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宋朝 吕夏卿

吕夏卿

吕夏卿(1018年-1070年),字缙叔,宋代福建晋江县(今福建泉州)人。史学家。

天禧二年(1018年)生,自幼用功,“日诵数千言”,“闭门读书,亲朋罕见其面”,20岁时参加会试落选,得到翰林学士苏绅的赏识,说:“安有文章如此,而不为时用者!”。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授端州高要县(今广东)主簿,改江宁县尉,直秘阁同知礼院。

嘉祐八年(1063年),充史馆检修同起居注,知制诰,出知颍州(今安徽阜阳、颍上一带),染有怪疾,熙宁三年(1070年)卒于任上。吕夏卿墓葬位于惠安县白岩山麓(今属黄塘镇)。

皇祐元年(1049年)编修《新唐书》,负责宗室、宰相世系表,《宋史》称其“于《新唐书》最有功”。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亦称:“新书最佳者志、表,列传次之,本纪最下”。嘉祐五年(1060年)书成,迁直秘阁,同知礼院。收集大量碑刻和历代姓氏族谱,编纂《唐文献考》和《古今世系表》。撰有《新唐书纪志传义例》、《唐书直笔...

吕夏卿简介资料
1018 年
1070 年
吕夏卿相关文献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吕夏卿
吕夏卿(1015~1068年),字缙叔,泉州人,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生。庆历二年(1042年),吕夏卿和他的哥哥吕乔卿同榜登进士,他被任命为广南东路(今广东省)高要县主簿,又调任江南东路(今江苏省)江宁县尉。当时,宋祁、欧阳修正在编写《新唐书》,就推荐吕夏卿参加。吕夏卿对唐朝的历史有较深的研究,在编修《新唐书》的工作中,广泛搜集各种传记杂说数百家,折衷整比,取其精华。同时,搜集全国碑刻和历代姓氏族谱,分别编纂《唐文献考》和《古今世系表》二书,《新唐书》中的宗室、宰相两个世系表就是他首先创设的。《新唐书》工程浩繁,前后更换10多人,只有吕夏卿和范镇二人自始至终坚持17年,他为此撰写一本《新书纪志传例》;摘引宋祁、欧阳修在编写《新唐书》中的“繁文缺误”,他还撰写《唐书直笔新例》、《唐兵志》(3卷)和《唐文献信考》等书。《宋史》称赞吕夏卿“于《新唐书》最有功”。宋仁宗征求大臣对治理国家的...
查看全文
韦夏卿
查看全文
吕惠卿
生平吕惠卿生于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晋江县开建乡仁孝里西垵村(今属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吕惠卿幼年随父亲吕璹居住于泉州相公巷。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受到欧阳修、曾公亮、王安石等人的赏识。精明贤能,不畏权贵,极力推行变法,是“熙宁变法”的第二把交椅。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与司马光展开了辩论,以汉朝的制度沿革,驳倒司马光,取得重大胜利。熙宁七年(1074年),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吕惠卿临危受命,出任参知政事。吕惠卿在推行新法的同时,又与王安石子王雱同修《三经新义》。王安石称:“惠卿之贤,岂特今人,虽前世儒者,未易比也。学先王之道而能用者,独惠卿而已。”但他强迫百姓借贷青苖钱,又借故打击其他改革派官员。熙宁八年(1075年),邓绾等人攻击吕惠卿,吕惠卿罢政,在太原期间,整顿西北军,多次抵抗西夏的入侵。徽宗时,又受到蔡京等排挤。政和元年(11
查看全文
吕夏卿
注释^清乾隆《晋江县志》卷八^《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八之五三^《晋江县志》卷一二^《宋史·列传第九十》:“出知颍州,得奇疾,身体日缩,卒时才如小儿,年五十三。”^泉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泉州市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5:第一章人物传.ISBN7-5004-2700-X.^《苏魏公集》卷六六《吕舍人文集序》
查看全文
韦夏卿
唐朝高陵主簿、太子少保韦夏卿简介,韦夏卿写的诗有哪些?韦夏卿,字云客,杜陵人。父迢,检校都官郎中、岭南节度行军司马。夏卿与爱妻生下韦丛,多年后将韦丛许配给当时未曾有官名的元稹。夏卿苦学,大历中与弟正卿俱应制举,同时策入高等,授高陵主簿。累迁刑部员外郎。 简介 时久旱蝗,诏于郎官中选赤畿令,改奉天县令。以课最第一,转长安令。改吏部员外郎,转本司郎中,拜给事中
查看全文
吕夏卿相关标签
1070年逝世
1018年出生
泉州人
宋朝历史学家
庆历二年壬午科进士
历史学家
政府人物
历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