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588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英姓主要源自:偃姓。
相傳英姓族人源出有二:
通志氏族略:英氏出自偃姓,皋陶之后,以古国名为氏。
《史记》记载:英姓后人有改为廖姓。
现分布山东省鲁南一带有几千人,族谱记载明代为避倭寇从东海迁徙而来。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大兴镇涝枝街、西后涝枝、大沈埠、小沈埠、英高埠大多姓英,临沭县石门镇后羽阴村也大多姓英。
明,清两代有西安等地为官者。现陕西南部地区也生活着一支英氏后人,其来历待考,江西省鄱阳湖一带也有英姓族人。
广东江门市白石乡和杜阮镇有英姓分布,广东阳江市也有上千英姓分布,阳江和江门两地相邻,海南也有英氏族人。
河北邢台也有英姓族人,约三四百之多,相传从山西洪洞县迁来。
山东省临沂市大龄镇后洞门河东村也有一之,现整十代百余人,据说有一母子从东海逃荒至此。
河北省东光县南下口镇鹿林张村也有英氏族人三百多人。
江苏宿迁黄墩镇的一个叫英庄的地方,里面住的全是英姓的人。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探沂镇泉子沟村、英家疃村、甘霖庄村、东王官疃村,费县上冶镇,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东单村均有英姓族人。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有英姓的人,约100人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岱崮镇燕窝村有几十户英姓。
吉林省英氏族人,约有几十人。
一、英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县、山东之平度及平邑、山西之太原、广东之新会、云南之河口,景谷等地有分布。汉、藏、锡伯等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偃姓,皋陶之后。以国为氏。”《姓氏考略》注引《姓谱》亦云:“出自偃姓,皋陶之后。封国於英,子孙以国为氏。”望出晋陵。古英国,春秋时属楚,其地在今安徽之英山县东北。
2、锡伯族之英姓,则由英都哩氏所改。盖取“英都哩”之首音谐以汉字“英”而以为姓,见《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汉代有英布,九江王;宋代有英秉臣;明代有英文受,永乐举人;又有英继善,洪熙举人,任知县。
英姓古代名人
英布汉朝,九江王
英姓近代名人
英敛之清末民初,教育家、记者。
魂归故里,致敬英烈:记录第九、十批次志愿军烈士归家
2024-11-19
70年前,为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毅然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同朝鲜人民和军队,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宁海、金华家谱研究精英共聚宁波,共谋家谱文化发展新篇章
2024-09-26
9月25日上午,秋意渐浓,秋雨绵绵,一场关于家谱文化的盛会在宁波三生(中国)浙江省百姓家谱文化研究会悄然拉开序幕。此次盛会迎来了两支重量级的家谱文化研究团队——宁海县家谱文化研究团队与金华北山书院的研究学者们,他们分别在周照才、李炳君会长与徐宇仙院长的率领下,怀揣着对家谱文化的深厚情感与崇高敬意,齐聚一堂,共襄盛举。浙江省百姓家谱文化研究会,作为此次活动的东道主,对远道而来的客人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研究会会长黄金宝,执行会长周全行,以及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鑫等领导亲自出面接见,体现了双方对于此次交流合作的重视与期待。会议伊始,执行会长周全行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他首先感谢了宁海与金华两地家谱研究人员的到来,并高度评价了他们在家谱文化研究领域所做出的贡献。周全行会长强调,家谱不仅是记录家族血脉传承的重要载体,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家谱文化的研究与传承,对于弘扬中华优...