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城(朝鲜语:화성)位于韩国京畿道水原市,是朝鲜王朝后期的代表性城廓。它建有各种各样的防御设施,装有四个门并配有堡垒,炮台和其它特色建筑。
朝鲜第22代王朝正祖大王为悼念自己的父王(即思悼世子),把父王的遗骸从杨州拜峰山移葬到被称为朝鲜最好的风水宝地的水原华山,并把华山附近的邑城迁移到水原八达山下现今位置,修建了水原华城。 水原华城由奎章阁文臣丁若镛以参考东西方的技术书籍编著的《城华筹略(1793年)》为指南,在曾任宰相的领中枢府事蔡济恭的总策划和赵心泰的指挥下,于1794年1月开工,到1796年9月竣工。修建该城时,特别设计和使用了举重机、辘辘等新设备,用于搬运和砌筑沉重的石材等。在修建水原华城的同时还修建了附属设施华城行宫、中铺舍、内铺舍、社稷坛等很多建筑,但大部分因战乱被毁坏,现在只剩下华城行宫的一部分洛南轩。华城曾作为水原府的官衙和行宫使用,建宫初期,行宫共有宫室600多间,包括奉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