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断代史

断代史

断代史是史书的一种体例,与通史相对,指只记载某一段时代历史的史书。

在中国古代大部分的史书都是断代史,断代史史书被认为从班固的《汉书》开始,因汉书只记述西汉一朝约二百三十年的历史,自汉太祖立国(汉高帝元年)起,至王莽篡汉统治中国(王莽地皇四年)为止。

断代史是古时中国史家最常采用的体例,由于自秦汉以来,均为君主本位政体,本朝人往往不敢直评本朝政治,忌讳甚多。而断代史较合著者之心理,因前朝已亡,评述前朝政治,危疑较少,较易发挥。唐朝史家刘知几最为推崇断代史,认为断代史“言皆精练,语甚该密,学者寻讨,易为其功”。

断代史相关文献
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陈书》
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陈书》,《陈书》是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记载了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被
查看全文
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陈书》
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陈书》,《陈书》是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记载了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被
查看全文
解密:首部编年体断代史《汉书》是如何成书的?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东汉历史学家班彪之子,班超之兄,字孟坚,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卒于东汉和帝永元四年,年六十一岁。班固自幼聪敏,“九岁能属文,诵诗赋”,成年后博览群书,“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著有《白虎通德论》六卷,《汉书》一百二十卷,《集》十七卷。创作背景由于《史记》只写到汉武帝的太初年间,因此,当时有不少人为其编写续篇。据《史通·正义》记载,写过《史记》续篇的人就有刘向、刘歆、冯商、扬雄等十多人,书名仍称《史记》。班固的父亲班彪(公元3年~公元54年)对这些续篇感到很不满意,遂“采其旧事,旁贯异闻”为《史记》“作《后传》六十五篇”。班彪死后,年仅22岁的班固,动手整理父亲的遗稿,决心继承父业,完成这部接续巨作。形成过程工作开始几年,有人上书汉明帝,告发班固“私作国史”。班固被捕入狱,书稿也被全部查抄。他的弟弟班超上书汉明帝说明班固修《汉书》...
查看全文
断代史
参见通史
查看全文
《东观汉记》: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
《东观汉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旧题东汉刘珍等撰,其实参与撰写的学者共20多人,经前后五次的努力,历时163年,才修成143卷的《东观汉记》。由于集诸家后汉史之大成的范晔的《后汉书》行世,《东观汉记》渐遭冷落,从唐开始出现残缺,元朝以后,全部散佚。清人姚之骃辑得佚文8卷。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馆臣在姚辑本的基础上,细加搜罗,重新辑出24卷,刊入《武英殿聚珍丛书》。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东观汉记》全部残存的文字。东汉明帝十分重视修本朝历史,下诏命班固与陈宗、尹敏、孟异、杜抚、马严、刘复、贾逵等人编写光武帝一代的历史,成《世祖本纪》以及列传、载记28篇。以后几代皇帝不断续补。第二次修撰始于安帝时,规模较大,刘珍、李尤、刘騊等人奉命续修纪、表以及名臣、节士、儒林、外戚诸传。嗣后,又有伏无忌、黄景等撰成诸王、王子、功臣、恩泽侯表及单于、西羌传、地理志等,此为第3次修撰。第4次...
查看全文
断代史相关标签
史书体裁
家族谱大览
史氏族谱[14卷,首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制宇堂, 民国37[1948]年二修, 常德文元堂梓. 存19册: 插图, 世系表. 溧阳祖始祖(1世): (东汉) 史崇,字伯勤. 封溧阳侯. 为史恭公5世孙. 注: 崇公以下世系载于续修省谱卷1, 及卷2. 湖南澧县祖(49世): (明) 史太辅. 清公之子. 由江西南昌因官迁澧阳(现为澧县). 太辅公下三子(50世): (明) 史万忠(后裔徙临澧停弦渡史家坪) ; 史万纲(后裔澧县津市魏家垣) ; 史万才(后裔徙澧县大堰(土当)). 湖南澧县丰古山祖(44世): (明) 史天富. 由江西吉安迁澧城, 复迁酆陵, 即今丰古山. 湖南临澧太浮山祖(45世): (明) 史有信. 史天贵之长子. 由临澧县分司街迁太浮山下. 湖南临澧珠日桥祖(44世): (元明之际) 史卜海 ; 史普海. 由江西吉安迁福建漳州, 又迁临澧珠日桥. 湖南慈利祖(38世): (元) 史秉衡. 由浙江绍兴徙楚, 居湖南慈利. 湖北始祖: 史显焕(46世, 建始县石灰窑祖) ; 史国璜(54世, 清朝, 由湖南慈利迁湖北恩施双合桥祖). 湖南澧县荣家河祖(55世): (清) 史嘉章. 由湖北当阳河溶市, 徙湖南澧县荣家河后史家舖. 遗编取派(34~73世): 师水弥之卿 孙公祖必士 本立自元孝 起宗在节义 积善致悠久 济美习庭训 开采名高荣 慎终仍复初. 注: 其它派语列载于第1册, 卷首上, 影像第42~44页. 注: 此谱缺卷首末(茔山图,茔图等). 另以上各史迁祖的排列顺序依目录所载卷数顺序排列. 散居地: 湖南省澧县, 临澧县, 慈利县, 及湖北省建始县, 恩施县等地.
浏览:0
3.史氏宗谱, 3, 卷3, 世系: 1世崇公起, 200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庆权堂, 公元2009年. 合5册: 插图, 人像, 世系表. 溧阳祖(1世): (东汉) 史崇,字伯勤. 常州洪水村始迁祖(41世): (元明之际) 史礼六,字思善,号星渠(注: 谱序载, 字朝用, 号国材). 明洪武13年自溧阳湖埭里, 迁常州郡城东南之洪水村. 牛塘祖(43世): (明) 史文仲,字能楣. 迁居牛塘桥史家巷. 沟圩里祖(44世): (明) 史景顺,字仁斋. 由洪水村迁沟圩里西牛塘桥(今常州武进区). 生子二: 史天金 ; 史天银.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史氏泗阳东支宗谱 [8卷,含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史氏宗谱编委会, 2011年序, 2014年跋. 8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溧阳一世祖 : (东汉) 史崇,字伯勤. 泗阳东支祖(45世) : (明) 史继章,号梦溪,行三. 原籍溧阳. 正德6(1511年)定居桃源(今泗阳县). 必祥房祖(51世) : 史必祥,字瑞之. 子孙析置下庄一,六组,小园,南陈集,三岔河等地. 必麟房祖(51世) : 史必麟,字凤友. 子孙析置小史集,史老庄,小八集,史南庄,八集,下庄二,三,五组. 必显房祖(51世) : 史必显. 子孙析置倪偃,大元,穿城,史荡,王集东门外. 必财房祖(51世) : 史必财. 迁往淮阳区徐留史小桥. 必昌房祖(51世) : 史必昌. 子孙析置小史集东园,沭阳塘沟镇,淮阳区东陈集乡,鱼钩镇. 行辈字派(59-82世) : 传家以厚为善 其昌贤良恒永 慧敏业隆宽容 安泰洪延茂盛. 散居地 : 江苏省泗阳县淮安, 沭阳, 南京 ; 河北沧州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史氏宗谱. 注 : 版心下注 ”亦政堂”.
浏览:0
史氏宗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8[1949]七修. 6册 : 世系表. 溧阳始祖 : (东汉) 史崇,字伯勤. 四明始祖 : 史惟则. 史崇30世孙,由溧阳徙四明,为浙宗始迁祖. 邵武始迁祖(19世) : (明) 史孝俊,字彦英,号克恭. 出任邵武. 建宁上益始迁祖(30世) : 史起敬,字蛮儿. 孝俊公次子. 徙迁建宁西乡大南堡上益. 下分文清, 文通两房. 字派 : 安保隆迪春 必德永兴富 大振家声懋 芳名白代鸿 汉京垂伟烈 宋室纪宏功 天子亲临诏 元臣用锡封 字派(续) : 八公绵世胄 三谏达精忠 宗祖贻谋远 云礽继业洪 熙朝崇吉士 鸣凤集梧桐 待沛甘霖泽 金华宠眷丰. 散居地 : 福建省邵武县, 建宁县 ; 江西省上饶县, 永丰县 ; 浙江省, 常山县, 宣平县, 寿昌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版心题, 及谱序题编目. 注: 此谱残缺不全.
浏览:0
餘姚史氏宗譜 [12卷, 首2卷, 末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1914].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不得复制. 始祖 : 史恭(汉杜陵侯). 溧阳始祖 : (东汉) 史崇,字伯勤. 明州始祖 : (宋) 史惟则. 余姚始迁祖 : (宋) 史德,字克明,号得斋. 散居地 : 浙江省余姚县等地.
浏览:100
餘姚史氏宗譜 [12卷, 首2卷, 末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1914].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不得复制. 始祖 : 史恭(汉杜陵侯). 溧阳始祖 : (东汉) 史崇,字伯勤. 明州始祖 : (宋) 史惟则. 余姚始迁祖 : (宋) 史德,字克明,号得斋. 散居地 : 浙江省余姚县等地.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