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教宗额我略一世

教宗额我略一世

格里高利一世(拉丁语:Gregorius I,希腊语:Γρηγόριος Α,约540~604),又译格里高利一世(英语: Gregory Ⅰ),第64任罗马天主教教皇(590-604在位),中世纪教皇之父。曾当过隐修士、590年被选为教皇。

教宗额我略一世简介资料
540 年
教宗贝拉二世
604年3月12日
590年9月3日
590年9月3日
Gregorius
604年03月12日
Gordianus, Saint Silvia
Cappella Clementina, 圣伯多禄大殿, 自1606年起
教宗额我略一世相关文献
教宗额我略二世
译名列表格列高列二世:《大英简明百科知识库》2005年版作“格列高列”。格雷戈里二世:《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1993年版作“格雷戈里”。参考文献fromthe9thedition(1880)ofanunnamedencyclopedia
查看全文
教宗额我略一世
生平教宗额我略一世,出生于罗马。初任职罗马总督;后弃俗隐修,晋升执事。579年奉命出使君士坦丁堡;586年回到罗马,并当选为圣安德勒修道院院长。590年被选为教宗,并于同年建立教宗国。他处事贤明,以坚强的信德传播福音,照顾穷人。593年伦巴第族侵犯罗马,最终由于教宗额我略一世的劝说,使得罗马免遭劫难。他对新拜占廷皇帝福卡斯极为支持,使得福卡斯在教会内的绝对权利并授予他普世牧首的头衔;同时教宗也很重视西方的蛮族,一直重视建立与伦巴第王后和墨洛温王后的关系;随后并派遣传教士到不列颠传道,克尽司牧圣职。他曾发扬教会礼仪生活,整理拉丁圣乐,是罗马天主教所封的四大“教会圣师”之一,创制了公众礼拜仪式;额我略赞美圣咏天主教教会单声部或齐唱的礼拜仪式音乐。在弥撒或祈祷仪式中用于伴唱,这也是教宗额我略一世在位时收集和整理的因而以他得名;同时有关伦理学及神学著作甚多。在604年逝世。在西欧向封建社会发展的过...
查看全文
额我略圣咏
历史早期单声圣歌的发展在基督教会最初的时期,无伴奏的歌唱就已经是基督教礼拜仪式的一部分。直到1990年代中期,古犹太圣诗对早期基督教仪式和圣诗的影响得到广泛公认。但这一观点已不被学者接受,因为分析显示大部分早期基督教圣诗并没有歌本,而这些圣诗在公元70年第二圣殿被毁后,已经有数百年未在犹太会堂中演唱了。不过,早期基督教仪式却是融合了犹太仪式的元素,保存在后来的圣咏传统中。祈祷时刻来源于犹太的祷告时间,“阿们”和“哈利路亚”都来自于希伯来语。《新约圣经》中提到,在最后晚餐中唱了圣诗:“他们唱了诗,就出来往橄榄山去。”。根据传说,圣神化为鸽子降临教宗额我略一世,口授额我略圣咏。参见教宗额我略一世圣咏、圣诗基督教音乐纽姆记谱法注释^又译为额我略圣咏、额我略平咏、格里高利圣咏、格列高利圣咏、格雷戈里圣咏、贵格利圣歌、贵格利圣咏等参考文献来源Gradualetriplex(1979).Tournai...
查看全文
教宗儒略一世
译名列表朱利叶斯、尤里乌斯:《大英简明百科知识库》2005年版作朱利叶斯、尤里乌斯。尤利乌斯、朱利叶斯:《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1993年版作朱利叶斯、尤里乌斯。
查看全文
中世纪教皇之父
教宗额我略一世(拉丁语:GregoriusI英语:PopeGregoryI、SaintGregorytheGreat、SaintGregorytheDialogist)又称额我略一世、格里哥利一世、、大格里高利、圣格里高利、圣大格里高利、对话者圣格里高利、中世纪教皇之父等。第64任罗马天主教教皇(590-604在位),出身罗马元老院贵族,曾当过隐修士、571年任罗马执政官,590年被选为教皇。595年在伦巴第人入侵意大利北部而造成东西罗马帝国隔绝的形势下,乘机攫取罗马城的统治权,并把管辖区扩大到意大利中部以及西西里、撒丁尼亚和科西嘉岛等地区。削弱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的地位和职权,他抗议君士坦丁堡主教自称“普世主教”而自尊为“天主的众仆之仆”(ServusServorumDei),位在众主教之首。他凭借敏锐的政治嗅觉,派出许多隐修士深入西班牙、高卢、大不列颠和北非等地,广建修道院。
查看全文
教宗额我略一世相关标签
意大利出生的教宗
罗马人
604年逝世
6世纪基督教圣人
教宗圣人
教会圣师
教宗
家族谱大览
1.上塘宗家塘宗氏家谱, 1, ca. 1477–ca. 2015
收藏者: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金华龙山杨氏宗谱 [10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龙山杨氏宗谱续修理事会, 2007年(寻根网承制).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本谱卷2之第8-20页中含有龙山杨家村之历史记录. 婺城鼻祖 : 杨虎,字伯虎,一名逊. 仕后唐为回图使. 周显德六年迁吴越漾沙坑,再徙婺城竹马营. 赤岸祖 : (宋) 杨茂先,字景华,行八. 伯虎公5世孙. 西宅支祖 : (宋) 杨与及,行六九. 伯虎公8世孙. 崇宁年间仕茶陵主簿,居赤岸西宅. 紫岩山始祖(1世) : 杨献裕,行千九. 与及公之孙. 自赤岩迁金华太阳岭紫岩山. 龙山祖(2世) : (宋) 杨学昙,行泽一. 自紫岩山迁居12都龙山泉里. 派祖(13世) : (明末) 杨应略,字仲韬,行远六. 泽一公11世孙. 应略公下四房祖(14世) : 杨元永,行万五(长房) ; 杨元成,行万八(二房) ; 杨元春,行万十三(三房) ; 杨元庆,行万十六(幼房). 冠行字 : 百千泽斐 琬玉满迪 盛成义礼 永远万年 春英俊杰 鋐宪闽濂 冠裳奕䙫 甲第联绵. 冠名字(永字行起) : 永应元文 风明开绍 继祖德懋 振景维尔 世廷嘉培. 散居地 : 浙江省金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龙山杨氏宗谱 谱序题 : 龙山杨氏第九次续修宗谱
浏览:0
金华龙山杨氏宗谱 [10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龙山杨氏宗谱续修理事会, 2007年(寻根网承制).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本谱卷2之第8-20页中含有龙山杨家村之历史记录. 婺城鼻祖 : 杨虎,字伯虎,一名逊. 仕后唐为回图使. 周显德六年迁吴越漾沙坑,再徙婺城竹马营. 赤岸祖 : (宋) 杨茂先,字景华,行八. 伯虎公5世孙. 西宅支祖 : (宋) 杨与及,行六九. 伯虎公8世孙. 崇宁年间仕茶陵主簿,居赤岸西宅. 紫岩山始祖(1世) : 杨献裕,行千九. 与及公之孙. 自赤岩迁金华太阳岭紫岩山. 龙山祖(2世) : (宋) 杨学昙,行泽一. 自紫岩山迁居12都龙山泉里. 派祖(13世) : (明末) 杨应略,字仲韬,行远六. 泽一公11世孙. 应略公下四房祖(14世) : 杨元永,行万五(长房) ; 杨元成,行万八(二房) ; 杨元春,行万十三(三房) ; 杨元庆,行万十六(幼房). 冠行字 : 百千泽斐 琬玉满迪 盛成义礼 永远万年 春英俊杰 鋐宪闽濂 冠裳奕䙫 甲第联绵. 冠名字(永字行起) : 永应元文 风明开绍 继祖德懋 振景维尔 世廷嘉培. 散居地 : 浙江省金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龙山杨氏宗谱 谱序题 : 龙山杨氏第九次续修宗谱
浏览:0
金华龙山杨氏宗谱 [10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龙山杨氏宗谱续修理事会, 2007年(寻根网承制).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本谱卷2之第8-20页中含有龙山杨家村之历史记录. 婺城鼻祖 : 杨虎,字伯虎,一名逊. 仕后唐为回图使. 周显德六年迁吴越漾沙坑,再徙婺城竹马营. 赤岸祖 : (宋) 杨茂先,字景华,行八. 伯虎公5世孙. 西宅支祖 : (宋) 杨与及,行六九. 伯虎公8世孙. 崇宁年间仕茶陵主簿,居赤岸西宅. 紫岩山始祖(1世) : 杨献裕,行千九. 与及公之孙. 自赤岩迁金华太阳岭紫岩山. 龙山祖(2世) : (宋) 杨学昙,行泽一. 自紫岩山迁居12都龙山泉里. 派祖(13世) : (明末) 杨应略,字仲韬,行远六. 泽一公11世孙. 应略公下四房祖(14世) : 杨元永,行万五(长房) ; 杨元成,行万八(二房) ; 杨元春,行万十三(三房) ; 杨元庆,行万十六(幼房). 冠行字 : 百千泽斐 琬玉满迪 盛成义礼 永远万年 春英俊杰 鋐宪闽濂 冠裳奕䙫 甲第联绵. 冠名字(永字行起) : 永应元文 风明开绍 继祖德懋 振景维尔 世廷嘉培. 散居地 : 浙江省金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龙山杨氏宗谱 谱序题 : 龙山杨氏第九次续修宗谱
浏览:0
吴氏宗谱 [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至德堂吴氏宗谱续修理事会, 2013版(众望彩色印刷厂). 3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始祖(一世) : (元) 吴三略 ; 率弟吴三省 ; 吴三畏. 自江西饶鄱迁霍山. 省, 畏二公后不详待考. 二大派祖(5世) : (明) 吴桂芳(仍居灌泉,为南国祖) ; 吴云芳(迁郑家畈,为北国祖). 皆为天禄公之子. 桂芳派下二支(8世) : 吴玺 ; 吴璧. 玺公下三子 : 吴国极 ; 吴国云 ; 吴国樗. 国极公下五房(10世) : 吴杰 ; 吴侃 ; 吴佩 ; 吴份 ; 吴傕. 国樗公下四房(10世) : 吴欣 ; 吴化 ; 吴俭 ; 吴倬. 璧公下房祖 : 吴国桢. 云芳派下三房(6世) : 吴学贵 ; 吴学岐 ; 吴学林. 宗派字 : 德业思承志 诗书克继昌 宏修先有兆 振立启元祥 天义兴隆运 功勋巨显扬 崇明昭善本 恩泽庆荣光. 散居地 : 安徽省霍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书脊题编目. 版心题 : 至德堂吴氏宗谱.
浏览:0
鹤岩马涧王氏宗谱 [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王氏宗谱编委会, 2001年修. 5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收藏者 : 东阳图书馆. 受姓祖 : 王子普. 为司徒,王家之子. 居太原. 始祖(1世) : (唐) 王眀,字克允,号敬庵,行达339. 自紫坑界牌迁南里. 下二子: 王安,字定之,号仁宇,行广127 ; 王康(徒居台大田). 派祖(5世) : (唐) 王甫,字冠夫,号礼斋,行仍一 ; 王额,行仍二(早世) ; 王浩,字舒夫,号全斋,行仍三. 皆为僧公之子. 安公后裔. 甫公下分支祖(8世) : (唐宋之际) 王尚,字子志,行千一(迁十里头) ; 王进,字子先,行千二(迁居上王) ; 王珣,字子宜,行千九(居玉山南里). 王墈头派迁祖(8世) : 王望,字子俨. 浩公之后. 浩公下支祖(9世) : (宋) 王会,字嘉夫,号礼斋,行万五(下三子: 王华 ; 王世南 ; 王豪) ; 王袭,字荫夫,号集斋,行万六(下三子: 王依 ; 王台 ; 王亮). 豪公下分支祖(11世) : 王悌,字茂敬,号慕池,行义十二(同田派祖,下二子: 王思钟 ; 王思全) ; 王渊,字茂清,行义十四(新府派祖). 世南公下分支祖(12世) : (宋) 王思抃,字于忻(迁石门祖). 亮公下分支祖(12世) : 王思征(后里祖). 华公派下支祖(13世) : (宋) 王汝端,字守正,行纲一 ; 王汝特,字尔挺,行纲二 ; 王汝英,行纲四 ; 王汝表,字守端,行纲三. 世南公派下支祖(13世) : (宋) 王汝川, 字守赴,号必庵,行纲二十四. 依公派下支祖(13世) : 王汝增,行纲八 ; 王汝焘,字守容,号赴宗,行纲九. 汝焘公下二子: 王垍(石马祖) ; 王墀(鹤岩祖). 焘公下支祖(16世) : 王平,字元方,行贵三(双阜派,今居西金贡元世解元) ; 王和(桑梓派) ; 王寿,字元远(贡补西山派,今居仙兰). 墀公下分支祖(18世) : 王烘,字融之,号友(东宅派). 鹤岩派下房祖(23世) : 王永基,字舜德,号朴庵,行寿二十一(长房) ; 王永圻,字舜卿,号新塘,行寿三十九(二房) ; 王永垓,字舜田,号畏斋,行寿八十四(三房) ; 王永坦,字舜由,号直庵,行寿五十(四房). 鹤岩派下房祖续(23世) : 王永埜,字舜文,号知非,行寿六十(五房) ; 王永堪,字舜俞,号可斋,行寿七十九(六房) ; 王永垣,字舜墙,号拙斋,行寿八十九(七房) ; 王永坡,字舜耕,号迟斋,行寿一零七(八房). 排行字母 : 乾坤开泰运 仕达广慈彰 仍增百千万 信义衍纲常 庆贵明贤俊 荣华福寿昌 恭忠仁德智 恺悌胜安祥 功烈铭彛鼎 洪谟沛远方 贞肇辉崇景 繁禧萃茂良 春秋隆禋祀 肃穆跻冠裳 支派出从紫 渊源起自唐. 讳名字目 : 嘉元为彦士 用显运同扬 祖瑞贻应绍 宗传毓秀芳 正学经邦国 鸿修锡大光 人和思致美 志道焕文章 燕翼孙谋永 庭槐日月长. 南里排行字 : 文章振家园 历代见栋梁. 南里讳名字 : 继元为彦世 用显永同宗 祖德存思尚 朝邦国忠贤 太成宏茂肇 应守启光明.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书脊题编目. 版心题 : 王氏宗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