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蒙古札记

蒙古札记

您可以为此词条添加一条概述!
蒙古札记简介资料
蒙古札记相关文献
利玛窦中国札记
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二十二史札记
缘起题纲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赵翼辞官致仕,闲居无事,读书写书自娱,用笔记形式把资料记录,日积月累而成《二十二史札记》,编目以笔记条列方式按二十四史之先后分卷(其时旧唐书及旧五代史尚未列入正史,故称二十二史)。考据包括史记至明史等二十四史。题目大多标新立异,一针见血,如〈东汉诸帝多不永年〉、〈武后纳谏知人〉、〈明初文人多不仕〉、〈明初文字之祸〉的专题,又谓“《三国志》多回护”、“《宋史》事最详”。内容主要就二十四史的编撰(编撰过程、时间,史料来源、真伪)、体例(异同优劣)加以考据,兼论政事、制度、人物之优劣臧否。正史对映目录导引《二十二史札记》各卷之内容所对映之正史如下所列。内容特点《二十二史札记》的最大特点乃它采纳排比和归纳等方法解读历史、并采以史证史。对于史书上重大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及史实,以归纳法集合有关资料,作有系统的论述与客观评价。共有609题,题目大多标新立异。多着重经...
查看全文
博兹札记
内容博兹札记(SketchesbyBoz)的内容:OurparishScenesThoughtsaboutpeopleTales
查看全文
成语探源札记
作者:闫利军 成语是历史的产物,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表达运用起来,不但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含义丰富,能起到强烈的修辞作用。在我国,很多历史故事、诸子寓言、神话传说后来都形成了成语,像完璧归赵、叶公好龙、精卫填海,不但家喻户晓,而且屡见于典籍。中华的成语,是民族文化的菁华所在。 在“成语”这个词之前,有“成文”、“成言”的说法,如汉代蔡
查看全文
《裴注三国志》札记
今天研读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文,我们仍然会遇到许多的疑问。一是由于文本在流传过程中产生了讹误,有些误文更是隐藏得很深,至今未克校正;二是由于语言文字以及历史文化的变迁,给去古日远的读者造成了理解上的障碍。而近代以来发表出版的相当一批研究论著,已经做了大量的考释工作。当然,上述辨误考疑的工作,远远没有完结。拙文讨论之若干问题,所引《三国志》文句均据现行流通最广的陈乃乾校点本(下文简称“陈校本”中华书局,1959年版),所谓芹曝之说,尚希方家郢正。《魏志·钟毓传》:太和初,蜀相诸葛亮围祁山,明帝欲西征。某适按:《太平御览》卷二百二十一及《通志》卷一百十五作“明帝欲亲西征”。又本志《卫臻传》叙此事云:“帝欲自东征。”在意义和用法上,“自”与“亲”相同。又《吴志·陆瑁传》“孙权忿公孙渊之巧诈反复,欲亲征之。”句法同此。《魏志·王修传》: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以为主簿。某适按:“北海”下缺“相”字。...
查看全文
蒙古札记相关标签
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