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族谱
查阅族谱
我的家谱
常见问题
修谱
编修族谱
族谱体例
家庭谱制作
头条
姓氏头条
历史文化
人物百科
姓氏文化
族谱知识
导读专栏
专题知识
姓氏
姓氏百科
中华姓氏网
百家姓
家族圈
家庭树
寻根
历史
历史词条
历史上的今天
问答
应用
老黄历
周公解梦
网上祭拜
APP下载
登录/注册
置顶
词条
三国时期
孙资
孙资
孙资
(?-251年),字
彦龙
,太原人,三国时代魏国权臣,在《三国志》中的事迹多合并于刘放传,另有《孙资别传》。
孙资简介资料
死亡时间
251 年
相关人物
祖孙
孙楚
举荐
贾逵
孙资相关文献
伍远资
伍远资 ,伍远资先生,字伍竹,号潜深,一九00年十月出生石井,一九二0年毕业于集美师范,毕
查看全文
三国时期曹魏重臣孙资简介孙资生平经历的事情有哪些
三国时期曹魏重臣孙资简介孙资生平经历的事情有哪些,孙资(?—251年),字彦龙。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人。三国时期曹魏重臣。
查看全文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孙资
孙资(?-251),字彦龙,汉末太原郡中都(今平遥)人。三国时魏国重臣。三岁丧双亲,由兄嫂抚养成人。长成后入太学,同郡人王允赏识其博学多才,举荐为县令。东汉建安十八年(213),曹操胁汉献帝封己为魏公,建置官属,以沛郡人刘放与孙资并为秘书郎,掌管机要文书,倚为左右和耳目。建安廿一年(216),曹操进为魏王,刘、孙二人仍掌文书事务,后分别为左右丞,负责朝廷尚书省日常事务。曹丕继父任,谋篡汉,孙、刘为其得力心腹。魏国建立,曹丕称帝,即改秘书省为中书省,因孙、刘二人资历相当,遂任刘为中书监,孙任中书令。监居令前,但监令地位同班,共同执掌朝政,开中书省长官为宰相之先河。自魏文帝黄初元年(220)至魏明帝景初二年(238),孙资与刘放掌权几近二十年,尤其是明帝在位的十余年间,处理日常政务、出师用兵等大小事,都由他们二人亲管。朝廷决议大事,也经常让他俩决断是非,择定而行。齐王曹芳登位,次年改元正始(2...
查看全文
孙资
生平早年事迹孙资三岁丧父母,由兄嫂抚养长大。自幼聪慧,博览群书,为同郡王允赏识。曹操担任司空时曾征辟孙资,但适逢兄长被杀,孙资手刃仇家随后避祸河东,因此不应命。之后接受友人贾逵的劝说出仕,初任计吏,后曹操上表任命为尚书郎,但孙资以家境困难回到河东。魏国建立后,主要职称为中书监,与中书令刘放一同掌管机密,颇受曹丕、曹叡宠幸,爵位则略低于刘放。以守为攻228年诸葛亮北伐,曹叡听从群臣的意见,打算进军南郑讨伐蜀汉,于是询问孙资,孙资认为攻伐蜀汉的道路险阻,南方又受到以长江为天险的吴国牵制,必定会带来大量的消耗,因此不如命大将据守险要,几年下来魏国便日益强盛,而吴、蜀只得坐以待毙,于是曹叡听从孙资的建议。对吴策略当时吴人彭绮在江南作乱,有人认为趁机讨伐吴国必定能有所战绩,孙资却认为,依据过去曹丕与吴国反贼联手,却无法攻下仅有一千多守军的江陵,推断彭绮对吴国不会是威胁,因此不建议曹叡伐吴。不久后彭绮...
查看全文
资(zī)姓
资(zī)姓【摘要】资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风俗通·姓氏篇》。〔姓源〕其姓源自以地名为姓。黄帝的后裔有采邑在益州资中的,其后裔遂以采邑所在地资中的资为姓。〔郡望〕资姓的郡望有南阳郡、会稽郡。南阳郡,战国时秦置。治所宛县,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名人〕《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资氏1例。《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收录1例。资姓的历史名人汉代有资成,陈留人;明代有资金、资高,皆云南人,又有资颐,担任过临桂知县。〔供橱〕资姓祖宗神位供奉在大槐树祭祖堂八号供橱。
查看全文
孙资相关标签
生年不详
曹魏政治人物
251年逝世
孙姓
政府人物
家族谱大览
孙氏族谱[按编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9[1940]年五修, 济南鸿丰印刷所承印. 9册: 世系表. 平阴始迁祖(1世): (明) 孙好古. 由武城迁居平阴城北三十里永宁乡. 好古公派下支祖(5世): (明) 孙德温 ; 孙德良 ; 孙德恭. 命名字例: 怡建郁懋承 宗祚诲培荣 立名传继广 孝友启家声. 散居地: 山东省平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孙氏族谱[按编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9[1940]年五修, 济南鸿丰印刷所承印. 9册: 世系表. 平阴始迁祖(1世): (明) 孙好古. 由武城迁居平阴城北三十里永宁乡. 好古公派下支祖(5世): (明) 孙德温 ; 孙德良 ; 孙德恭. 命名字例: 怡建郁懋承 宗祚诲培荣 立名传继广 孝友启家声. 散居地: 山东省平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孙氏族谱 三十八卷首二卷又首一卷末二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富春堂刊, 民国31[1942]. 存29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中国湖北省图书馆. 受姓祖 : 书,字子占. 无宇之子. 齐大夫,伐莒有功,赐姓孙,食采于乐安. 始祖 : (明) 孙辽阳,讳隆五. 本籍富春,先徙江西鄱阳,再迁皖潜. 辽阳公下三子 : 孙胜一(迁舒城) ; 孙胜二(居潜邑) ; 孙胜三(迁桐城). 此谱为胜二公下谱系. 派祖(5世) : 孙永贤,字禄颐 ; 孙永嵩,字维岳 ; 孙永振. 嵩公下四子 : (明) 孙庭兰 ; 孙庭华,字廷美,号凤三 ; 孙庭芳 ; 孙庭茂,字季盛. 怀宁一世祖 : 孙福贵,讳隆八. 福贵公下二子 : 孙泽远,原名庆远 ; 孙泽达,原名庆达.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首下, 卷2, 6-8, 11, 19, 26, 28-33, 38. 共缺15卷, 且部分卷数破损难阅. 散居地 : 安徽省潜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孙氏宗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82年重修. 5册: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壶山始祖 : 孙子朋,字宗友,号隐峰,行坤九. 天匕公长子. 自乌巢桥即龙首徙居麻埠西溪壶山. 分房祖(7世) : 孙元谦,字伯益,行丹十一. 生二子 : 孙可观,字彦光,行宁廿二 ; 孙可久,字彦则,行宁廿三. 二传分仁,义,礼,智四房. 仁房派祖(9世) : 孙景信,字善赏,号龟山,行永六. 可观公长子. 义房派祖(9世) : 孙景敏,字善学,号乐善,行永九. 可久公长子. 礼房派祖(9世) : 孙景惠,字善民,号桂屿,行永十一. 可观公次子. 智房派祖(9世) : 孙景让,字善升,号西崖,行永十三. 可久公次子. 名类 : 子泰天志性 庚亢可景仁 公汝良惠亢 仲学思孔孟 继世邦家国 清朝历九卿 上廷明广远 延照发昌荣. 字类 : 宗大德道心 守伯彦善伟 存崇守魁明 承以叔文振 君方广匡希 如时一从允 世次元维孝 天高义可钦. 行类 : 坤玄黄百明 亿丹宁永诜 洪元亨利贞 富贵绳祖武 博厚正直平 昌隆全盛庆 千载祥开衲 纯禧迈运新.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嘉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永嘉西溪巽泽壶山孙氏宗谱
浏览:0
孙氏族谱 三十八卷首二卷又首一卷末二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富春堂刊, 民国31[1942]. 存29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中国湖北省图书馆. 受姓祖 : 书,字子占. 无宇之子. 齐大夫,伐莒有功,赐姓孙,食采于乐安. 始祖 : (明) 孙辽阳,讳隆五. 本籍富春,先徙江西鄱阳,再迁皖潜. 辽阳公下三子 : 孙胜一(迁舒城) ; 孙胜二(居潜邑) ; 孙胜三(迁桐城). 此谱为胜二公下谱系. 派祖(5世) : 孙永贤,字禄颐 ; 孙永嵩,字维岳 ; 孙永振. 嵩公下四子 : (明) 孙庭兰 ; 孙庭华,字廷美,号凤三 ; 孙庭芳 ; 孙庭茂,字季盛. 怀宁一世祖 : 孙福贵,讳隆八. 福贵公下二子 : 孙泽远,原名庆远 ; 孙泽达,原名庆达.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首下, 卷2, 6-8, 11, 19, 26, 28-33, 38. 共缺15卷, 且部分卷数破损难阅. 散居地 : 安徽省潜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封邱孙氏族谱 [残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封邱孙氏家族第5次续修工作委员会, 2004年. 存1册 : 插图, 地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 此谱不全. 目录记有六大支祖资料, 实际只有长, 二, 三祖世系资料. 字派从16世起统一续用. 受姓祖 : 书,字子占. 齐大夫,伐莒有功,齐王赐以孙姓,称孙书. 受封于乐安,为乐安孙氏. 名祖 : (春秋) 孙武,字长卿. 仕吴为上将,著 "孙子兵法". 远祖 : (战国) 孙膑,字嘉谋,号伯灵. 著 "孙膑兵法". 昔居山东鄄城县. 孙武之裔. 迁莱芜始祖 : (明初) 孙顺,字望安. 孙书第56代孙. 因元末明初战乱,由山东枣强首迁山东沂水,再迁莱芜封邱. 生子七, 为七大派祖. 七大派祖(2世) : 孙拳 ; 孙彬 ; 孙演 ; 孙钦 ; 孙能(官至福建,后裔失考) ; 孙智 ; 孙良. 拳公派下二大房祖 : 孙胜(胜) ; 孙著. 彬公派下五大房祖 : 孙贵 ; 孙恕 ; 孙玄 ; 孙自因 ; 孙自国. 演公派下四大房祖 : 孙海 ; 孙通 ; 孙玘 ; 孙刚. 钦公派下四大房祖 : 孙荣 ; 孙泰 ; 孙礼 ; 孙富. 老字派(16-25世) : 培述守肇式 应铭韶聿修. 新字派(26-35世) : 华庆贵新建 兴盛德永传. 散居地 : 山东省莱芜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衣题 : 孙氏族谱.
浏览:0
词条首字母: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词条朝代: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秦代
汉代
三国时期
晋代
南北朝时期
隋代
唐代
五代十国时期
宋朝
元代
明朝
清代
关于族谱
联系我们
Copyright2022zup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