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西方要纪》,又题为《御览西方要纪》,系利类思(原名Ludovico Buglio, 1606–82年)、安文思(原名Gabriel de Magalhães, 1609–77年) 及南怀仁 (原名Ferdinand Verbiest, 1623–88年) 三人合撰。利类思意大利人,耶稣会传教士,又是一位数学家及神学家。明崇祯十年(1637年)东渡来华, 在四川、福建、江西及江南各地传教。安文思,葡萄牙人,于崇祯十三年(1640年)来华。流寇张献忠作乱四川时,利类思和安文思两人被掳,几遭杀戮。1647年张献忠被灭,两人而为清兵所获,次年随军晋京。短期入狱后,幸获自由,继续传教。不久,在康熙年间利类思、安文思和另外几位传教士由于中国官员杨光先兴起历狱再次入狱。后来幸获昭雪。《西方要纪》乃利类思、安文思及南怀仁三人于1669年奉康熙命所作,因清帝欲向他们了解西方习惯和方法。...
西方要纪相关文献
《读史方舆纪要》介绍
《读史方舆纪要》介绍,中国清初历史地理、军事地理名著。全书共130卷,舆地要览图36幅,沿革表35
西方逻辑史研究始于19世纪
西方逻辑史研究始于19世纪
,作者: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朱建平西方逻辑史的研究以19世纪为分界
西方逻辑史研究始于19世纪
西方逻辑史研究始于19世纪
,作者: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朱建平西方逻辑史的研究以19世纪为分界
戚氏会议纪要
戚氏会议纪要,内容首届中华戚氏宗亲联谊会暨中华戚氏文化研讨会会议纪要作者:中华戚氏宗亲联谊会录
读史方舆纪要
成书过程顺治十六年(1659年),顾祖禹开始著述,以二十一史为基本文献,结合方志,旁及稗官野史,康熙十三年(1674年),投靠耿精忠,却没有被接受,只得返回故里继续著作,康熙年间应徐干学之聘,参与《大清一统志》的编修,此期间利用工作之便,遍阅徐家藏书,为《读史方舆纪要》的修撰累积大量的资料。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终于完成此书。内容《读史方舆纪要》前九卷记述历代王朝的盛衰兴亡,内容包括历代州域,中间的一百十四卷,专记明代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及所属府州县的疆域、沿革等,包括河渠、食货、屯田、马政、盐铁等,并记载其地发生的历史事件。如卷六十六称四川省:“志称蜀川土沃民殷,货贝充溢,自秦汉以来,迄于南宋,赋税皆为天下最。”还有“川渎异同”六卷,专叙禹贡山川。最后有《分野》一卷。另附《舆图要览》四卷,有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九边、黄河、海运、漕运及朝鲜、安南等图,“以显书之脉络”。此书集明代以前历史地理...
西方要纪相关标签
历史 & 地理
地理 & 旅行
欧洲的地理和在欧洲旅游
描述和旅行
风俗礼仪
东方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