沙、健驮逻、身毒等国曾通过剑洴沙到堕罗钵底(Dvaravati)的商路到达巴鲁卡港(Bharoch)和孟买附近的帕坦纳(Pattana)港,然后出海到南印度、僧伽罗和缅甸...
查看全文
东印度
相关条目西属东印度群岛荷属东印度群岛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印度文学相关标签
文学史
印度
印度文学
印度文化
家族谱大览
义城金氏世谱: 文学公派
义诚金氏文学公派世报出版委员会,1982年发行金钟律 仁济大学中央图书馆, 1000-1982 原始祖金阏智,始祖金宜,坡祖金居翼的子孙录
浏览:0
义城金氏世谱:文学公派
义城金氏文学公派世谱出版委员会,1982年发行金钟律 原始祖金阏智,始祖金宜,波祖金居翼 金居翼的子孙录, 1000-1982 仁济大学中央图书馆
浏览:0
2.阴氏族谱, 2, 世系 张里庄中支全册 1世文学公起, 1919
原书: 稿本影印, 民国8[1919]四续. 6册 : 世系表. 注 : 阴氏于明洪武由山右洪洞来肥, 一居张里庄, 一居屯头镇. 张里庄中支始祖(1世) : 阴文学,字功余,号力行. 下一子: 阴缙,字绅廷 张里庄又中支祖(1世) : 阴文孜,字勤轩(文学祖胞兄弟,传二世而绝.下一子: 阴邦奇,字俊彦) ; 阴绪 ; 阴文质 ; 阴朝阳. 张里庄另又中支祖(5世) : 阴足孝,字百原 ; 阴成诰,字仲康 ; 阴启,字佑人 ; 阴德信,字诚斋. 五世以上失考. 张里庄又中支迁居城里祖(7世) : 阴玉,字子美. 下一子: 阴修珍. 张里庄东支祖(2世) : 阴仓,字会五. 始祖失考. 下一子: 阴志安,字静斋. 张里庄又东支祖(3世) : 阴志守,字修缘 ; 阴志水,字注东. 以上失考. 张里庄又又东支祖(6世) : 阴文九. 以上失考. 张里庄西支祖(2世) : 阴廷气,字符太,号兰斋. 始祖失考. 张里庄又西支祖(2世) : 阴廷元. 始祖失考. 张里庄又西支祖(4世) : 阴鳌 ; 阴广. 以上失考. 张里庄又西支祖(6世) : 阴贵伦 ; 阴宏伦 ; 阴振伦. 以上失考. 屯头始祖(1世) : 阴兆学,字为也. 下一子: 阴世卿,字位六. 屯头又支祖(4世) : (清) 阴体泰. 以上失考. 屯头又一支祖(5世) : (清) 阴廷璜,字砺臣. 公孝友端方, 授四川温江县知县, 诰封文林郎; 晋封承德郎配, 诰封孺人. 屯头又支祖(5世) : 阴邦舜. 迁居李留庄. 屯头又支祖(7世) : 阴典舞. 此支亦见智祖出, 但一代失名无考, 故附于其下. 屯头又支祖(7世) : 阴烛,雷鸣祖出 ; 阴京玉 ; 阴德友 ; 阴珍,迁居庄科 ; 以上失考. 屯头又支祖(8世) : 阴国明 ; 阴开三 ; 阴子先. 屯头又一支祖(9世) : 阴峪 ; 阴汝良. 屯头又支祖(11世) : 阴泰平. 散居地 : 山东省肥城县, 平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100
14.周氏重修宗谱, 14, 卷12: 世系 灏公 7世文学公起, 189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爱莲堂, 清光绪19[1893]重修(方崇垣, 潘兆进梓刊).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远祖 : 周朋里,字万成,字䓵山. 原籍河北,本姓姬,以国为氏,遂姓周. 周氏发祥自公始. 始祖(1世) : (宋元之际) 周受六. 淮公(字国盛)第六子. 朋里公94世孙. 与弟周受七. 由江西饶州府鄱阳县板桥里入籍麻城. 派祖(6世) : 周灏. 伯魁公之子. 徙麻邑东门外古城区. 灏公生六子(7世) : 周文忠 ; 周文学 ; 周文玉(未详) ; 周文珍(未详) ; 周文从(迁广东) ; 周文洪,字仲洪. 文忠房下房祖(9世) : 周大武 ; 周大宽 ; 周大钊. 文学房下房祖(9世) : 周大仁. 大武公下支祖(14世) : 周之景 ; 周之秀 ; 周之华. 大宽公下支祖(14世) : 周之弼 ; 周之栋 ; 周之新 ; 周之庠 ; 周之友 ; 周之勋. 大钊公下支祖(10世) : 周廷学. 生一子 : 周朝微,字养微. 大仁公下支祖(10世) : 周廷基. 生一子 : 周朝谟,字启谟. 派语 : 大廷朝时思 之世承重端 志士仍先绪 祈希汝代兴 本宗延序定 振起朴天行 敦厚垂芳久 庭献自家征 从新緜庆瑞 再续继前人.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签题及书名页题 : 周氏宗谱
浏览:100
中国文学家列传
中国文学家列传
浏览:0
12.鹤山夏氏宗谱, 12, 鲁分卷首2: 典字集 祖德录 宦迹 传 文学 殉难 节孝 祖墓录 墓图 行述, 199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会稽堂, 1991年修. 85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此谱不全. 缺胜分卷首1, 洪分卷首3, 鲁分卷首1, 树林分卷首2, 卷29. 熙分缺1-5世世系及世传. 远祖 : 夏远,字光庭,号三斗. 原籍浙江会稽. 生三子 : 夏雀? ; 夏深 ; 夏洪,字显清,行三. 迁江州德化常乐里敷平乡水落镇. 宗祖 : 夏正五,行二. 生三子 : 夏德一(居野鹤山,本派始祖) ; 夏德二(居𥐛石岑) ; 夏德三(居鄱塘湖). 野鹤山始祖(1世) : (元明之际) 夏德一,行一,更名得乙. 远公19世孙. 原籍江西省饶州府乐平县. 武洪8年偕弟德二公(居翠石岭) ; 德三公(后解千一公迁夏树林)来蕲. 德一公生五子 : 夏世杰,行一(杰分) ; 夏世仲,行二 ; 夏世偪 ; 夏世倡 ; 夏世侣(侣分). 世仲公下房祖(4世) : 夏思熙,字照亭,行一(熙分) ; 夏思胜,字悟新,行二(胜分) ; 夏思洪,行五(洪分) ; 夏思珩,行八(珩分) ; 夏思鲁,行十(鲁分). 树林1世祖 : 夏千一. 由江西南康府星子县谢事塘,自元季卜居楚北黄州府蕲水县𥐛石潭夏家港. 排行字 : 德世鼎思玉 单天亨继时 乘观国之光 象贤士学起 (继20世) 述志联宗绍 商山源本同 家声知必大 永代庆昌隆. 注 : 排行字母表见卷首六第49页(影像51). 散居地 : 湖北省浠水县野鹤山村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鹤山夏氏四修宗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