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搜神记

搜神记

搜神记》是晋代干宝搜集撰写的记录神仙鬼怪的著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的代表。

搜神记简介资料
20卷
464篇
317年 - 351年
30卷
晋代
中文
坊间的《搜神记》并非原始的完整版本,是后人从《
搜神记相关文献
秦陇文化—陕西—搜杯
秦陇文化—陕西—搜杯,   汉调桄桄传统剧目。系《古玉杯》之一折,本戏巳无演出,仅保留此折尚流行。叙明
查看全文
杨茂搜
参考文献《魏书》列传第八十九《资治通鉴》卷第八十二、九十
查看全文
搜神记
概述《搜神记》仅存辑本,共分二十卷,主要是搜集各种民间关于鬼怪、奇迹、神异以及神仙方士的传说,也有采自正史记载的祥瑞、异变等情况,其中不乏情节重复的故事,每个故事的叙述非常简短,文学水平也不是非常出色,但对中国后世的传奇小说发展影响很大,以后很多传奇小说如唐人传奇、《聊斋志异》等的写作方法均和《搜神记》相似。胡震亨在《搜神记引》称:“余得《搜神记》及《搜神后记》读之,乃知晋德不胜怪而底于亡也。”意思是指干宝认为司马氏是以阴谋取天下,得位不正。成书背景干宝官至晋朝散骑常侍。据记载年轻时父亲去世,其母善妒,在埋葬他父亲时趁机将他父亲的妾推入棺材一起活埋。过了十年,他母亲去世,和他父亲合葬,开棺后发现他父亲的妾伏在他父亲尸体上,尚有体温,救回家后又活了数年。另外据说他兄长也是死了“气绝数日”又活过来了。因此引起他对鬼神事的兴趣,写了这部《搜神记》。著名篇章〈东海孝妇〉的故事后来成了家喻户晓的元曲...
查看全文
搜谐单于
子朐留斯侯,左祝都韩王,前20年,搜谐单于派儿子朐留斯侯入侍汉朝汉成帝参考文献《汉书》卷九十四下
查看全文
文搜丁甲
【成语意思】:文章精妙感动神灵。丁甲,神名,即六丁六甲神。【用法分析】:文搜丁甲作宾语、定语;用于作文等。【成语来源】:明·陈汝元《金莲记·偕计》:“诗泣鬼神,宝气腾吴练;文搜丁甲,精芒全烁
查看全文
搜神记相关标签
文言小说
子部小说家类
中国古典小说
怪谈著作
魏晋南北朝典籍
辑本
神魔小说
古籍
家族谱大览
[ 甲府市内の土地、税金、神道、公共関系记录 ], 元和 2 - 昭和 18 [ 1616 - 1943 ]
原図书: 写本、山梨県立図书馆文书。
浏览:0
[ 甲府市内の土地、税金、神道、公共関系记录 ], 元和 2 - 昭和 18 [ 1616 - 1943 ]
原図书: 写本、山梨県立図书馆文书。
浏览:0
6.惠氏宗谱, 6, 卷5: 祠记 神位 节旌录 墓志铭, 1107-2010
原书: [江苏无锡] : 百岁堂, 2010年. 44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源流 : 东周惠王. 以惠为氏. 世居陜西. 始祖(1世) : (宋) 惠元祐,字吉甫,号七耆. 护高宗南渡,徙居吴兴. 下一子: 惠善,字天成,号十五耆. 善公下四子(3世) : 惠四七,讳贞,字原顺(下一子: 惠千二) ; 惠廿一,讳固,字原实(下三子: 惠千一 ; 惠千五 ; 惠千十) ; 惠三八,讳正,字原明(下一子: 惠细七) ; 惠小一,讳侧,字原仪(下二子: 惠千三 ; 惠千四). 无锡南门祖(9世) : 惠彦一. 成二公之子. 廿一公之后. 彦一公下三子(10世) : 惠得尚(下一子: 惠聪) ; 惠得民(下一子: 惠暹) ; 惠得中(下二子: 惠祯 ; 惠祥). 暹公下四支(12世) : 惠良能 ; 惠良智 ; 惠良用 ; 惠良达. 溧阳派祖(10世) : (元明之际) 惠彝,字作周,行员七. 曾七公之子. 小一公7世孙. 下有二子: 惠子方,字仲縄,号湖屿 ; 惠子员,字仲规,号宜屿. 注 : 此谱包含派系繁杂. 各派昭穆亦不规则. 散居地 : 江苏省无锡县, 江阴县, 溧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马氏] [孟氏] 后王堤村姓氏族谱汇编 [1册]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公元2013年. 1册:插图, 肖像,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此谱编入马氏, 孟氏, 及其他姓氏. 多为马氏记事, 因始祖无考, 以现存坟地归属分8类,15位支祖. 马氏支祖: 马广全(康和, 荆滩等) ; 马金辛(对竹, 前王堤等) ; 马广寅(下庄) ; 马记明(瞿家原) ; 马玉珍(荆滩, 白家河等) ; 马付云(康和, 前坡等) ; 马来宝(汉峪, 瞿家原等) ; 马记龙(界头, 乔家庄等). 孟氏支祖: 孟士英(刘家庄, 秦家坡等) ; 孟尚元(苗家庄, 界头等) ; 孟尚忠(对竹) ; 孟尚贤(下庄,对竹等). 其他姓氏支祖: 苏玉资(前坡) ; 齐春生(康和, 后王堤等) ; 高俊峰(刘家庄) ; 郭铭忠(前王堤)...等. 散居地: 山西省汾西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
姜氏宗谱 [14卷,首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垂裕堂藏版, 2008年六修.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神农氏. 生于姜水,因姓姜氏. 始祖 : (明初) 姜鸿楚. 由江西饶州府迁麻城. 始迁祖(5世) : 姜宪,字福三,又字正辅,号碧岩. 由麻迁黄冈,居上伍乡. 宪公下四子 : 姜孟佐 ; 姜孟严,字仲七(居姜家湾) ; 姜孟春(居姜家畈) ; 姜孟辉. 佐, 辉二公同留祖居. 派祖(7世) : 姜琏. 孟严公之子. 琏公下五子 : 姜永奇 ; 姜永佐 ; 姜永佑 ; 姜永深 ; 姜永纲. 分为三, 五, 九甲. 三甲祖 : 姜永奇 ; 姜永佑. 五甲祖 : 姜永佐 ; 姜永深. 九甲祖 : 姜永纲.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姜氏宗谱 [14卷,首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垂裕堂藏版, 2008年六修.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神农氏. 生于姜水,因姓姜氏. 始祖 : (明初) 姜鸿楚. 由江西饶州府迁麻城. 始迁祖(5世) : 姜宪,字福三,又字正辅,号碧岩. 由麻迁黄冈,居上伍乡. 宪公下四子 : 姜孟佐 ; 姜孟严,字仲七(居姜家湾) ; 姜孟春(居姜家畈) ; 姜孟辉. 佐, 辉二公同留祖居. 派祖(7世) : 姜琏. 孟严公之子. 琏公下五子 : 姜永奇 ; 姜永佐 ; 姜永佑 ; 姜永深 ; 姜永纲. 分为三, 五, 九甲. 三甲祖 : 姜永奇 ; 姜永佑. 五甲祖 : 姜永佐 ; 姜永深. 九甲祖 : 姜永纲.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