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战国时期 堀秀政

堀秀政

堀秀政(1553年-1590年6月28日)是日本战国时代至安土桃山时代的武将和大名。父亲是堀秀重。通称久太郎

堀秀政简介资料
1553 年
1590年06月28日
相关人物
堀秀政相关文献
堀直政
生平在天文16年(1547年)于尾张中岛郡奥田庄出生。因为被交托在堀秀政的伯父兼一向宗僧人堀扫部太夫之下,于是与秀政一同度过童年时期。而堀扫部太夫吩咐二人,要跟随首先立下功绩一方,协力振兴家名,而因为秀政首先立下功绩,于是成为其家臣(不过有说法指出,这类逸话在加藤清正等其他武将亦有,因此应是创作)。秀政在13歳开始成为织田信长的小姓。而因为直政大秀政6岁,所以亦被认为在同时期应该是在信长配下。不过因为缺乏直政在信长配下时代的史料,可能是辅佐秀政而担任文官,负责处理行政工作。在‘宽永诸家系图传’中记载,在进攻伊贺龟甲城时,率领精兵首先登城而受到信长赞赏,在进攻伊势峰城时亦立下功绩。信长死后,与秀政一同在山崎之战、贱岳之战、小牧长久手之战、纪州征伐、四国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征伐中从军。特别是在天正11年(1583年)的贱岳之战中,持着十文字枪,夺去柴田胜家的金御币马印,并杀死小冢藤右卫门(‘...
查看全文
堀秀政
生平信长的侧近上茜部城迹堀秀政生诞之地碑(岐阜县岐阜市茜部本乡)在天文22年(1553年)于美浓国出生,家中长男。幼时由成为一向宗僧人的伯父堀扫部太夫和从兄弟奥田直政(后来的堀直政)一同养育。幼名菊千代。最初仕于大津长昌,接着仕于木下秀吉,在永禄8年(1565年)成为织田信长的小姓和侧近。16歳时担任将军足利义昭暂住的本圀寺的普请奉行等,负责各种奉行职,确立了侧近的地位。信长的侧近除了秀政以外,还有菅屋长赖、福富秀胜、大津长昌、矢部家定、长谷川秀一、万见重元等人。秀政渐渐从奉行职转移到战场上有活跃的表现。参加织田军主要的合战,在天正3年(1575年)参与讨伐越前的一向一揆。在天正5年(1577年)的纪州征伐离开信长的本阵,与佐久间信盛和羽柴秀吉等人一同率领一支部队。在翌年的有冈城之战中与万见、菅屋等人率领铁炮队。在天正7年(1579年)的安土宗论时与菅屋、长谷川等人担任奉行。在翌年(158...
查看全文
小出秀政
生平小出秀政出生地(爱知县名古屋市中村区中村)在天文9年(1540年)出生,家中长男。父亲政重是织田氏的家臣。仕于秀吉,后来领有和泉岸和田3万石。在庆长元年(1596年)被下赐丰臣姓。秀吉死前曾嘱咐秀政成为遗儿秀赖的辅佐,因此在庆长5年(1600年)的关原之战中与长男吉政一同加入西军并攻撃东军的细川幽斋守备的丹后国田边城(而且秀政还在大坂城与秀赖一起)。因此本来在战后应该受到处罚,但是因为次男秀家属于东军并在关原本战中相当活跃,于是成功保住所领。在庆长9年(1604年)死去。享年64岁。相关条目小出氏
查看全文
平手政秀
生平在信秀时代已经是重臣,主要负责财政和外交,亦擅长和歌、茶道,受到在天文2年(1533年)到访尾张国的山科言继赞赏。在天文12年(1543年)5月代表信秀上洛,为朝廷付出4千贯修补御所的费用,负责与朝廷的交涉活动。天文3年(1534年),在信长出生的同时成为其傅役,担任次席家老。天文16年(1547年),在信长的初阵中担当辅助角色。为了强化信秀一族在尾张织田氏中的竞争优势及地位,在翌年(1548年)协助主家与美浓的斋藤道三结盟,使信长与道三之女浓姬缔结婚姻。据说当时双方各怀心机,道三赌上了自己的爱女,希望能借由此桩婚姻实现夺取尾张一国的野心;而政秀则看准拥有道三这名岳父的撑腰,信长即能坐稳主家继承人的位子,并借此平息家中因信长荒诞行为而酝酿的反对声音。在三河的安城合战中率领援军救援织田信广。政秀对于被说成傻瓜、年轻的信长的荒诞行为始终感到忧心及愤慨,时常对信长劝谏,在信秀死去以及织田家中...
查看全文
堀秀村
生平因为继承城主之位时年纪尚幼,所以在家老樋口直房的辅佐下,出仕浅井长政,在元龟元年(1570年)的金崎之战后,浅井家与织田信长反目成仇,浅井家为防备织田家的来袭,新建长比、苅安两处城砦并交给堀秀村跟樋口直房镇守。但在织田家臣竹中重治的劝诱下,樋口直房接受其策反,并说动堀秀村一同改投织田家。堀秀村也在元龟二年(1571年)2月又劝降浅井家臣岛秀亲改投织田家。同年5月,浅井长政派遣家臣浅井井规进攻镰刃城,多得横山城守将木下藤吉郎及时驰援,堀秀村顺利击退浅井军(箕浦之战)。天正元年(1573年),在浅井家于小谷城之战灭亡后,堀秀村因功加封坂田郡6万石。但好景不常,在天正二年(1574年)时,越前一向一揆南下攻打近江时,负责防备木目城的樋口直房迅速放弃城池,带着妻子逃亡,而被织田信长怀疑跟一向一揆内通,命令羽柴秀吉逮捕樋口夫妇并处死。堀秀村作为樋口直房的主君,也遭到织田信长连坐处罚,没收了堀秀村...
查看全文
堀秀政相关标签
1553年出生
1590年逝世
堀氏
织丰政权大名
美浓国出身人物
战国武将
其他
家族谱大览
吴通政公房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光绪20[1894]五修. 存11册 : 插图,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本谱缺卷9. 卷1部分破损难阅. 抚建一世祖 : 吴宣,字守德,行一. 兢公七世孙,始居西蜀阆州巫锡山. 生吴纶 ; 吴经 ; 吴绍三子. 天福二年迁居临川石井, 再携纶, 绍二子徙南丰金斗窠. 经公居石井,为本谱之祖. 宜黄棠阴一世祖 : (宋) 吴竦,字敬文,行八. 宣公六世孙. 由彭泽迁宜黄仙桂乡之陂坪. 吴通政公房祖(14世) : (明) 吴余庆,字彦积,号斯白,行亮十一. 伯润公之子. 任明朝通政使司. 二传后分十六房. 通一房祖(16世) : (明) 吴拱辰,名天成. 派通一. 通二房祖 : 吴拱极,名天叙. 派通二. 通三公房祖 : 吴拱璇,名天秩. 派通三. 通四房祖 : 吴拱恒,名天常. 派通四. 通五房祖 : 吴拱明,名天伦. 派通五. 通六房祖 : 吴拱福,名天禄. 派通六. 通七房祖 : 吴拱璧,名天锡. 派通七. 通八房祖 : 吴拱政,名天祥. 派通八. 通九房祖 : 吴拱南,名天绶. 派通九. 通十房祖 : 吴拱辅,名天祐. 派通十. 通十一房祖 : 吴拱宁,名天健. 派通十一. 通十二房祖 : 吴拱宽,名天裕. 派通十二. 通十三房祖 : 吴拱廷,名天助. 派通十三. 通十四房祖 : 吴拱禄,名天爵. 派通十四. 通十五房祖 : 吴拱泰,名天民. 派通十五. 通十六房祖 : 吴拱命,名天祉. 派通十六. 延陵百字表 : 锡秉敷洪叙 自轩征懿良 钦崇仁克兆 允立直礽芳 惟任彝嘉重 尚思建则煌 守成先献永 中衍秀嗣昌 达显开宏佑 丕隆迪懋光 朝熙赝展采 家定国从劻 名尊因实亮 质葆益文章 久大昭贤业 真行继道常 有周延裕远 敦让作求长. 散居地 : 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 临川县, 南丰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吴氏宗谱. 谱序题 : 斯白公五修房谱.
浏览:0
吴通政公房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光绪20[1894]五修. 存11册 : 插图,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本谱缺卷9. 卷1部分破损难阅. 抚建一世祖 : 吴宣,字守德,行一. 兢公七世孙,始居西蜀阆州巫锡山. 生吴纶 ; 吴经 ; 吴绍三子. 天福二年迁居临川石井, 再携纶, 绍二子徙南丰金斗窠. 经公居石井,为本谱之祖. 宜黄棠阴一世祖 : (宋) 吴竦,字敬文,行八. 宣公六世孙. 由彭泽迁宜黄仙桂乡之陂坪. 吴通政公房祖(14世) : (明) 吴余庆,字彦积,号斯白,行亮十一. 伯润公之子. 任明朝通政使司. 二传后分十六房. 通一房祖(16世) : (明) 吴拱辰,名天成. 派通一. 通二房祖 : 吴拱极,名天叙. 派通二. 通三公房祖 : 吴拱璇,名天秩. 派通三. 通四房祖 : 吴拱恒,名天常. 派通四. 通五房祖 : 吴拱明,名天伦. 派通五. 通六房祖 : 吴拱福,名天禄. 派通六. 通七房祖 : 吴拱璧,名天锡. 派通七. 通八房祖 : 吴拱政,名天祥. 派通八. 通九房祖 : 吴拱南,名天绶. 派通九. 通十房祖 : 吴拱辅,名天祐. 派通十. 通十一房祖 : 吴拱宁,名天健. 派通十一. 通十二房祖 : 吴拱宽,名天裕. 派通十二. 通十三房祖 : 吴拱廷,名天助. 派通十三. 通十四房祖 : 吴拱禄,名天爵. 派通十四. 通十五房祖 : 吴拱泰,名天民. 派通十五. 通十六房祖 : 吴拱命,名天祉. 派通十六. 延陵百字表 : 锡秉敷洪叙 自轩征懿良 钦崇仁克兆 允立直礽芳 惟任彝嘉重 尚思建则煌 守成先献永 中衍秀嗣昌 达显开宏佑 丕隆迪懋光 朝熙赝展采 家定国从劻 名尊因实亮 质葆益文章 久大昭贤业 真行继道常 有周延裕远 敦让作求长. 散居地 : 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 临川县, 南丰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吴氏宗谱. 谱序题 : 斯白公五修房谱.
浏览:0
泰兴张氏政派琎支家乘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出版者不详], 2007重修.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主编张汉臣,1940年家谱中名伯达. 原谱12卷,含卷首. 受姓祖 : 张晖. 黄帝轩辕之第五子青阳之子. 因受命作弓正主祀弧星,遂以张为姓. 远祖 : (宋) 张横渠. 始迁祖: (宋) 张本真,字天爵,行一. 随父自河南徙泰兴. 本真公下派祖(5世) : 张贤,字公权,行一 ; 张介,字公廉,行二 ; 张政,字公中,行三 ; 张忠,字公良,号樵隐,行四. 贤公下支祖(6世) : 张瑜; 张稹. 介公下支祖(6世) : 张玫. 政公下支祖(6世) : 张珙,字世芳,行四 ; 张琎,字世伦,行七 ; 张珩,字世杰,号璞庵,行十 ; 张玮,字世文,行十一. 忠公下支祖(6世) : 张琳 ; 张珹. 琎公下房祖(7世) : 张育美,字廷质,行一 ; 张育材,字廷佐,行二 ; 张育庆,字廷善,行六 ; 张育和,字廷豫,行九 ; 张育厚,字廷载,行十一 ; 张育奇,字廷重,行十三. 散居地 : 江苏省泰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卷端题编目. 谱序题 : 泰邑张氏政派琎支重修家谱.
浏览:0
泰兴张氏政派琎支家乘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出版者不详], 2007重修.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主编张汉臣,1940年家谱中名伯达. 原谱12卷,含卷首. 受姓祖 : 张晖. 黄帝轩辕之第五子青阳之子. 因受命作弓正主祀弧星,遂以张为姓. 远祖 : (宋) 张横渠. 始迁祖: (宋) 张本真,字天爵,行一. 随父自河南徙泰兴. 本真公下派祖(5世) : 张贤,字公权,行一 ; 张介,字公廉,行二 ; 张政,字公中,行三 ; 张忠,字公良,号樵隐,行四. 贤公下支祖(6世) : 张瑜; 张稹. 介公下支祖(6世) : 张玫. 政公下支祖(6世) : 张珙,字世芳,行四 ; 张琎,字世伦,行七 ; 张珩,字世杰,号璞庵,行十 ; 张玮,字世文,行十一. 忠公下支祖(6世) : 张琳 ; 张珹. 琎公下房祖(7世) : 张育美,字廷质,行一 ; 张育材,字廷佐,行二 ; 张育庆,字廷善,行六 ; 张育和,字廷豫,行九 ; 张育厚,字廷载,行十一 ; 张育奇,字廷重,行十三. 散居地 : 江苏省泰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卷端题编目. 谱序题 : 泰邑张氏政派琎支重修家谱.
浏览:0
泰兴张氏政派琎支家乘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出版者不详], 2007重修.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主编张汉臣,1940年家谱中名伯达. 原谱12卷,含卷首. 受姓祖 : 张晖. 黄帝轩辕之第五子青阳之子. 因受命作弓正主祀弧星,遂以张为姓. 远祖 : (宋) 张横渠. 始迁祖: (宋) 张本真,字天爵,行一. 随父自河南徙泰兴. 本真公下派祖(5世) : 张贤,字公权,行一 ; 张介,字公廉,行二 ; 张政,字公中,行三 ; 张忠,字公良,号樵隐,行四. 贤公下支祖(6世) : 张瑜; 张稹. 介公下支祖(6世) : 张玫. 政公下支祖(6世) : 张珙,字世芳,行四 ; 张琎,字世伦,行七 ; 张珩,字世杰,号璞庵,行十 ; 张玮,字世文,行十一. 忠公下支祖(6世) : 张琳 ; 张珹. 琎公下房祖(7世) : 张育美,字廷质,行一 ; 张育材,字廷佐,行二 ; 张育庆,字廷善,行六 ; 张育和,字廷豫,行九 ; 张育厚,字廷载,行十一 ; 张育奇,字廷重,行十三. 散居地 : 江苏省泰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卷端题编目. 谱序题 : 泰邑张氏政派琎支重修家谱.
浏览:0
泰兴张氏政派琎支家乘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出版者不详], 2007重修.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主编张汉臣,1940年家谱中名伯达. 原谱12卷,含卷首. 受姓祖 : 张晖. 黄帝轩辕之第五子青阳之子. 因受命作弓正主祀弧星,遂以张为姓. 远祖 : (宋) 张横渠. 始迁祖: (宋) 张本真,字天爵,行一. 随父自河南徙泰兴. 本真公下派祖(5世) : 张贤,字公权,行一 ; 张介,字公廉,行二 ; 张政,字公中,行三 ; 张忠,字公良,号樵隐,行四. 贤公下支祖(6世) : 张瑜; 张稹. 介公下支祖(6世) : 张玫. 政公下支祖(6世) : 张珙,字世芳,行四 ; 张琎,字世伦,行七 ; 张珩,字世杰,号璞庵,行十 ; 张玮,字世文,行十一. 忠公下支祖(6世) : 张琳 ; 张珹. 琎公下房祖(7世) : 张育美,字廷质,行一 ; 张育材,字廷佐,行二 ; 张育庆,字廷善,行六 ; 张育和,字廷豫,行九 ; 张育厚,字廷载,行十一 ; 张育奇,字廷重,行十三. 散居地 : 江苏省泰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卷端题编目. 谱序题 : 泰邑张氏政派琎支重修家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