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大赦

大赦

(基督教)

大赦(拉丁语:indulgentia)是基督宗教的教理及神学思想之一,但现今仅天主教会采用。信徒在领受和好圣事后,虽然罪过已获得赦免,但仍然会受制于罪过遗留下的思想或行为,被称为“暂罚”,这时候必须透过教会颁布大赦,给信徒分施基督及历代圣人的功劳宝藏,使自身的暂罚得以在神前获得免除。大赦分为“全大赦”(Indulgentiae Plenariae)及“限大赦”(Indulgentiae Partiales)两种,全大赦赦免人因罪应得的全部暂罚,而限大赦只赦免部分暂罚。根据天主教法典,只有教宗拥有颁赐大赦的权利,他人只能在得到教宗允许、或受法律委托才能颁赐,而具体事项则由宗座圣赦院英语Apostolic Penitentiary负责。

大赦并未直接见于《圣经》,是建基于“代赎”的古老观念。中世纪晚期,当时的罗马教廷为筹措资金,授权神职人员前往欧洲各地售卖大赦证明书(由羊皮纸制成的“纪念证书”),此即后世所称的赎罪券(又称赦罪券赦罪符),这使得大赦...

大赦相关文献
皇帝为什么喜欢大赦天下大赦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皇帝为什么喜欢大赦天下大赦天下的原因是什么,皇帝为什么喜欢大赦天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
查看全文
古代大赦的害处都有哪些都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大赦的
古代大赦的害处都有哪些都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大赦的,历代的治盗法律,既有沿用又有创新,其中有几种法律内容,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当做“
查看全文
古今中外的大赦与特赦:大赦与特赦有什么不同?
古今中外的大赦与特赦:大赦与特赦有什么不同?,2015年8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特赦部分服刑罪犯
查看全文
大赦
概述“indulgentia”一词源自拉丁文动词“indulgere”(恩赐),古典拉丁文时代指“仁慈”或“慈爱”,后古典期指“赦罪”或“免税”;在旧约圣经或罗马法,指被释放或免除罪罚。按照天主教教理,大赦是天主教会交给信徒运用的一种方法,为的是帮助信徒补偿自己的罪过:根据“诸圣相通功(英语:Communionofsaints)”的信理,耶稣基督、圣母和诸圣的功劳,形成为一个神恩的宝库,委托教会来管理支配;因此教会有权力制定各类条件,像是念短诵、施舍穷人,或是实行其他各种善功,而使信徒能够分享到神恩宝库中的宝藏,使耶稣和诸圣者的功劳能够贴合在信徒身上。因此,凡是满足了教会所规定的那些条件的信徒,便能够获得大赦。大赦只能宽赦暂罚,而并不能赦罪。获得大赦的条件依照《大赦手册》(EnchiridionIndulgentiarum:NormaeetConcessiones)页21之诠释,天主教徒为...
查看全文
大赦
各地区的大赦中国古代中国古代皇帝以施恩为名,常赦免犯人。如在皇帝登基、更换年号、立皇后、立太子等情况下,常颁布赦令。如果仅赦免某些特定地区,则称为曲赦。概括而言,中国历史上在以下情况下会施行大赦:新皇登基、皇后临朝听政以及皇室大丧;册封皇后、皇子,或者皇子有人生大事发生之时;祭祀。祭祀是国家的重大活动。强者为王的时代,政权的合法性在中国古代无法通过严谨的理论和严密的程序所论证,只能利用人们对上天的敬畏通过各种仪式来强化自己的神性;打胜仗或者其他关于敌我力量对比的大事发生。王朝的战争可分为对内和对外两种情况,施行大赦是庆祝对内平定叛乱和对外战事胜利的主要措施之一。此时的大赦除了有庆贺之意外,还有安定社会、安抚民心的作用,避免百姓以讹传讹;改年号、尊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从汉武帝时期才开始使用,并在皇帝在位时期可以更改,明清时期自朱元璋算起除明英宗(两次登基)和皇太极(国号由后...
查看全文
大赦相关标签
天主教历史
宗教与经济
告解圣事
天主教神学术语
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