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清代 武训

武训

武训(1838年-1896年4月23日),清代山东省堂邑县(今属冠县)柳林镇武庄人,家境贫苦。因家中排行第七,人称武七,后改名武训。武训终身行乞办学,身边不留分文,为群众办学的先驱者,著名平民教育家,受到朝廷的表扬。

武训简介资料
1838 年
1896 年
武训相关文献
千古奇丐武训
千古奇丐武训,武训先生(1838--1896年),行七,原无名,名"训"是清廷嘉奖他行乞兴学时
查看全文
武三思之子武崇训简介唐朝武崇训怎么死的?
武三思之子武崇训简介唐朝武崇训怎么死的?,导读:武崇训(?-707年),唐朝武三思之子,娶唐中宗之女安乐公主,武崇训年
查看全文
峄县武氏家训
峄县武氏家训,峄县武氏家训    据族谱《家训》整编   承古识今,议定家训;明规立矩,严教子
查看全文
峄县武氏家训
峄县武氏家训,峄县武氏家训据族谱《家训》整编承古识今,议定家训;明规立矩,严教子孙。爱国守法,
查看全文
武训
生平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有两个哥哥(武谦、武让),四个姐姐,排行第七。父亲武宗禹是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去世,母亲崔氏同治十二年(1873年)去世。武训16、7岁时,母亲安排他去馆陶县薛店的张变征家做长工。张变征即张老变,或张老辫,是武训的远房姨夫,是贡生,武训在他家负责看果园、喂猪。武训一生中,只有在张变征家这一年或两年是正式劳动务工。此后开始以乞讨为生,遭到家人激烈反对,“亲戚朋友断个净”。从21岁(清咸丰年间)起,武训以行乞的方式集资兴办义学,目标是“使他们(贫苦人家子弟)无钱也能读书,使他们读了书不再被人欺”。在30多年的时间内,武训乞讨的足迹遍及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省。武训在行乞过程中,为自己设计了一个奇特的造型以吸引人们的目光:先是卖掉右边的辫子,剃光了右边的头发;后来又剃光了左边的头发,而在右边又留起一撮头发。也表演“拿大项”、“蝎子爬”的节目,或给人当马骑,供人取乐...
查看全文
武训相关标签
墓穴遭捣毁者
武姓
清朝教育家
1896年逝世
1838年出生
堂邑人
教育工作者
家族谱大览
续修武氏族谱 [8册]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9[1930]五修. 存7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中国湖北省图书馆. 行辈 : 传家之道 仁厚为良 绍承继述 德茂业昌. 注 : 此谱缺卷2. 始祖, 始迁祖资料全缺. 注 : 编序者武家囗. 囗事实为门中一言字,但字典中无此字. 10世祖 : 武文训 ; 武文田...等. 支祖(12世) : 武传瑞 ; 武传荣 ; 武传祥 ; 武传祯 ; 武传瑶 ; 武传琨 ; 武传爵...等. 散居地 : 山东省泰安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签题 : 泰邑武氏族谱.
浏览:0
续修武氏族谱 [8册]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9[1930]五修. 存7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中国湖北省图书馆. 行辈 : 传家之道 仁厚为良 绍承继述 德茂业昌. 注 : 此谱缺卷2. 始祖, 始迁祖资料全缺. 注 : 编序者武家囗. 囗事实为门中一言字,但字典中无此字. 10世祖 : 武文训 ; 武文田...等. 支祖(12世) : 武传瑞 ; 武传荣 ; 武传祥 ; 武传祯 ; 武传瑶 ; 武传琨 ; 武传爵...等. 散居地 : 山东省泰安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签题 : 泰邑武氏族谱.
浏览:0
万载武氏重修族谱 [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大原堂, 清同治2[1863]镌. 5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桓公. 平王之少子. 出自姬姓,生而有文在手曰武,遂以赐姓. 世为周上卿,居大原. 岭南远祖 : 武仲敏. 下有一子 : 武允成. 始迁祖 : (宋) 武万安,字治中,行一. 官枢密使允成公之后裔. 由岭南迁万. 宗祖(11世) : (元明之际) 武昆玉,字致远. 景植公之子. 昆玉公下三子 : (明) 武胜通,字明也 ; 武胜达,字声也 ; 武胜保,字喜也. 此谱主要为胜保公之后资料. 胜保公下派祖(14世) : (明) 武銮润,字英大. 迎富公长子. 銮润公下四子 : (明) 武邦廻 ; 武邦瑞 ; 武邦秦 ; 武邦文. 瑞, 秦二公数传后止. 仅余廻, 文二支. 邦廻支下房祖(19世) : (明) 武曰让,行元四 ; 武曰珊,行元八 ; 武曰哗. 邦文支下房祖(19世) : (明) 武曰高,行贵一 ; 武曰赞,字联池,行贵六. 皆为思鸾公之子. 曰赞公下再分二房 : 武尚耀,字文川,行满四 ; 武尚显,行满五. 旧谱派字(12世起) : 胜迎銮邦 廷祥思曰 尚应登高 明. 今谱派字(25世起) : 世传忠厚 秀启诗书 德茂福集 善积庆余. 今谱行字(25世起) : 翰墨腾芳 人文蔚起 山斗瞻韩 珠玉羡李. 散居地 : 江西省万载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书名页题 : 万载武氏族谱.
浏览:0
万载武氏重修族谱 [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大原堂, 清同治2[1863]镌. 5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桓公. 平王之少子. 出自姬姓,生而有文在手曰武,遂以赐姓. 世为周上卿,居大原. 岭南远祖 : 武仲敏. 下有一子 : 武允成. 始迁祖 : (宋) 武万安,字治中,行一. 官枢密使允成公之后裔. 由岭南迁万. 宗祖(11世) : (元明之际) 武昆玉,字致远. 景植公之子. 昆玉公下三子 : (明) 武胜通,字明也 ; 武胜达,字声也 ; 武胜保,字喜也. 此谱主要为胜保公之后资料. 胜保公下派祖(14世) : (明) 武銮润,字英大. 迎富公长子. 銮润公下四子 : (明) 武邦廻 ; 武邦瑞 ; 武邦秦 ; 武邦文. 瑞, 秦二公数传后止. 仅余廻, 文二支. 邦廻支下房祖(19世) : (明) 武曰让,行元四 ; 武曰珊,行元八 ; 武曰哗. 邦文支下房祖(19世) : (明) 武曰高,行贵一 ; 武曰赞,字联池,行贵六. 皆为思鸾公之子. 曰赞公下再分二房 : 武尚耀,字文川,行满四 ; 武尚显,行满五. 旧谱派字(12世起) : 胜迎銮邦 廷祥思曰 尚应登高 明. 今谱派字(25世起) : 世传忠厚 秀启诗书 德茂福集 善积庆余. 今谱行字(25世起) : 翰墨腾芳 人文蔚起 山斗瞻韩 珠玉羡李. 散居地 : 江西省万载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书名页题 : 万载武氏族谱.
浏览:0
万载武氏重修族谱 [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大原堂, 清同治2[1863]镌. 5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桓公. 平王之少子. 出自姬姓,生而有文在手曰武,遂以赐姓. 世为周上卿,居大原. 岭南远祖 : 武仲敏. 下有一子 : 武允成. 始迁祖 : (宋) 武万安,字治中,行一. 官枢密使允成公之后裔. 由岭南迁万. 宗祖(11世) : (元明之际) 武昆玉,字致远. 景植公之子. 昆玉公下三子 : (明) 武胜通,字明也 ; 武胜达,字声也 ; 武胜保,字喜也. 此谱主要为胜保公之后资料. 胜保公下派祖(14世) : (明) 武銮润,字英大. 迎富公长子. 銮润公下四子 : (明) 武邦廻 ; 武邦瑞 ; 武邦秦 ; 武邦文. 瑞, 秦二公数传后止. 仅余廻, 文二支. 邦廻支下房祖(19世) : (明) 武曰让,行元四 ; 武曰珊,行元八 ; 武曰哗. 邦文支下房祖(19世) : (明) 武曰高,行贵一 ; 武曰赞,字联池,行贵六. 皆为思鸾公之子. 曰赞公下再分二房 : 武尚耀,字文川,行满四 ; 武尚显,行满五. 旧谱派字(12世起) : 胜迎銮邦 廷祥思曰 尚应登高 明. 今谱派字(25世起) : 世传忠厚 秀启诗书 德茂福集 善积庆余. 今谱行字(25世起) : 翰墨腾芳 人文蔚起 山斗瞻韩 珠玉羡李. 散居地 : 江西省万载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书名页题 : 万载武氏族谱.
浏览:0
万载武氏重修族谱 上 中 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大原堂, 清同治2[1863]镌. 5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桓公. 平王之少子. 出自姬姓,生而有文在手曰武,遂以赐姓. 世为周上卿,居大原. 岭南远祖 : 武仲敏. 下有一子 : 武允成. 始迁祖 : (宋) 武万安,字治中,行一. 官枢密使允成公之后裔. 由岭南迁万. 宗祖(11世) : (元明之际) 武昆玉,字致远. 景植公之子. 昆玉公下三子 : (明) 武胜通,字明也 ; 武胜达,字声也 ; 武胜保,字喜也. 此谱主要为胜保公之后资料. 胜保公下派祖(14世) : (明) 武銮润,字英大. 迎富公长子. 銮润公下四子 : (明) 武邦廻 ; 武邦瑞 ; 武邦秦 ; 武邦文. 瑞, 秦二公数传后止. 仅余廻, 文二支. 邦廻支下房祖(19世) : (明) 武曰让,行元四 ; 武曰珊,行元八 ; 武曰哗. 邦文支下房祖(19世) : (明) 武曰高,行贵一 ; 武曰赞,字联池,行贵六. 皆为思鸾公之子. 曰赞公下再分二房 : 武尚耀,字文川,行满四 ; 武尚显,行满五. 旧谱派字(12世起) : 胜迎銮邦 廷祥思曰 尚应登高 明. 今谱派字(25世起) : 世传忠厚 秀启诗书 德茂福集 善积庆余. 今谱行字(25世起) : 翰墨腾芳 人文蔚起 山斗瞻韩 珠玉羡李. 散居地 : 江西省万载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书名页题 : 万载武氏族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