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明朝 崇祯

崇祯

(年号)

崇祯(1628年—1644年)是明朝皇帝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崇祯是明朝的最后一个年号,共计17年。

朱由检于天启二年(1622年)九月被册封为信王。天启七年(1627年)即皇帝位。 内阁拟定的年号为“乾圣”、“兴福”、“咸嘉”、“崇贞”,朱由检圈定“崇贞”,并改为“贞”为“祯”。一说呈上的四个年号为“永昌”、“绍庆”、“咸宁”、“崇贞”。次年(1628年)改元。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京师,思宗自缢。李自成建立确立大顺,改年号为永昌;吴三桂则拥立朱慈烺为帝,改元义兴。

明朝灭亡之后,李氏朝鲜的士族出于反清情緖及小中华思想,在国中仍然使用崇祯年号,如崇祯纪元后八十三年(1710年)、崇祯后再癸丑(1733年)、崇祯纪元后四乙丑(1865年)等等,这被称作“崇祯纪元”。

崇祯简介资料
1628 年 - 1644 年
崇祯相关文献
都知道崇祯猜忌多疑而他却让崇祯信任到死
都知道崇祯猜忌多疑而他却让崇祯信任到死,崇祯帝生性多疑是出了名的,老对手皇太极借着这点搞死了有威胁的袁崇焕,明朝内阁
查看全文
明崇祯皇帝是怎么死的?崇祯是在煤山自尽的吗
明崇祯皇帝是怎么死的?崇祯是在煤山自尽的吗,清军的铁骑虎视眈眈地守候在山海关外,中原的砍杀声却越来越动地惊天。公元1
查看全文
崇祯皇帝怎么死的崇祯的妃嫔和女儿结局?
明思宗(明毅宗)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于1622年(天启二年)年被册封为信王。1627年-1644年在位,年号崇祯。即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节俭朴素,并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在位期间农民起义猖獗,关外清朝势大,已处于内忧外患交集的境地。网络配图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围攻京城。十八日晚,朱由检与贴身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也称万寿山,今北京石景山),远望着城外和彰义门一带的连天烽火,只是哀声长叹,徘徊无语,回宫后写下诏书,命成国公朱纯臣统领诸军和辅助太子朱慈烺。又命周皇后、袁贵妃和3个儿子入宫,简单叮嘱了儿子们几句,命太监将他们分别送往外戚家避藏。他又哭着对周皇后说:“你是国母,理应殉国。”周皇后也哭着说:“妾跟从你18年,陛下没有听过妾一句话,以致有今日。现在陛下命妾死
查看全文
崇祯历书
书籍历史修书缘由崇祯年间,使用的历书是元朝郭守敬等人编制的《授时历》,这部历书已施行了三百四十八年之久(于1281年实施,明朝立国后更名为《大统历》沿用),误差也逐渐增大。同时钦天监对1629年6月21日(崇祯二年五月乙酉朔)的日食预报明显错误,而礼部侍郎徐光启依据西法的预报却符合天象,徐光启等因势提出改历,遂得到批准。同年七月,礼部在宣武门内的首善书院开设历局,由徐光启督修历法。编纂过程在编纂过程中,历局聘请来华耶稣会的龙华民(意大利人,参与短期编制)、罗雅谷(葡萄牙人)、邓玉函(瑞士人,参与短期编制)、汤若望(日耳曼人)等人参与译书,编译或节译哥白尼、伽利略、第谷、开普勒等著名欧洲天文学家的著作。从崇祯二年到崇祯七年陆续编成书。颁行应用《崇祯历书》在1634年编完之后并没有立即颁行新历。新历的优劣之争一直持续了10年。在《明史·历志》中记录了发生过的8次中西天文学的较量,包括日食、月食...
查看全文
崇祯
大事记崇祯二年(1628年),己巳之变。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京师,思宗自缢。纪年参见中国年号索引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崇祯相关标签
明朝年号
1620年代中国政治
1640年代中国政治
1630年代中国政治
17世纪中国年号
崇祯
家族谱大览
陜川李氏世谱, 崇祯纪元后三辛巳三月
始祖:李开,西门,家族历史。
浏览:0
太学进士题名碑录 : (清顺治3(1646)丙戍至乾隆2(1737)丁巳, 明洪武4(1371)辛亥至崇祯16(1643)癸未)
原书: 清干隆丁巳(1737)续修重印本. 8册.
浏览:0
吴氏族谱 明朝崇祯后裔
吴氏族谱 明朝崇祯后裔
中华上下五千年,在这个历史的长河中我的先祖,占据了不可磨灭的一段时期,为中华古国的文明发展奠定了辉煌成就和丰功伟绩,也是汉人的最后一个朝代,明朝的开国皇帝朱洪武,字元章(原名重八)。所以如今有幸写上这一段荣耀的宗族历史篇章。 在我年少懵懂之时,爸爸总是在空闲的时候给我讲些家族历史故事,而每次我都听的很认真。但是搞不清楚历史故事年代和人物关系。直到学过历史后,才能慢慢的捋顺清楚历史故事的来龙去脉。于是对氏族演变和宗祖历史追溯更加感兴趣,每遇机会就向族人长辈们打听家族的历史,版本颇多但大至相同。 虽然本族姓吴,但家族长者一直口口相传一句口谕:朱吴一家!就是说我们这一支族脉原本姓朱,原因是朝代更迭,先祖逃难无奈之举才隐姓埋名,改朱姓吴。 据家族祖普考证明朝末代皇帝崇祯(朱由检)正是我的祖宗,相传在政治变革起义军功进明宫,明朝濒临灭亡之时,先祖在北京的景山上自缢,誓死不降以身殉国。时局动乱之际,崇祯帝的第三个皇子朱慈烔(后改姓吴孝字双全),跟从奶妈吴氏乔装布衣逃脱出城。拔山跃海奔赴故里蓬莱,自此以后我们的宗祖就改成奶妈的吴姓。 高祖朱孝跟随奶妈来到山东的登州府,现在的蓬莱南关窑房瞳东大路落脚,就是奶妈的故乡,自此就在这仙境般的滨海古城隐姓埋名安居生息。山东一直是风调雨顺物资富足。但天有不测风云,盛世恰逢大旱三年之久,庄家颗粒无收,尸横遍野,天灾人祸百姓只好举家逃荒各谋生路。 我的高祖吴玉相和吴姓族人长途跋涉北闯关东。来到了东南沿海一个北方小渔村叫青泥洼,就是现在的大连。然后一直北上来到千年古城复州县,现在的复州城镇。在城南选了一处风水宝地定居下来,具体位置不祥。过了几十年后又搬迁到了复州城西南60里的长兴岛,多年后迁岀岛外,就是我的岀生地孙家村。家谱记载到我这一辈已经是第十世耳孙,而家族的长支已有第十四世后人。吴姓家族男丁兴旺!但本支脉的吴氏族人都是背祖离乡(孙家村)在外发展,聚少离多,也可能是社会发展或许有祖坟风水的原因。愿宗亲各自安好,亲情永续。
浏览:0
吴氏族谱 明朝崇祯后裔
吴氏族谱 明朝崇祯后裔
浏览:0
陈氏族谱
陈氏族谱
浏览:0
庆阳李氏
庆阳李氏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