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清代 恽毓鼎

恽毓鼎

恽毓鼎(1862年-1917年),字薇孙,一字澄斋,顺天府大兴人。恽光宸孙。

籍贯江苏常州。光绪十五年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六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1897年)官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讲。与法国学者铎尔孟有深厚的友谊。1912年以后,以遗老自居。著有《恽毓鼎澄斋日记》一书约一百二十万字,恽毓鼎居官二十三载,对清季历次重大事件,均有目击亲历,史家戴逸对此书有高度评价,史晓风曾整理《恽毓鼎澄斋日记》。另有《崇陵传信录》。

恽毓鼎简介资料
1862 年
1917 年
恽毓鼎相关文献
栾恽
栾恽,栾恽:明朝永乐年间举人,官至通政使,正德十四年,(公元一四四九年),英宗北伐瓦剌
查看全文
江苏省-常州-天宁恽毓巽
恽毓巽(1872~1904),字季庵,号艾斋,武进人。出生官宦家庭,居区境内长生巷。自小专心制艺,把前途寄托在科举上。光绪十九年(1893年)举人。嗣后两次会试未中,心灰意冷,在家读书授徒为业。后家人为他捐了个“中书舍人”的头衔,但他专心对春秋《左传》中的舆地、官制、谥法进行研究,写有《春秋地名考异》、《春秋卿大夫世系谱》、《春秋卿大夫谥法考》等著作。他擅长诗词,其词很有造诣。遗作《剪红词》,由其兄于宣统三年(1911年)在京校刻行世,另遗《剪红诗草》手稿及《思恒室日记》残稿10余册,内诗“毗陵?”、“常州十景”,反映了常州的民俗风情和古城景色,是研究常州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因不得志,而朋辈盛宣怀、董康等都飞黄腾达,成天郁郁寡欢而早逝。
查看全文
北京市-大兴区恽毓嘉
恽毓嘉(1859—1919),晚清翰林、官员,字孟乐,号苏斋,顺天府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区)人,原籍江苏武进。光绪十八年(1892年)壬辰科二甲第一名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福建延平知府。与恽毓鼎同著《李氏历代与地沿革图校勘记》。
查看全文
李恽
唐宪宗第二子、澧王李恽简介,李恽为什么没能被封为储君?唐宪宗第二子,封澧王。 正史并没有记载澧王李恽的生年,不过根据他的哥哥惠昭太子李宁生年(792),以及三弟穆宗李宥的生年(795),可以断定澧王李恽生于792-795年之间,卒于820年。 元和七年,惠昭太子去世,唐宪宗因澧王年长,后宫之中有很多内助,本想封他为储君。却因翰林学士崔群进言,而封遂王(穆宗)为储君。----《旧唐书·崔群传》
查看全文
夏恽
夏恽(?—189),东汉宦官,十常侍之一。《三国演义》载:后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帝尊信张让,呼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十常侍指中国古代东汉(公元25年—220年)灵帝时操纵政权的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等十二个宦官。他们都任职中常侍。汉灵帝时的宦官集团,人称“十常侍”,其首领是张让和赵忠。他们玩小皇帝于股掌之上,以至灵帝称“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十常侍自己横征暴敛,卖官鬻爵,他们的父兄子弟遍布天下,横行乡里,祸害百姓,无官敢管。人民不堪剥削、压迫,纷纷起来反抗。当时一些比较清醒的官吏,已看出宦官集团的黑暗腐败,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形势。郎中张钧在给皇帝的奏章中明白指出,黄巾起义是外戚宦官专权逼出来的,他说:“张角所以能兴兵作乱,万人所以乐附之者...
查看全文
恽毓鼎相关标签
北京人
1862年出生
清朝翰林院侍讲学士
光绪十五年己丑科进士
恽姓
1917年逝世
毗陵恽氏
清朝庶吉士
政府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