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
名称在中国古代,长江被专称为“江”,春秋战国时的古籍《尚书·尔雅》、《左传》等都有对“江”的记载。自汉代起,长江开始被称作“大江”,六朝时出现了“长江”的名称。关于汉字“江”的语源,罗杰瑞、梅祖麟认为“江”的上古汉语拟音与南亚语系某些语言的“河流”一词类似,提出“江”借自南亚语。但郑张尚芳认为江的上古拟音与藏语“江河”类似,认为“江”的本源是汉藏语系还是南亚语系尚不能下结论。长江自江源至宜宾各段有独立的名称。江源至当曲河口称沱沱河,来源于蒙古语“托克托乃乌兰木伦”,意为“缓慢的红江”,藏语称玛曲,即“红河”;以下至玉树巴塘河口为通天河,藏语称“直曲”(འབྲི་ཆུ),意为“母牦牛河”;玉树至宜宾称金沙江。宜宾以下是狭义的“长江”,干流江段各有别称,其中宜宾至宜昌又称川江,枝江至城陵矶又称荆江,安徽省内江段又称皖江,南京以下至长江口的江段又称扬子江。扬子江这一名称源于隋代在扬州南面的长江边...
长江流域
自然分界线长江流域北以巴颜喀拉山、西倾山、岷山、秦岭、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淮阳丘陵等与黄河和淮河流域为界,南以横断山脉的云岭、大理鸡足山、滇中东两向山岭、乌蒙山、苗岭、南岭等与澜沧江、元江(红河)和珠江流域为界,东南以武夷山、石耳山、黄山、天目山等与闽浙水系为界,长江源头地区的北部以昆仑山与柴达木盆地内陆水系为界,西部以可可西里山、乌兰乌拉山、祖尔肯乌拉山、尕恰迪如岗雪山群与藏北羌塘内陆水系为界,南部以唐古拉山与怒江流域为界,长江三角洲北部,地形平坦,水网密布,与淮河流域难以分界,通常以通扬运河附近的江都至拼茶公路力界;长江三角洲南部以杭嘉湖平原南侧丘陵与钱塘江流域为界。因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过大运河汇入长江,从某种意义说,淮河也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如加上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的面积则接近200万平方公里。长江水系跨越省区长江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
长江口
演变长江三角洲为冲积平原,长江的河口也一直在变化。2000年前,长江入海口在今天的扬州、镇江附近。至公元3世纪,长江入海口在江阴一带。到了唐武德元年(618年),崇明岛开始形成,自此河口被分为南北两支。19世纪后期,长兴岛、横沙岛陆续露出水面,后又形成了九段沙。参考文献
长江上游
江源江源段自正源沱沱河唐古拉山脉中段格拉丹冬雪山群姜古迪如冰川南侧海拔5,820米雪线流出。从雪线算起,包括通天河河段全程,全长1,174公里。自雪线流出算起与南源当曲汇合于囊极巴陇,流程346公里。通天河段全长828公里。自囊极巴陇东流,与北源楚玛尔河汇合为通天河上段,全长278公里。楚玛尔河汇合口以下至玉树县巴塘河口为通天河下段,全长长约550公里,通天河下段主要支流有主要有邦巴涌、色吾曲、登恩涌、聂恰曲、德曲、细曲、益曲、巴塘河等。金沙江金沙江为长江上游干流部分,地处青藏高原和滇北高原,上自青海省玉树县巴塘河口,下止四川省宜宾市岷江口,全长约2290公里,约占长江上游干流全长的三分之二。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和云南省,流域面积36.2万平方公里,约占长江上游流域面积的36%。明朝以前,一直以岷江为长江正源,经过地理学家徐霞客实地考察,才纠正了“江源于岷”的谬误。金沙江流域面积
南渡长江,攻占集庆
?
龙凤元年(至正十五年,1355)四月,朱元璋和郭天叙、张天祐接受小明王的封号,在历阳建立都元帅府。元帅府的三个元帅,都元帅郭天叙年轻没经验,右副元帅张天祐虽然年岁大,但缺乏智谋,优柔寡断,指挥大权便落到左副元帅朱元璋手里。历阳的部队,大多数是朱元璋招募或招降来的,并经过他的训练,听从他的号令,加上身边又有一批心腹,如徐达、汤和、花云、耿再成、冯胜、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