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明朝 明朝吏部尚书

明朝吏部尚书

明朝吏部尚书,常雅称天官冢宰冢宰太宰,为明朝六部中吏部的最高级长官,负责掌管官员的任免、封赏、考核等,正二品。14世纪中国的明朝吏部尚书,相当于当今白人西方的人事部长、人力资源部长等。

明朝吏部尚书中,既有蹇义、王直等一代名臣,亦有詹徽等谋权谄媚的官僚。永乐迁都后,明朝设置南京六部,“南京吏部尚书”以及其他五尚书等职位,多为虚衔,多为参赞机务或养清望闲职之所,重要性已无关政体本身。

相关人物
明朝吏部尚书相关文献
永乐吏部尚书王直
永乐吏部尚书王直,                             来源:庐陵王氏网   
查看全文
明代吏部尚书屠侨
明代吏部尚书屠侨,屠侨:字安卿,明代吏部尚书,K再从子也,正德六年进士,授御史巡视居庸诸关。武宗遣
查看全文
明朝吏部尚书
沿革明朝初期,朱元璋沿用元朝政体、设四部于中书省,分别掌管钱谷、礼仪、刑名、营造等事务。洪武元年,初设六部,各设置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主事等职位。尚书为正三品、侍郎正四品,郎中正五品,员外郎正六品,主事正七品。仍隶属中书省。洪武六年,各部设尚书两名、侍郎两名。吏部设总部、司勋、考功三属部,部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各二人。洪武十三年(1380年),因胡惟庸案,明太祖朱元璋罢黜宰相与中书省,并仿照《周官》六卿之制,直属六部,并各设尚书、侍郎各一名,唯独户部有两名侍郎。每部分四属部,吏部属部加司封。每属部设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寻增侍郎一人。洪武二十二年,改总部为选部。洪武二十九年,定为文选、验封、稽勋、考功四司并五部属,皆称清吏司。建文年间,改六部尚书为正一品,设左、右侍中,侍郎为正二品,并除去诸司清吏字。燕王朱棣即位明成祖后,恢复旧制。永乐元年,朱棣以北平为北京,置北京行部尚书...
查看全文
吏部尚书
沿革此职可追溯至曹魏,将汉朝的吏曹尚书改为吏部尚书,管理官员选拔、考核和任免。隋朝确立六部,吏部尚书成为六部尚书之首,唐武德元年(618年),因隋旧制。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改为司列太常伯。咸亨元年(670年),复为吏部尚书。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改为天官尚书。神龙元年(705年),复为吏部尚书。天宝二年(743年)三月二十七日。改为文部尚书。至德二载(757年)十二月十五日。复为吏部尚书。掌铨六品七品选。侍郎掌铨八品九品选。至景云元年(710年),宋璟为吏部尚书,始相通与侍郎分知,因为故事者也。至后代仍为常职。明朝废除宰相后,吏部尚书成为百官之首。吏部尚书名人晋朝谢安南朝萧子显隋朝虞庆则(开皇元年到开皇三年)韦世康(开皇三年到开皇七年,开皇十三年到开皇十五年)苏威(开皇十二年左右)牛弘(仁寿年间、大业二年之后)唐朝封德彝长孙无忌褚遂良宋璟明朝杨一清高拱清朝参见吏部:吏部侍郎尚...
查看全文
清朝吏部尚书列表
吏部满尚书吏部汉尚书吏部尚书光绪三十二年九月二十日(1906年11月6日)改组,次日全部任命,各部各设尚书一员,不分满汉。相关条目明朝吏部尚书参考文献《清史稿》卷一百七十八至一百九十六·部院大臣年表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一册·部院大臣年表
查看全文
明朝吏部尚书相关标签
明朝吏部尚书
正二品 (明朝)
政府人物
家族谱大览
[白氏]尚书世家: 二编:[河北南宫]
[白氏]尚书世家: 二编:[河北南宫]
始祖进忠,祖籍磁州,先世因避乱而徙居关外隆庆州(今延庆),进忠因元末乱而徙居京师真定府南宫县贾塔村。其孙圭任明兵部尚书,圭次子钺,又为礼部尚书,故曰尚书世家。编一文史资料载大事记、圣旨、祭谕、志铭、传记、艺文、轶闻等。编二世系谱牒载姓氏起源与堂号、族规家训、排行、世系、契约、诉状、跋等。
浏览:0
任氏家谱 _ 礼部尚书以文华殿大学士任公宗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11. 全1册(264页) : 世系表. 一世祖 : (明) 任昂. 洪武间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 昂公下二子 : 任福昌(大老) ; 任福寿(二老). 大老派下五子 : 任裕 ; 任信 ; 任茂 ; 任宗浩 ; 任宗明. 二老派下四子 : 任祖恩 ; 任宗祝 ; 任宗全 ; 任谅. 排辈字(12-51世) : 位育中和新 修齐诚正先 守常明性道 行义光德安 利民有宗旨 健身可延年 发奋大业造 伟功尚书传. 散居地 : 河南省荥阳县, 新密市(原称密县), 广武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名页题 : 礼部尚书以文华殿大学士任公宗卷. 书脊题 : 任氏家谱.
浏览:100
9.王氏宗谱, 9, 卷8-10: 世系 三甲 封汗 13世如丑公起 三甲 吏部公四分 封权 13世 如琰公起 泰州 旻公十甲 宝公 13世如珍公起, 2002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孝友堂, 公元2002年八修. 27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以简体字编写. 受姓祖 : 宗敬公. 时人号曰王家子,遂以为姓. 琅琊郡始祖 : 王元. 宗敬公17世孙. 避难迁琅琊阜虞,后徙居临沂. 祁门始祖 : (唐) 王璧,字大献. 宗敬公47世孙. 由杭定居新安祁门苦竹港. 黄冈始祖(1世) : (明初) 王省三,原讳舜二,字尧卿. 璧公之18世孙. 由江西乐平迁楚之黄冈县后上伍重里久昌村,今新洲利子河. 派祖(2世) : 王德甫(一甲祖) ; 王明甫 ; 王圣甫. 皆省三公之子. 德甫公传二子(3世) : 王宗三 ; 王宗十. 下分四支(5世) : 王思聪 ; 王思诚 ; 王思富 ; 王思宪(子孙迁罗田,蕲水等地). 明甫公传一子(3世) : 王宗八. 下传五子 : 王仲贤(六九甲祖) ; 王仲斌 ; 王仲德 ; 王仲先 ; 王仲贵(十一甲祖). 圣甫公生二子(3世) : 王宗七(七甲祖) ; 王宗九(迁德安府). 宗七公生三子(4世) : 王仲清 ; 王仲和 ; 王仲义. 仲贤公生七子(4世) : 王思慧 ; 王思玉 ; 王思用 ; 王思让 ; 王思节 ; 王思雄 ; 王思豹. 慧公玉公用公让公等支后裔为六甲. 雄公豹公等后裔为九甲. 仲斌公生三子(5世) : 王思忠(五甲祖) ; 王思恭(八甲祖) ; 王思旻. 仲清公下支祖(5世) : 王思虎 ; 王思道 ; 王思海. 思忠公生四子(6世) : 王文道 ; 王文进 ; 王文述 ; 王文学,字师岩. 思恭公生三子(6世) : 王文通 ; 王文达(止) ; 王文暹,号晓庐. 思旻公生五子(6世) : 王文征 ; 王文瑞 ; 王文凯,号松坡 ; 王文宽,号菊坡(十甲祖) ; 王文奎,字时曜,号竹坡. 征公瑞公凯公奎公之裔为三甲. 思节公下房祖(8世) : 王廷栋 ; 王廷梓 ; 王廷柱 ; 王廷柳 ; 王廷格 ; 王廷采. 栋公柳公之裔为六甲, 梓公柱公格公之裔为九甲. 右系吏部南墩公派行 : 省甫宗仲思 文独廷同追 一封如养子 家世出尊师. 右系雪洲公续派行 : 性成元善资 品亨道化宜 保合太和中 含宏光大禧. 右系爚斋公续派行 : 德厚自培基 宣仁福履绥 燕翼昌言则 显佑令申之.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麻城县, 新洲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目录题 : 黄冈赤膊龙王氏宗谱
浏览:100
26.任氏宗谱, 26, 卷20: 尚干,尚书二公支系, 1370-2014
原书: [出版第不详] : 五知堂藏, 2014年续修. 26册 : 插图(部分彩色),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始迁祖 : (元明之际) 任显,字文鉴 ; 任朝俸,字耀如. 兄弟二人明初自豫章鄱阳徙楚黄. 文鉴公下三子 : 任光祖 ; 任光国 ; 任光宗. 子孙析置任家墩,江夏招贤里,河南畈,吉毛湖南岸,三里桥 ; 及四川省等地. 文鉴公下派祖(6世) : 任天秩(光祖裔) ; 任天爵(光国裔) ; 任天哲 ; 任天琳 ; 任天祥 ; 任天叙(四公皆为光宗裔). 天秩公下三分祖(9世) : 任忠,字贞仲 ; 任恕,字重民 ; 任惠,字养民. 恕公下五子 : 任士模,字公毕(长房) ; 任明基,字公衔(二房) ; 任麟,字皇任(三房) ; 任士材,字普须(四房) ; 任启师,字复若(五房). 惠公下五子 : 任士极,字维皇(长房) ; 任士梅,字春先(二房) ; 任士柱,字抵若(三房) ; 任士桢,字维国(四房) ; 任士祝,字韶若(五房,后迁河南不详). 朝俸公下三子 : 任光策,字宗仁 ; 任光第,字宗俊 ; 任光简,字宗杰. 子孙析置任家河,富家渡,黄龙岗,及任家榨等地. 朝俸公下派祖(9世) : 任尚节 ; 任添仕 ; 任尚尧 ; 任尚志 ; 任尚舞,原名庭凤 ; 任尚簠,字绍泰 ; 任尚富 ; 任尚元 ; 任尚古 ; 任尚义 ; 任尚位 ; 任尚胤 ; 任尚干 ; 任尚书..等. 文鉴公派辈行(2至18世) : 光守洪以天 希国*士(明)之 封万(可)世(开)立(继) 敬祖本. *为单名辈. 朝俸公派辈行(2至9世) : 光大万奉 定朝仲尚. 合派语(19世起) : 庭选家骥 曰惟贤良 辉先裕后 大典遐昌. 派序 : 敬祖本厚 忠朝声扬 学遵洙泗 绩效明良 永辉先绪 衍祚隆昌. 散居地 : 湖北省新洲县, 黄冈县 ; 及四川省云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吴氏族谱 明朝崇祯后裔
吴氏族谱 明朝崇祯后裔
中华上下五千年,在这个历史的长河中我的先祖,占据了不可磨灭的一段时期,为中华古国的文明发展奠定了辉煌成就和丰功伟绩,也是汉人的最后一个朝代,明朝的开国皇帝朱洪武,字元章(原名重八)。所以如今有幸写上这一段荣耀的宗族历史篇章。 在我年少懵懂之时,爸爸总是在空闲的时候给我讲些家族历史故事,而每次我都听的很认真。但是搞不清楚历史故事年代和人物关系。直到学过历史后,才能慢慢的捋顺清楚历史故事的来龙去脉。于是对氏族演变和宗祖历史追溯更加感兴趣,每遇机会就向族人长辈们打听家族的历史,版本颇多但大至相同。 虽然本族姓吴,但家族长者一直口口相传一句口谕:朱吴一家!就是说我们这一支族脉原本姓朱,原因是朝代更迭,先祖逃难无奈之举才隐姓埋名,改朱姓吴。 据家族祖普考证明朝末代皇帝崇祯(朱由检)正是我的祖宗,相传在政治变革起义军功进明宫,明朝濒临灭亡之时,先祖在北京的景山上自缢,誓死不降以身殉国。时局动乱之际,崇祯帝的第三个皇子朱慈烔(后改姓吴孝字双全),跟从奶妈吴氏乔装布衣逃脱出城。拔山跃海奔赴故里蓬莱,自此以后我们的宗祖就改成奶妈的吴姓。 高祖朱孝跟随奶妈来到山东的登州府,现在的蓬莱南关窑房瞳东大路落脚,就是奶妈的故乡,自此就在这仙境般的滨海古城隐姓埋名安居生息。山东一直是风调雨顺物资富足。但天有不测风云,盛世恰逢大旱三年之久,庄家颗粒无收,尸横遍野,天灾人祸百姓只好举家逃荒各谋生路。 我的高祖吴玉相和吴姓族人长途跋涉北闯关东。来到了东南沿海一个北方小渔村叫青泥洼,就是现在的大连。然后一直北上来到千年古城复州县,现在的复州城镇。在城南选了一处风水宝地定居下来,具体位置不祥。过了几十年后又搬迁到了复州城西南60里的长兴岛,多年后迁岀岛外,就是我的岀生地孙家村。家谱记载到我这一辈已经是第十世耳孙,而家族的长支已有第十四世后人。吴姓家族男丁兴旺!但本支脉的吴氏族人都是背祖离乡(孙家村)在外发展,聚少离多,也可能是社会发展或许有祖坟风水的原因。愿宗亲各自安好,亲情永续。
浏览:0
东李宗谱尚书博士石门支派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桂坡李氏石门支派族谱续谱小组, 2004年重修.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东阳始迁祖 : (北宋) 李舍,行三. 由睦州(今建德)徙居东阳吴宁. 生三子: 李伸 ; 李牙 ; 李景. 桂坡始迁祖(5世):(北宋) 李侃,字晋卿,行三一. 晧公四子. 仕大中大夫. 自邑之南门迁东北隅之桂坡. 后分三宅: 后宅, 西宅, 东宅, 仍居南门者为南宅. 生三子: 李大有 ; 李大同 ; 李大璞. 博士派祖(6世):(南宋) 李大有,字谦仲,行百十. 由司农簿改太常簿迁博士,后裔为后宅博士派. 生四子: 李自勉 ; 李自道 ; 李自得 ; 李自修. 尚书派祖(6世) : 李大同,字从仲,行百十二,号蜗室老人. 登进士累官工部尚书,后裔为西宅尚书派. 生一子: 李自立. 学士派祖(6世) : 李大璞,字韫仲,行百二十. 赠翰林侍讲学士,后裔为东宅学士派. 生二子: 李资深 ; 李鼎. 石门始迁祖(10世) : (元) 李惠,字公泽,行巽廿八,号适庵. 光远公四子. 系尚书派裔. 辞官不赴,隐居石门. 生二子: 李觌 ; 李觐. 五房派祖(18世) : (明) 李有清,字正一,行泰二. 生七子: 李时有(仁房) ; 李时壮(义房) ; 李时杰 ; 李时满(礼房) ; 李时能(智房) ; 李时贤(信房) ; 李时良. 排行字(6世起):百千万升巽 怡全徽复临恒 履泰谦豫益随 丰艮震咸孚萃 乾坤济渐同家. 散居地 : 浙江省金华市, 东阳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