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明朝 赵参鲁

赵参鲁

赵参鲁(1537年-1609年),字宗传,号心堂,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隆庆五年(1571年)登辛未科进士。选庶吉士,改户科给事中。万历初年(1573年)降职为高安典史。迁饶州推官,擢福建提学佥事。历南京太常寺卿。张居正死后后,经孙继先举荐,恢复官职,万历十七年(1589年),以右副都御史任福建巡抚,期间严申海禁,捕杀与倭寇勾结的商人。后迁大理寺卿,召为刑部左侍郎,又改兵部、吏部。累加封太子太保。卒谥端简

赵参鲁简介资料
1537 年
1609 年
相关人物
赵参鲁相关文献
瞿参
瞿参[唐]宪宗时人。工书,元和(八○六至八二○)中尝书唐江陵府一圣金刚神碑。《金石略》
查看全文
赵参鲁
参考文献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点校本《福建省志》,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1992年。
查看全文
曹参
生平早年生活早年为秦朝沛县狱掾,即管理监狱的小吏(可能为典狱长),但已相当出名,萧何为曹参上司(主吏),刘邦属押解犯人之官吏(亭长),为其下属。曹参与汉高祖刘邦、萧何、樊哙皆为沛县人,但萧、曹二人已当上官吏,县中多有好名声,刘、樊二人之地位相当于地痞,在乡里父老眼中地位大有不同。反秦战事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陈胜与吴广发动大泽起义反秦,各地均出现响应者。萧何和曹参、樊哙、周勃等沛县人聚集商议应如何面对。沛县县令原本听从萧何、曹参的意见,认为应该从天下大势追随陈胜、吴广,不料却马上反悔,打算将萧、曹二人以反贼之名逮捕献给秦国官员。此时,刘邦已纵放囚犯反秦起义,萧、曹二人、沛县父老与刘邦里应外合,将沛县县令杀死,正式宣布沛县加入反秦大旗下。刘邦在沛县起义反秦后,萧、曹二人有所顾忌,礼让不肯当反抗军首领,乡中父老掷筊认为刘邦最适,因此曹参反担任刘邦的侍从官“中涓”,辅佐刘邦起义。与章邯的...
查看全文
参宿
星官参宿有星官7个。古代参宿只包括猎户腰带的三颗星,又称将军星。所谓“三星高照,新年来到”,当夜晚八点钟左右看见三星高挂南天,正是中国春节之时。后来才加上肩足四星成为现在的参宿。参见猎户座参宿四参宿七阿陀罗
查看全文
赵伯鲁
简介赵简子以伯鲁资质平庸,不足以当重任,便立庶子赵无恤为储君,赵无恤就是赵襄子。赵襄子愧于宗法,认为自己应该还位于兄长的后代,便以伯鲁的儿子赵周为嗣,封为代成君。代成君早死,又立代成君子赵浣为储君。赵襄子死后,赵浣承袭赵襄子担任赵氏的领袖——赵献子。参考资料司马迁.赵世家.史记.西汉.
查看全文
赵参鲁相关标签
明朝典史
明朝福建巡抚
明朝吏部侍郎
谥端简
明朝户科给事中
明朝兵部侍郎
明朝大理寺卿
明朝太子太保
1609年逝世
鄞县人
赵姓
1537年出生
明朝太常寺卿
隆庆五年辛未科进士
明朝右副都御史
明朝推官
明朝刑部侍郎
明朝庶吉士
政府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