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南越国

南越国

南越国(Nanyue Kingdom),又称为南越或南粤,是岭南地区的一个国家,约存在于公元前204年至公元前112年。南越国国都位于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疆域包括今天的广东、广西的大部分地区,福建的一小部分地区,海南、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越南的北部、中部的部分地区。

南越国是秦朝将灭亡时,南海郡尉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后建立的。前196年,赵佗向西汉皇帝刘邦称臣,南越国成为西汉的一个“外臣”。约前183年,南越国与西汉交恶,赵佗开始称帝,其后,闽越、夜郎、同师等国皆臣属于南越国,南越国的势力影响范围扩张至顶峰。前179年,南越国与西汉修好,赵佗再次向西汉皇帝汉文帝称臣。前113年,南越国第四代君主赵兴因向西汉请求“内属”,而和丞相吕嘉发生争议。吕嘉杀死赵兴,立其兄赵建德为新君主,并与西汉对峙。

前112年,西汉君主汉武帝出兵10万发动对南越国的战争,南越国灭亡。从开国君主赵佗至亡国君主赵建德,南越国共存在...

南越国相关文献
南越国
历史立国位于广东省河源市的赵佗雕像前221年,秦国已经通过战争相继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并建立了统一的中原王朝——秦朝,此时秦朝最大的威胁为北面的匈奴和南面的百越。约前218年,秦朝君主秦始皇派遣屠睢率领50万秦军分五路进攻岭南和闽越地区的百越部族,当时的岭南和闽越地区还处于原始的部落酋长割据状态,四支最强的百越支系为南越、西瓯、骆越和闽越。秦军第一路在余干(今属江西省)集结,进攻闽越,攻陷后设立了闽中郡。第二路在南野(今江西省南康市南)扼守,对闽越和南越形成压迫之势。第三路占领了南越的番禺。第四路在九嶷山(今湖南省宁远县南)驻守,第五路在镡城(今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西南)附近的越城岭驻守,准备一起进攻西瓯。与此同时,秦始皇派遣史禄负责运送粮饷,史禄率领士兵在湘水和漓水之间修筑了灵渠,顺利的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保障了秦军的后勤供给。秦军进攻西瓯初时很顺利,杀了西瓯的首领译...
查看全文
古南越国是被谁灭亡的?南越国的神话故事有哪些?
古代有一个国家存在了仅仅93年,在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中,短短的九十多年也许并不算什么,但是这个国家却是中原第一次将领土扩展到越南的地域去,甚至还延伸到了越南的中部地区。也是因为有了南越国的出现,才使得中原文化和南越的闽南文化融合在一起,加速了岭南地区的发展。 南越国还没有成立的时候还只是一个谁都不属于的地方,算是一个部落那种的统治阶级,他们称呼
查看全文
南越国是哪个时代的国家?南越国最后的结局如何?
南越国是在秦朝灭亡后建立起来的一个国家,是由秦朝将领赵佗建立的,在岭南地区,自称为“南越武王”。南越国和汉朝一起存在着,将近有九十三年的历史。 南越国的第一任皇帝是赵佗,在公元前219年的时候,他受秦始皇的指派,成为了五十万秦军的副将,征讨岭南地区。最后岭南地区成功划入了大秦的国土,秦朝于是在岭南地区设置了南海郡,任嚣为郡尉,赵佗为当地设置的龙川县
查看全文
南越国赵佗
赵佗是秦朝著名将领,南越国创建者。是南越国第一代王,公元前203年[1]至前137年在位,号称“南越武帝”。秦朝恒山郡真定县人(今中国河北省正定县)。 姓名:赵佗庙号:--谥号:武王陵墓:--政权:南越国在世:?—前137年在位:前
查看全文
南越国
南越国又称为南越或南粤,在越南又称为赵朝或前赵朝。 南越国是前203年至前111年存在于岭南地区的汉朝境内的割据政权,国都位于番禺(今中国广州市内),疆域包括今天中国的广东、广西两省区的大部分地区,福建、湖南、贵州、云南的一小部分地
查看全文
南越国相关标签
约前204年建立的国家或政权
亚洲历史上的王国
中国古代民族与国家
香港历史政权
前112年终结的国家或政权
汉朝周边国家
百越族
广东历史政权
广西历史政权
越南历史政权
古政权(世界)
家族谱大览
南氏莹分八修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4[1935]年. 存40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编纂者 : (23世) 南寿昺,字旭初 ; 南奉春,字曙初. 注 : 本谱不全. 缺卷首1及卷1. 始祖资料不详. 卷1部分请参考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出版,王者翔着之”南氏八修宗谱” (DGS-100048774, TN-2204258). 分房祖(9世) : 南鉴莹(或鉴荣),字尚义. 生七子 : 南泰阳 ; 南正阳(无嗣) ; 南朝阳 ; 南纯阳(传七世止) ; 南向阳 ; 南岐阳 ; 南济阳. 六房祖(10世) : 南岐阳. 鉴荣公第六子. 生八子 : 南斗铭 ; 南斗经 ; 南斗纬 ; 南斗极 ; 南斗轸 ; 南斗光 ; 南斗亢 ; 南斗其. 七房祖(10世) : (明) 南济阳. 鉴荣公第七子. 生二子 : 南斗焕 ; 南斗灿. 岐阳公下八子(11世) : (明) 南斗铭 ; 南斗经 ; 南斗纬(一传后止) ; 南斗极(二传后止) ; 南斗轸 ; 南斗光(一传后止) ; 南斗亢 ; 南斗其(不详). 济阳公下二子(11世) : 南斗焕 ; 南斗灿. 长房15世祖 : (明清之际) 南有杞,字尔祯. 为邦取公(字笃行)之第三子. 有杞公生五子 : (清初) 南之杰,字伟公,号颐园 ; 南之麟,字显公,号安惠 ; 南之凤,字威公,号安雅 ; 南之祯,字衣公,号自怡 ; 南之祥,字兴公,号乐庭. 本谱主要为长房泰阳公, 六房岐阳公, 及七房济阳公之谱. 派语(9-44世) : 鉴阳斗子 廷邦一应 天运方兴 玉堂集瑞 金策储英 文章焕启 世德维新 鸿光远绍 骏业克绳.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水县(今名浠水); 河南省商丘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南氏莹分八修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4[1935]年. 存40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编纂者 : (23世) 南寿昺,字旭初 ; 南奉春,字曙初. 注 : 本谱不全. 缺卷首1及卷1. 始祖资料不详. 卷1部分请参考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出版,王者翔着之”南氏八修宗谱” (DGS-100048774, TN-2204258). 分房祖(9世) : 南鉴莹(或鉴荣),字尚义. 生七子 : 南泰阳 ; 南正阳(无嗣) ; 南朝阳 ; 南纯阳(传七世止) ; 南向阳 ; 南岐阳 ; 南济阳. 六房祖(10世) : 南岐阳. 鉴荣公第六子. 生八子 : 南斗铭 ; 南斗经 ; 南斗纬 ; 南斗极 ; 南斗轸 ; 南斗光 ; 南斗亢 ; 南斗其. 七房祖(10世) : (明) 南济阳. 鉴荣公第七子. 生二子 : 南斗焕 ; 南斗灿. 岐阳公下八子(11世) : (明) 南斗铭 ; 南斗经 ; 南斗纬(一传后止) ; 南斗极(二传后止) ; 南斗轸 ; 南斗光(一传后止) ; 南斗亢 ; 南斗其(不详). 济阳公下二子(11世) : 南斗焕 ; 南斗灿. 长房15世祖 : (明清之际) 南有杞,字尔祯. 为邦取公(字笃行)之第三子. 有杞公生五子 : (清初) 南之杰,字伟公,号颐园 ; 南之麟,字显公,号安惠 ; 南之凤,字威公,号安雅 ; 南之祯,字衣公,号自怡 ; 南之祥,字兴公,号乐庭. 本谱主要为长房泰阳公, 六房岐阳公, 及七房济阳公之谱. 派语(9-44世) : 鉴阳斗子 廷邦一应 天运方兴 玉堂集瑞 金策储英 文章焕启 世德维新 鸿光远绍 骏业克绳.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水县(今名浠水); 河南省商丘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南氏莹分八修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4[1935]年. 存40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编纂者 : (23世) 南寿昺,字旭初 ; 南奉春,字曙初. 注 : 本谱不全. 缺卷首1及卷1. 始祖资料不详. 卷1部分请参考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出版,王者翔着之”南氏八修宗谱” (DGS-100048774, TN-2204258). 分房祖(9世) : 南鉴莹(或鉴荣),字尚义. 生七子 : 南泰阳 ; 南正阳(无嗣) ; 南朝阳 ; 南纯阳(传七世止) ; 南向阳 ; 南岐阳 ; 南济阳. 六房祖(10世) : 南岐阳. 鉴荣公第六子. 生八子 : 南斗铭 ; 南斗经 ; 南斗纬 ; 南斗极 ; 南斗轸 ; 南斗光 ; 南斗亢 ; 南斗其. 七房祖(10世) : (明) 南济阳. 鉴荣公第七子. 生二子 : 南斗焕 ; 南斗灿. 岐阳公下八子(11世) : (明) 南斗铭 ; 南斗经 ; 南斗纬(一传后止) ; 南斗极(二传后止) ; 南斗轸 ; 南斗光(一传后止) ; 南斗亢 ; 南斗其(不详). 济阳公下二子(11世) : 南斗焕 ; 南斗灿. 长房15世祖 : (明清之际) 南有杞,字尔祯. 为邦取公(字笃行)之第三子. 有杞公生五子 : (清初) 南之杰,字伟公,号颐园 ; 南之麟,字显公,号安惠 ; 南之凤,字威公,号安雅 ; 南之祯,字衣公,号自怡 ; 南之祥,字兴公,号乐庭. 本谱主要为长房泰阳公, 六房岐阳公, 及七房济阳公之谱. 派语(9-44世) : 鉴阳斗子 廷邦一应 天运方兴 玉堂集瑞 金策储英 文章焕启 世德维新 鸿光远绍 骏业克绳.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水县(今名浠水); 河南省商丘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南氏莹分八修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4[1935]年. 存40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编纂者 : (23世) 南寿昺,字旭初 ; 南奉春,字曙初. 注 : 本谱不全. 缺卷首1及卷1. 始祖资料不详. 卷1部分请参考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出版,王者翔着之”南氏八修宗谱” (DGS-100048774, TN-2204258). 分房祖(9世) : 南鉴莹(或鉴荣),字尚义. 生七子 : 南泰阳 ; 南正阳(无嗣) ; 南朝阳 ; 南纯阳(传七世止) ; 南向阳 ; 南岐阳 ; 南济阳. 六房祖(10世) : 南岐阳. 鉴荣公第六子. 生八子 : 南斗铭 ; 南斗经 ; 南斗纬 ; 南斗极 ; 南斗轸 ; 南斗光 ; 南斗亢 ; 南斗其. 七房祖(10世) : (明) 南济阳. 鉴荣公第七子. 生二子 : 南斗焕 ; 南斗灿. 岐阳公下八子(11世) : (明) 南斗铭 ; 南斗经 ; 南斗纬(一传后止) ; 南斗极(二传后止) ; 南斗轸 ; 南斗光(一传后止) ; 南斗亢 ; 南斗其(不详). 济阳公下二子(11世) : 南斗焕 ; 南斗灿. 长房15世祖 : (明清之际) 南有杞,字尔祯. 为邦取公(字笃行)之第三子. 有杞公生五子 : (清初) 南之杰,字伟公,号颐园 ; 南之麟,字显公,号安惠 ; 南之凤,字威公,号安雅 ; 南之祯,字衣公,号自怡 ; 南之祥,字兴公,号乐庭. 本谱主要为长房泰阳公, 六房岐阳公, 及七房济阳公之谱. 派语(9-44世) : 鉴阳斗子 廷邦一应 天运方兴 玉堂集瑞 金策储英 文章焕启 世德维新 鸿光远绍 骏业克绳.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水县(今名浠水); 河南省商丘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南氏家谱
始祖:南宫大刚 地区: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 编修:南宫化衡
浏览:100
南氏莹分八修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4[1935]年. 存40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编纂者 : (23世) 南寿昺,字旭初 ; 南奉春,字曙初. 注 : 本谱不全. 缺卷首1及卷1. 始祖资料不详. 卷1部分请参考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出版,王者翔着之”南氏八修宗谱” (DGS-100048774, TN-2204258). 分房祖(9世) : 南鉴莹(或鉴荣),字尚义. 生七子 : 南泰阳 ; 南正阳(无嗣) ; 南朝阳 ; 南纯阳(传七世止) ; 南向阳 ; 南岐阳 ; 南济阳. 六房祖(10世) : 南岐阳. 鉴荣公第六子. 生八子 : 南斗铭 ; 南斗经 ; 南斗纬 ; 南斗极 ; 南斗轸 ; 南斗光 ; 南斗亢 ; 南斗其. 七房祖(10世) : (明) 南济阳. 鉴荣公第七子. 生二子 : 南斗焕 ; 南斗灿. 岐阳公下八子(11世) : (明) 南斗铭 ; 南斗经 ; 南斗纬(一传后止) ; 南斗极(二传后止) ; 南斗轸 ; 南斗光(一传后止) ; 南斗亢 ; 南斗其(不详). 济阳公下二子(11世) : 南斗焕 ; 南斗灿. 长房15世祖 : (明清之际) 南有杞,字尔祯. 为邦取公(字笃行)之第三子. 有杞公生五子 : (清初) 南之杰,字伟公,号颐园 ; 南之麟,字显公,号安惠 ; 南之凤,字威公,号安雅 ; 南之祯,字衣公,号自怡 ; 南之祥,字兴公,号乐庭. 本谱主要为长房泰阳公, 六房岐阳公, 及七房济阳公之谱. 派语(9-44世) : 鉴阳斗子 廷邦一应 天运方兴 玉堂集瑞 金策储英 文章焕启 世德维新 鸿光远绍 骏业克绳.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水县(今名浠水); 河南省商丘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