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文化

文化

文化由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首次使用拉丁文“cultura animi”定义,原意是“灵魂的培养”,由此衍生为生物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起跟自身生活相关的知识或经验,使其适应自然或周围的环境,是一群共同生活在相同自然环境及经济生产方式所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潜意识的外在表现。

对“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其中之一的意义是“相互通过学习人类思想与行为的精华来达到完美”;广义的文化包括文字、语言、建筑、饮食、工具、技能、知识、习俗、艺术等。大致上可以用一个民族的生活形式来指称它的文化。

在考古学上“文化”则指同 / 某一历史时期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文化和文明有时在用法上混淆不清。

现今使用中文的文化是日文的和汉词,所表达概念集合的意涵和华夏古籍的原义相差甚远,应避免望文生义。

互联网成熟的发展使原先相对疏离的个人或组织可以很容易经由社群网站,建立许多新的基于...

文化相关文献
秦陇文化—特色文化—石窟文化
秦陇文化—特色文化—石窟文化,  麦积山石窟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史
查看全文
秦陇文化—文化—轩辕文化
秦陇文化—精品文化—轩辕文化,  清水轩辕谷地处县城东七十华里的山门镇白河村三皇沟。这里是轩辕黄帝出生的风水宝
查看全文
荆楚文化—楚文化志—漆器文化(二)
荆楚文化—楚文化志—漆器文化(二),此外,还有皮胎、竹胎、金属胎、陶胎以及丝麻织品髹漆物等。皮胎皮革具有轻巧、柔
查看全文
荆楚文化—楚文化志—漆器文化(四)
荆楚文化—楚文化志—漆器文化(四),装饰性的纹饰多为龙凤纹和云雷纹。龙凤是楚艺术的母体。楚漆器上的凤纹变化多端,
查看全文
赣文化—文化博览—三苗文化:赣文化古老的源头
赣文化—文化博览—三苗文化:赣文化古老的源头,   赣文化的源头并非混茫难觅,它出自中华上古文化的南支--三苗文化。   依据
查看全文
文化相关标签
文化
日语借词
文化人类学
文化社会学
依位置划分的文化
文化
家族谱大览
重複拍攝 _ 太原尋源姓氏文化中心, 2002. 微捲1捲 ; 16釐米. (缺卷1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惠和堂藏, 民国18[1929]. 13册 : 插图, 人像,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中心. 迁楚开派祖 : (元) 张万善,字公吴. 由江递迁𫞚水. 三派后分二房 : (明) 张传裔,字承先 ; 张传嗣,字裕后. 兄弟于永乐间奉使湘,卜居湘乡晒谷岩. 万善公五传分谱众 ; 谱志 ; 谱贤三房. 益阳始迁祖 : (明) 张谱众,字广远 ; 张谱志,字国典 ; 张谱贤,字广珍. 散居地 : 湖南省浏阳县, 益阳县, 沅江县, 汉寿县, 安化县, 常德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湘乡
浏览:100
庄子文化与探索, 2008
原书: [福建] : 三明市庄子文化研究会, 2008. 1册(约67页) : 插图, 肖像. 收藏所 : 宜兰市问心斋陈永瑞藏. 注 : 此书之第61至62页包括 "福建省大田县严氏源流". 其他部份皆为探讨庄子思想, 文学之散文集录. 注 : 庄子名周. 约与孟子同时期. 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 文学家, 及哲学家. 继承老子学说, 建构道教. 他的理念与著作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原素. 严姓源流之一 : 出于庄姓. 庄子陵因避汉明帝刘庄之讳,改姓严. 广平支始祖 : (北宋) 严添一. 由邵武迁新埔, 双涧等地. 均溪支始祖 : (唐末) 严二,讳允,字符吉. 由淮西光州从王审知入福州府侯官县. 沙县一世祖 : 严伏三,讳诸. 庄村派祖 : 严邦,行十四公. 诸公次子. 邦公下四子 : 严柽(居前林坂) ; 严着(居严源) ; 严竖(居庄村) ; 严先勇,字大鹏,行三十公(居下村). 严氏散居地 : 福建省大田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100
重複拍攝. 山西 _ 太原市尋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2004. 微捲1捲 ; 16釐米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善庆堂, 清康熙51[1712]补修. 合1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天水一世祖 : 姜维,字伯约. 太公42代孙,仕蜀汉. 开阳一世祖 : (宋元之际) 姜鼎,字世英,行元四. 原籍绍兴,谪仕开化因而家于33都土名桑淤. 书川始祖 : (明) 姜释同,行良四,字永昌. 于永乐年间迁居云台乡本里书川. 散居地 : 浙江省开化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浏览:100
1.宣汉李氏文化简编
原书: 宣汉 : 宣汉李氏家族文化编委会, 1999. 13, 479页 : 世系表, 插图, 肖像. 封面题: 宣汉李氏家族文化. 注: 本编李氏支系复杂分布全县各乡镇因之始迁祖繁多请详谱列原资料. 散居地: 四川省宣汉县等地.
浏览:100
文化柳氏世谱
始祖柳车达的子孙录, 900-1876 忠清南道大田市,文化柳氏大同保所,文化柳氏世普修委员会,1876年发行
浏览:0
时氏文化志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11年版(郑州百印通印刷). 全1册(约540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得姓祖 : 申叔时,名叔时. 春秋楚国公族,因封地在申(今河南南阳),人称申叔时. 其后子孙一支以王父字为氏,称时姓,并遵申叔时为得姓始祖. 始祖 : (明) 时庸. 任山西猗氏丞,明初迁居夏侯. 水泉始迁祖 : (6世) 时守 ; 时库 ; (8世) 时登 ; 时选 ; (9世) 时邦杰 ; 时邦义 ; 时自刚 ; (10世) 时东 ; 时望. 肖洼始迁祖(10世) : 时运 ; 时太. 北常庄支祖(11世) : 时见忠 ; 时见全 ; 时见孝. 弓庄支祖(11世) : 时强. 新庄支祖(11世) : 时叙,字权九. 八里湾支祖(10世) : 时文魁 ; 时文福 ; 时文秀 ; 时文英. 注: 此谱内所含支派繁杂. 详请见谱之第24页至25页, 及113页至535页记录. 世辈(10世起) : 天大景泰安 利有培盛显 和融宏昌宇 兴隆绍述远. 散居地 : 河南省郑州市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书脊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时氏文化志(天远派统驭本).
浏览:100
文化导读知识
中国祠堂文化
中国祠堂文化
  祠堂起源于氏族社会逐步解体之后,是由同一个祖先所生、自成系统的血缘亲属集团与地缘组织统一而成的宗族组织,在居室外独立建造的祭祖、尊贤、求神的场所。汉代正式出现祠堂的名称。宗族通过祠堂尊祖敬宗的功能来体现封建宗法的根本原则,显示宗族至尊的族权。祠堂也就成为宗族祭祀的圣地,它象征着宗族的团结。当然,也有些人通常把祠堂简单理解为死去祖先的家,神灵所聚之地,祭祀祖神阴灵的场所。  宗族祠堂,又称为“祠庙”或“家庙”,旧时多建于墓所,故把祠堂称为“祠室”。“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
浏览量:2170次
潮汕文化
潮汕文化
潮汕文化,隶属于岭南文化,广东三大文化之一。是潮汕人(潮汕民系)创造的文化,有中外文化兼容的特点,特征是以海洋文化为主。发源并流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汕头、潮州、揭阳),还有说法指潮汕地区还包括了汕尾,和梅州市的丰顺县汤南、留隍两镇。 潮汕文化遗产是中华的瑰宝。粤东四市列入国家级的非遗名录已达46项,列入省级名录的达132项。与此同时,有29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概括说来,潮汕文化具有民间性、兼容性、精细性、开拓性等特点。 民间性:如潮剧、潮汕音乐、潮汕民俗、潮汕民间文学等,皆植根于海内外潮人大众,深受海内外潮人乡亲的欢迎。潮菜和潮汕工夫茶,都为海内外潮人所喜爱,在海内外潮人日常饮食中十分普及。 兼容性:潮汕文化既传承和弘扬中原文化的优良传统,又吸取古代南粤土著文化的优良成份,同时吸收了海外文化的一些优良成份,互相融合,形成独特的群体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气魄。 精细性:如潮汕木雕、石雕和美术陶瓷,都十分精细雅致。潮汕农艺具有潮汕妇女一丝不拘细致绣花的风格。潮阳英歌舞中108条好汉,皆有独特的脸谱、服饰和性格,十分精细。 开拓性:如潮剧吸取了不少古典戏剧和潮汕民间音乐、舞蹈等不少优秀成份,创造而成为富有特色的剧种。潮汕音乐既保存中国古典音乐的精华,又吸收民间音乐的优秀成份,创造而成为民间很喜爱的音乐。潮汕文化科技名人和著名潮商的开拓精神尤其显著,因而创造了极其辉煌的业绩。
浏览量:1130次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又名洪洞大槐树文化节,是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在每年清明节前后举办的大型文化节日。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首次举办是在1991年4月,2008年6月7日,大槐树祭祖习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洪洞大槐树之所以有寻根祭祖节,与其历史源流密切联系。洪洞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官方移民起源地。洪洞大槐树移民,发生在明朝洪武年间,前后长达50年,据记载的大移民总共有18次。均是以洪洞大槐树为集合点,分别迁移到河北、河南、北京、安徽、甘肃等地。据记载,迁徙的姓氏涵盖了所有常见姓氏。文化节寻根祭祖大典分为“开场”“佈供”“乐舞祭”三个部分。“佈供”环节,需要来自山东、河南、河北、江苏、陕西等地的移民后裔代表依次向大槐树移民先祖敬献三牲、五谷、肴馔、18种水果以及美酒和花篮,以示对先祖的缅怀之情。
浏览量:2449次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合称“文化遗产”。中国非遗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国篆刻、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中国书法、中国剪纸、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南京云锦织造技艺、端午节、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妈祖信俗、蒙古族呼麦歌唱艺术、南音、热贡艺术、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西安鼓乐、粤剧、花儿、玛纳斯、格萨(斯)尔、侗族大歌、藏戏、中医针灸、京剧、中国皮影戏、中国珠算、二十四节气、藏医药浴法、太极拳、送王船、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麦西热甫、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中国活字印刷术、赫哲族伊玛堪、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我国非遗保护的五种方法包括政策保护、法律保护、传承保护、市场保护和科技保护。这五种方法相互配合,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其在新时代中仍旧焕发新的生命力。
浏览量:852次
龙山文化遗址
龙山文化遗址
  龙山文化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附近,1965年发现。整个遗址南北约2000米,东西约1500米,由若干个遗址群组成,面积达300万平方米。  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是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办事处(原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而得名,距今约4000-460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  龙山文化除陶器外,还有大量的石器、骨器和蚌器等。他们以农业为主而兼营狩猎、打鱼、蓄养牲畜。  大汶口文化出现的快轮制陶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普遍采用,磨光黑陶数量更多,质量更精,烧出了薄如蛋壳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尚义县现存大量龙山文化遗址,曾经出土过大量辽金时期的文化遗存。
浏览量:151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